每日經濟新聞 2019-04-19 15:27:28
臨近尾盤,周期題材股輪番異動,指數強勢上攻。收盤,上證指數漲0.63%,深證成指漲1.27%,創業板指漲0.66%。
臨近4月19日,市場對于A股“419魔咒”的議論又開始多了起來。
4月19日,周五A股開盤,滬指平開,深成指和創業板分別低開0.07%和高開0.01%。
A股三大指數在小幅沖高后迅速回落,一度跌幅均超0.6%,如此快速的回調幾近讓投資者聯想到了“419魔咒”。然而,截至中午收盤,三大指數跌幅收窄。午后,話鋒一轉,三大指數開始迅速翻紅,題材股逐漸活躍,臨近尾盤,周期題材輪番異動,指數強勢上攻。收盤,上證指數漲0.63%,深證成指漲1.27%,創業板指漲0.66%。兩市成交7204億元,較上日略有縮減。
本周,上證綜指累計漲2.58%,深證成指漲2.82%,創業板指漲1.18%。
板塊方面,家電、汽車、石墨烯、細胞免疫治療等板塊漲幅居前。
染料板塊開盤下挫,海翔藥業、閏土股份跌3%,浙江龍盛、吉華集團走弱,消息面上,紹興柯橋區印染工業協會發倡議書,倡議共同抵制染化料價格不正常大幅上漲行為。
一帶一路板塊異動,龍頭山推股份、光正集團先后封板,新疆交建、國際實業紛紛走強。
石墨烯有助加速燃料電池商用化,概念股掀漲停潮,美都能源兩連板,中超控股、華麗家族、東旭光電、西藏城投、錦富技術、中科電氣、華西能源、寶泰隆等近20股漲停。
國產軟件板塊異動,龍頭中國軟件盤中大漲,科藍軟件、同花順、頂點軟件、任子行、湘郵科技紛紛走強。據媒體報道,中國正制定軟件產業發展頂層設計文件。
福建板塊大跌,平潭發展、漳州發展跌7%,三木集團、福建水泥、廈門港務紛紛下挫。
汽車板塊再度走強,亞星客車封板,福田汽車、一汽轎車、比亞迪紛紛拉升。
5G概念低開高走,春興精工、大富科技漲停,中興通訊漲超7%;南京熊貓收紅,盤中一度跌停。
期貨板塊尾盤再度沖高,中國中期大漲9%,弘業股份、美爾雅集體拉升。
煤炭板塊尾盤異動拉升,截止發稿,大同煤業、永泰能源漲停,冀中能源、云煤能源等個股均有拉升。
個股方面,中國人壽高開3.02%,此前公告稱一季度凈利潤預計同比增加約80%到100%。
格力電器尾盤大幅拉升,目前大漲逾9%,股價創歷史新高,機構給格力電器喊出80元目標價。格力電器的走強,帶動整個電器板塊大漲,奧馬電器、立霸股份、康盛股份漲停。
視覺中國高開5.31%,盤中,視覺中國離漲停只差1分錢,此前天津網信辦決定給予漢華易美天津罰款30萬元的行政處罰。
工業富聯低開超5%,公司公告稱,股價異動,無應披露事項。
西部礦業開盤跌8.82%,公司預計2018年度凈虧損20.63億元。
奧瑞德跌停,公司大幅下調2018年業績預期,預虧近17億元。
商務部昨日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在回答中美經貿磋商問題時,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介紹,最近以來中美經貿協議文本磋商不斷取得新的進展,但仍有不少工作尚待完成,雙方將繼續通過各種有效方式,保持密切的溝通。
高峰表示,目前中美雙方經貿團隊本著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原則,正在就包括實施機制在內的經貿協議文本進行認真談判,關于談判的具體情況,目前沒有更多的細節可以透露。
據央視財經報道,國家發改委18日召開例行發布會,發布宏觀經濟數據。對于網上近日流傳:國家發改委擬定了《進一步擴大汽車、家電、消費電子產品更新消費促進循環經濟發展實施方案2019-2020年》征求意見稿》,國家發改委表示,正在了解相關情況,所有政策的出臺都要經過反復論證、充分征求有關方面意見。
此外,發改委新聞發言人袁達介紹,待領導小組審定后將啟動第四批混改試點。而第四批試點的主要定位就是“擴數量”和“擴領域”。
從“擴數量”來看,前三批試點總量為50家企業,第四批試點數量將超過100家企業。從“擴領域”來看,第四批試點選擇不局限于重要領域企業,也包括具有較強示范意義的充分競爭領域企業,以及已實現股權混合、擬進一步完善治理的混合所有制企業,特別是一些有影響力和示范作用的混合所有制企業。
4月18人,中國央行召開2019年科技工作會議。
會議要求,一是大力加強科技資源整合,深入開展大數據應用推廣,持續推進架構轉型優化,努力打造現代化央行科技體系。二是指導協調金融科技 應用。建立金融科技監管 基本規則體系,強化金融科技規范應用,加快監管科技應用實踐,研究出臺金融科技發展規劃。三是加強金融標準化管理協調力度,助力提升金融治理水平,強化金融標準供給、狠抓金融標準實施。四是守牢安全底線,持續強化“三道防線”,做好金融行業網絡安全統籌指導和人民銀行系統風險防控,加快建設金融業網絡安全態勢感知和信息共享平臺。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