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趣味公司

每經網首頁 > 趣味公司 > 正文

跟著喝湯的“小弟”都登陸資本市場了,陜汽呢?

每日經濟新聞 2019-05-06 16:01:20

每經記者 張素書    每經編輯 師安鵬    


▲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西安升達汽車部件股份有限公司(升達股份)登錄資本市場了,掛牌新三板。

事情本身不稀奇,但有趣的地方在于,這家公司是跟著陜汽集團混的。全年業務中,超過90%來自陜汽旗下的陜西重汽。

可以說,陜汽集團吃肉,它喝湯,嚴重依賴陜汽而活。

然而,即使這樣,“小弟”也領先好幾步登陸了資本市場。

這就不得不提到,陜汽集團上市的尷尬,以及與濰柴動力的糾葛。

好在,如今的陜汽集團,一手借助寶雞的布局,意圖打造一個新的拳頭產品;另一手則合縱連橫,加強與廣西玉柴動力的合作,弱化對濰柴動力的依賴。

只是,這步棋才剛開始,效果如何,有待考察。

01

言歸正傳,先來看看升達股份的質地。

升達股份位于高陵區涇河工業園,就在陜汽附近。其名下沒有任何土地和房產,連廠房也是租賃。

它專攻商用車零部件,是從事研發、生產與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主要涵蓋車輛底盤系統、車身系統、動力總成以及電氣設備等多個領域。

這家公司最主要的客戶,是國內知名重型卡車制造商——陜西重汽,并且是一級供應商。尤其防護類、支架類產品,更是成為戰略供應商。

不過,與常見企業不同的是,升達股份幾乎是依賴陜西重汽而活的。

數據最能說明問題。2017年,其營業收入約7941萬元。來自陜西重汽的收入超過7300萬元,占比高達92%。2018年前三季度的占比將近93%,又有上升。

目前,其依賴陜西重汽、一家獨大的局面,仍未改變。

▲ 圖片來源:升達股份資料截圖

起初,這也無可厚非。

要知道,陜西重汽是西北地區唯一的商用車廠商。大樹底下好乘涼,升達股份對陜西重汽的深度依賴,是它彼時的生存之道。

也因此,其發展初期的技術投入及產品研發,主要圍繞陜西重汽而開展,綜合毛利率也上升至22%。

在利潤微薄、苦苦度日的制造業中,這個毛利率已經令很多企業“羨慕嫉妒恨”。

但是如今,情況變了。

既然已登陸資本市場,成為新三板公眾公司,自然要按照公眾公司的規則運轉。

該完善的完善,該糾正的糾正,不能再像以往那樣“任性而為”。而客戶高度集中、嚴重依賴陜西重汽,便是其一。

客戶高度集中意味著什么呢?

說好聽點,這是與主要客戶合作關系穩定。但也可能是,主要客戶因某種原因減少或終止合作,將會對其生產經營產生較大影響。

這是升達股份必須要解決的問題。

02

話說回來,如果換個角度看,也挺有意思:

連依賴陜西重汽的“小弟”都已邁步資本市場,而陜汽集團的資本之路,多年來卻依然是只聞樓梯響……

要說行業地位,陜西重汽在國內,多年來都位居前茅。

要說公司業績,作為陜西汽車工業龍頭,綜合實力業內公認。

要說政策支持,陜西重汽不僅是寶雞千億級汽車產業的重要支撐,也是陜西省“300萬輛汽車工程”產業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

更何況,陜西省汽車工業蛋糕已夠大。去年實現工業總產值1630億元,營業收入1596億元。陜汽的貢獻,不容小覷。

只是,稍一提起上市之事,陜汽集團總不免被人噎住。

真是“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

其中,自然繞不開與濰柴動力的糾葛。

多年前,陜汽殘喘,靠湘火炬入資才得以續命。可代價是,后者拿下陜重汽、漢德車橋51%股權。

▲ 圖片來源:攝圖網

不久之后,德隆系風雨飄搖,打算兜售湘火炬。最終,濰柴動力“譚大膽”半路殺出,頻頻前往陜西做工作,最終拔了旗。

2005年8月,濰柴動力以10.2338億元搞定湘火炬。“2338”是濰柴動力在港交所的交易代碼。

譚大膽一直想打造金光閃閃的重卡產業鏈——濰柴發動機+法士特變速箱+漢德車橋+陜重汽。

2009年,以濰柴動力為主體,聯合山東工程機械集團、山東省汽車工業集團等,組建了一家重工巨無霸——山東重工集團。譚旭光任董事長,旗下囊括5家上市公司。

在此期間,雙方就控股股權展開爭奪,卻依然沒有改變現狀。

2013年,陜汽集團傳出打算借殼博通股份上市的消息,最終不了了之。其中,濰柴動力控股51%的現狀,被視為最大的障礙之一。

控股權這個事,直至今天,依然無解……

03

控股權問題久拖不決,形勢卻時刻發生著變化。

業內人士分析,掌舵中國重汽之后,在譚旭光的“整車夢”里,陜重汽將不再或缺。至于放虎歸山,想來可能性較低。

但是,就像此前媒體所說,陜汽不接受安排。

他強由他強,清風拂山崗;他橫由他橫,明月照大江。陜汽這邊,也并非一味被動地任憑機會流失。

至少,從目前來看,陜汽已經走出兩步棋,能稱得上大手筆布局:

其一,重回夢開始的地方——寶雞蔡家坡,希望再造一個新陜汽。

作為現代化汽車企業集團,如今的陜汽已是西北地區最大的制造企業,產品覆蓋全國和全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接下來,隨著陜西省“300萬輛汽車工程”戰略部署,以及寶雞千億級汽車產業的重要支撐,陜汽在寶雞打造商用車產業園,加速形成西安和寶雞兩大產業集群。

按照戰略,陜汽分三個階段,到2035年,收入突破2000億元的奮斗目標。

其二,與廣西玉柴發動機公司的深度合作,削弱對濰柴動力的依賴。

為擺脫“成也濰柴,敗也濰柴”的局面,陜汽此番聯手玉柴,將從技術、市場、整車配套、售后服務等方面展開新合作。

而在此之前,已經有7萬臺玉柴發動機裝配陜汽商用車。這些產品包括重卡、中卡和輕卡,合作已進入甜蜜期。

陜汽這招組合拳,如果說前一手是明修棧道,后一手簡直就是“明度陳倉”……

如今,再造一個新陜汽,2035年實現營收2000億元,已成為陜汽人的目標。

在這場博弈中,若有資本市場的助力,總歸不是壞事。

只是,陜汽上市,何時才能不再是個梗?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