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中國 2019-05-13 05:44:01
康美藥業再遭拷問,這次不是媒體,而是上海證券交易所!
5月12日,康美藥業發布公告稱,收到上交所2018年度報告事后審核問詢函。券商中國記者注意到,上交所要求公司從業務板塊及毛利率、主要資產及負債項目、經營業績和現金流三大方面進行補充說明。
這三大方面又包括了31個分項問題,要求上市公司需結合目前的資金情況、現存債務的到期時間,說明未來一年的具體償債安排,明確是否存在難以按期償還的債務,充分提示相關風險,并說明公司擬采取的應對措施等。發問之全,發問之細,堪稱年報問詢之典范。這種“盤點式”的拷問最終也極有可能還公眾一個真實的康美。
4月30日,康美藥業報出會計差錯之后,股價開始連續殺跌六個跌停板,但在上周五早盤有資金進場撬板,并成功將其拉紅,最終以上漲2.56%收報。
那么究竟是誰在豪賭這么一只問題股呢?可以肯定不是機構資金,因為這種股票無法進入他們的股票池。有市場人士告訴券商中國記者,這極有可能就是一幫專門干撬板業務的資金所為,目的就是幫助利益相關人打開跌停,以防止股價再度跌停,引發股權質押等爆倉風險。去年康美藥業跌停的時候,也有撬板資金救場。這種性質的資金并不能扭轉股票的走勢。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康美藥業雖然已經被媒體扒得干干凈凈,但仍有四大謎團待官宣:
一是康美藥業去年底被立案調查,至今沒有結論;
二是資產負債表中的300億貨幣資金究竟從哪里來,去了哪里?存貨又是否存在造假的情況;
三是康美藥業的莊股迷霧;
四是康美藥業是否存在退市的可能。
5月12日,康美藥業發布公告稱,收到上交所2018年度報告事后審核問詢函。這份公告很長,PDF格式足足有5頁,問得全,問得細致。問詢函主要涉及三個大的方面,分別是關于業務板塊及毛利率、主要資產及負債項目、關于經營業績和現金流。
其中關于業務板塊及毛利率部分又提出了毛利率上年度調整具體情況及原因等9大問題;涉及到資產負債項目的問題則有20個;涉及業績和現金流的則有2個。
這已經是上交所于近期對康美藥業下發的第三份函:
4月30日,康美藥業報出會計差錯之后,即收到了上交所的監管工作函。要求公司認真自查和核實有關情況,充分披露相關信息、明確投資者預期。
5月5日,康美藥業再次收到上交所問詢函,追問貨幣資金核算出現重大差錯的具體原因等諸多細節。
分析人士認為,經過上交所盤點式的追問之后,康美藥業公司的真實情況可能會逐漸浮出水面。按理說,這并不等于是利空出盡,但上周五康美藥業股價的表現卻頗有這個意味,股價走勢背后的原因究竟是為何?
5月10日早上依然跌停,但開盤即開板,隨后迅速拉升,全天震蕩收漲2.56%。成交量急劇放大,全天換手9.74%,成交額26.09億元,成交429.29萬手。該股當日集合競價以5.63元的跌停價成交113.71萬手,成交金額約6.4億元。集合競價階段成交量已比之前5天的成交總數量3倍還多。以6.42元收盤價計算,早盤跌停價抄底進入的6.4億元資金已浮盈約8983萬元。那么,究竟是誰在撬板呢?
