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4-28 20:20:17
《每日經濟新聞》旗下創投頻道外光錐創投(ID:waiguangzhui)每周為您分享《一周投融資亮點》。最近一周創投圈的目光聚焦在了“宜買車”完成1.5億人民幣A+輪,“唯兒諾兒科”獲數億美元C輪,“糖豆”宣布完成C輪,“同盾”獲得1億美元D輪融資。
每經記者 李蕾 每經實習記者 唐如鈺 每經編輯 肖芮冬
據清科私募通統計,截至本周日下午,最近一周(4月20日~4月28日,下同)共發生投資、上市和并購130起事件,涉及總金額476.43億元人民幣。其中,并購事件43起,上市企業7家;其余80起則均為投資事件,披露投資金額事件57起,共計237.26億元人民幣。
顯然,無論是從投資事件數量還是金額上,最近一周的創投圈都在跑步升溫。這樣的回暖也折射在了投融資亮點上。回顧最近一周,亮點事件不少,且分布輪次覆蓋頗為廣泛,A、C、D輪均有可圈可點的項目拿到新一輪融資。
具體來看,“不差錢”的汽車新零售賽道本周再添大額A輪融資,大朝陽的兒童醫療項目再獲資本呵護,接地氣的“糖豆”廣場舞App融資過億,“獨角獸”同盾科技(以下簡稱同盾)則大步邁進了D輪。
資本寒冬之下,如果非要選出還能頗得資本青睞的細分賽道,汽車新零售或許算是其中之一了。雖然去年以來行業個別頭部企業一度傳出資金鏈斷裂的消息,但總體而言,汽車新零售賽道仍頗得資本偏愛。除了今年3月軟銀愿景基金對車好多集團的15億美元天價投資外,過去數周該賽道也時有大額融資事件出現。
本周汽車新零售項目再次引人關注——4月23日,宜買車宣布完成1.5億元人民幣A+輪融資,投資方為GGV紀源資本和藍馳創投。
公開資料顯示,宜買車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新車電商平臺。與同期融到資平臺不同的是,宜買車主打的是“下沉”市場。從成立之初,其瞄準的就是三四線城市,主推車型也是價格在10萬~16萬左右的經濟型轎車。
險峰投資人李哲就認為,隨著一二線城市車輛的飽和,新車往三四線下沉是必然趨勢,原有4S店的體系過重,新車經銷渠道存在局部重構的空間。GGV紀源資本執行董事于紅則表示,投資人都看到了新車消費下沉的趨勢以及其中蘊含的巨大市場空間。
當然“下沉”或是汽車新零售的未來式打法。但汽車銷售市場的整體疲軟等問題,也是該行業所不可忽視的難題。今年1月,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對外發布數據,2018年汽車銷量為2808.06萬輛,同比下降2.76%,為28年來首度出現下滑。
此外,在講“輕”模式的同時,如何做到能對標4S店一般的較好試車場景、交付以及售后服務等仍是互聯網銷售平臺亟待去突破的。一位汽車行業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稱,汽車新零售模式已出現數年,但目前4S店仍是國內汽車消費的主要場景,原因就在于其過硬的消費體驗和成熟的售后服務。“電商普及程度再高,消費者對于高價、大件物品的配置仍習慣線下試后購買。”顯然,對于汽車新零售而言,無論是堅守一線城市的平臺還是講著“下沉”商業故事的品牌,面臨的挑戰都很多。
如果說汽車新零售算是尚能抵御“錢慌”的領域,那寒冬之下還能被資本“追著走”的行業則是醫療健康賽道了。
大朝陽、剛需的醫療項目“唯兒諾兒科”(以下簡稱唯兒諾)于近日宣布完成數億美元C輪融資,投資方為高盛集團、光信資本、北極光創投等。公開資料顯示,唯兒諾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高端兒童診療機構。目前,其門診已覆蓋上海、深圳、杭州等地區。
值得注意的是,唯兒諾并非首家獲數億美元融資的兒童醫療機構。早在2017年資本就嗅到了民辦兒童醫療這一藍海,彼時便屢有過億融資案例發生。
事實上,資本對該賽道的追逐也是政策催生的結果。一方面,隨著近年來消費升級和二胎政策的全面開放,產科、兒科醫療資源變得愈發稀缺。另一方面,近年來在醫療資源不足的情況下,國家亦開始鼓勵社會資本發展醫療機構。例如早在2016年5月18日發布的《關于加強兒童醫療衛生服務改革與發展的意見》就提及引導和鼓勵社會力量創辦兒童醫院、兒科診所,形成多元辦醫格局,滿足多樣化兒童醫療衛生服務需求。
如此背景下,一些醫療資源豐富的創業者和資本開始涌進該賽道,也就催生了兒童醫療市場藍海的創業繁榮。
北極光創投投資總監于芳就表示,兒科診療市場很大且服務遠遠未得到滿足。隨著80后、90后逐漸為人父母,他們的消費升級觀念在兒童就醫方面也有很多體現,愿意為孩子健康、就診舒適性投入更多。
本周另一投資亮點,同樣是來自C輪的項目。4月22日,被稱為中老年版“抖音”的文娛社區平臺“糖豆廣場舞”(以下簡稱糖豆)宣布完成C輪融資,投資方為騰訊科技、GGV紀源資本、順為資本、IDG資本。
公開資料顯示,糖豆成立于2015年,其創始團隊早年以廣場舞論壇起家,App上線后逐漸衍生成覆蓋多個領域的中老年全內容社區社交平臺。據悉,截至目前,糖豆已累計中老年使用者超2億,每月通過開展的線下廣場舞活動4000余場,月度覆蓋的線下用戶超50萬人次。
事實上,自成立以來,糖豆便得到資本呵護,過去四年里先后完成了4輪融資,參投機構包括股東IDG、GGV、順為資本等行業明星機構。截至目前,該平臺已累計融得近一億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同糖豆一樣獲得PE/VC支持的廣場舞平臺并非少數。2015年前后,市場上曾集中涌現出一批以廣場舞為切入點的中老年文娛類創業項目。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不完全統計,在2015~2016年成立的平臺就多達50余個,且多數拿到了融資。
一位長期關注TMT領域的資本圈人士向記者分析稱,資本看中的并非廣場舞項目本身,而是廣場上過億的老齡消費者市場。據中國老齡協會發布的報告預計,到2020年我國老年消費市場規模將達到3.79萬億元。如此,老齡產業已成為近年來資本追逐的一大風口。然而巨大的市場空間僅僅是一方面,如何創造出符合老年群體真實需求的產品,讓消費觀相對傳統、保守的一代人花錢,卻是亟待糖豆一類創業平臺需進一步思考、突破的。
本周還有來自智能風控服務商“同盾”的融資亮點。近日,該公司宣布完成1億美元D輪融資,本輪融資由招商局資本、GGV紀源資本、光大控股、國泰全球等機構領投,信達漢石等老股東跟投。
《2018胡潤大中華區獨角獸指數》顯示,同盾為去年大中華地區新上榜的企業,估值約為70億元人民幣,是企業服務領域并不多見的風控類“獨角獸”企業。
同盾科技創始人、CEO蔣韜介紹道,本輪融資所得將主要用于持續的產品創新和研發投入、AI研究院發展、全球化業務拓展以及招募人才。據悉,同盾成立于2013年,是一家智能風控和分析決策服務提供商,為金融機構解決國內消費金融風控不足、信用缺失、反欺詐等痛點問題。
近年來,隨著金融產業產品創業和發展模式的變化,金融科技在金融業務的演變中扮演的角色亦愈發重要,智能風控則是其中關鍵的一環。據億歐智庫預測,2020年金融科技規模將達到245億元,其中智能風控75.9億元,占比為31%。
一位銀行業資深從業人士早前就向記者表示,以信貸業務為例,在傳統風控環節中,存在信息不對稱、審核成本高、效率低等問題,智能風控的引入即有望通過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解決貸款前、中、后的風控痛點并提高效率。
普華永道《2017年全球金融科技調查中國概要》顯示,中國48%的金融機構目前向金融科技公司購買服務,未來3~5年,68%金融機構將增加與金融科技公司的合作。顯然,在智能風控力領域無論是需求側還是供給端都仍有明顯的增長空間。
更多創投新聞,請關注外光錐創投(微信ID:waiguangzhui)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