5月7日和5月9日,康美藥業曾連續上榜龍虎榜。數據顯示,4月30日至5月7日,滬股通專用席位買入889.38萬元,為買入榜第一;5月9日當天,滬股通專用席位再度買入176.91萬元,為買入榜第二。但5月10日,滬股通被關閉,也即意味著這部分資金既不可以買,也不可能賣。由于5月10日,該股未能上榜龍虎榜,所以亦不知道究竟是誰有此驚人一舉。
有市場人士告訴券商中國記者,這極有可能就是一幫專門干撬板業務的資金所為,他們的目的就是幫助利益相關人打開跌停,以防止股價再度跌停,引發股權質押等爆倉風險。去年康美藥業跌停的時候,也有撬板資金救場。
去年10月,康美藥業曾連續四個跌停,但在第四個跌停(也即10月22日)的時候,有神秘資金進場撬板,當日以下跌3.29%收報,但次日依然跌停。Wind數據顯示,去年10月22日的541萬手,為康美藥業上市之后第二大單日成交量。當時就有市場傳言,康美藥業已經找好撬板手。
據了解,撬板已于去年發展成游資圈的一種盈利模式。一方面,去年以來經常有閃崩的股票出現,自然開板不容易。另一方面,股價持續下跌會引發股權質押爆倉,對大股東相當不利。找人撬板,大股東一般會要補償游資撬板金額部分的2%-3%不等。撬板方亦是搏一個概率,一般個股打開跌停之后,都會有人跟風。但接下來的幾個交易,撬板資金就會出逃。所以,這種性質的資金并不能扭轉股票的走勢。
據F10的資料顯示,康美藥業控股股東康美實業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累計質押占其持股比例99.53%。如果繼續殺跌,出現股權質押爆倉的風險會加大。
其實,從去年開始,市場對康美藥業的質疑已經開始發酵。去年下半年曾有媒體報道康美藥業貨幣現金高、存貸雙高、大股東股票質押比例高和中藥材貿易毛利率高等相關內容。并質疑康美藥業高貨幣資金卻沒有銀行理財的情況。這一質疑導致千億康美開始崩塌,去年10月份,康美藥業遭遇股債雙殺,雖然在此期間,康美藥業曾發布澄清公告稱,公司是一家民營企業,傳統的融資渠道比較單一,不會將貨幣用于理財投資。
比較詭異的是,就在媒體質疑剛剛過去不久,康美藥業又與做莊和內幕交易扯上了關系。2017年11月,四川證監局做出處罰決定,依法對深圳市博益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王廉君內幕交易廣州普邦園林股份有限公司行為進行了立案調查、審理,并作出了行政處罰。去年10月,王廉君被公安經偵部門采取強制措施,操縱標的還可能涉及康美藥業。10月26日,康美藥業發布澄清公告表示,公司控股股東康美實業持有博益投資90%股權、公司控股股東之一致行動人許冬瑾女士持有博益投資10%股權。
但澄清公告并未打消市場的懷疑,隨后即有媒體曝光,在康美藥業坐莊的是深圳市中恒泰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前臺老板叫陳少鞍。11月28日,康美藥業再度閃崩。截至11月29日,康美藥業已從10月中旬的高位跌去50%,市值縮水約500億元,期間經歷數度閃崩和一字跌停,相繼跌穿2015年股災期間的低點及2016年熔斷產生的低點。并不止于康美藥業,皇庭國際、盛迅達、中洲控股等公司亦同步表現出相似情形——聯動性的集體崩盤。
康美藥業的莊股屬性得以強化,那么莊家與上市公司是否存在關聯,康美藥業財務謎團是否又與坐莊有關呢?目前市場上并未有人追問此事。而在去年12月28日晚間,康美藥業發布公告稱,公司收到證監會《調查通知書》,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被證監會立案調查。具體是什么違規,性質是否嚴重?目前還不得而知。
若按照康美藥業的公告和會計師事務所的說法,四月份最后一天引起輿論追蹤的300億失蹤案就是因為一個重大會計差錯而引起。但這顯然也經不起推敲。目前,又有市場人士開始質疑康美藥業的存貨。
據證券市場周刊報道,由于康美藥業未披露存貨更加具體的構成信息:中藥飲片、自制藥品、保健食品等的存貨,因此,只能計算醫藥和保健食品存貨的總體周轉情況。醫藥、保健食品在2018年度對應的營業成本為130.27億元,2017年的營業成本為104.15億元,2018年12月31日存貨為307.91億元,2017年12月31日為293.55億元。按此速度,可以計算康美藥業的存貨周轉天數,即2018年存貨周轉天數=365天×307.91億元÷130.27億元=862.72天=2.36年;2017年存貨周轉天數=365天×293.55億元÷104.15億元=1028.76天=2.82年。
從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康美藥業在2018年賣了130.27億元的存貨,即使假設2018年當年采購當年賣出的存貨為零元,2017年12月31日的存貨為293.55億元,那么也至少有163億元以上2017年以前的存貨在2018年12月31日還沒有賣出去。在2019年3月31日的一季報中,營業成本總額為34.26億元,即使把物業租售的營業成本包含在里面,那么2017年以前的存貨至少還有129億元沒有賣出去。
現實中,存貨不可能是在2017年12月31日一天之內產生的,假設是在一年之內比較均衡的產生的話,即使不考慮2017年1月1日之前的存貨余額,那么2017年12月31日的293.55億元存貨平均下來的時間大概就在2017年6月30日左右。那么,康美藥業的醫藥存貨和保健食品存貨的保質期是多少天?哪家醫院、哪些消費者會在以后購買康美藥業兩年前的醫藥產品和保健食品?如果康美藥業承認上述數據是真實的,那么康美藥業賣的是陳年產品,如果康美藥業否認產品不是陳年的,那么數據就是謊言一部分。
這個周末,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在中國上市公司協會2019年年會上強調,上市公司和大股東必須牢牢守住“四條底線”:
一是不披露虛假信息;
二是不從事內幕交易;
三是不操縱股票價格;
四是不損害上市公司利益。
對照這“四條底線”,上市公司要認真開展自查自糾。對于問題嚴重、拒不整改或整改不力的,證監會將綜合運用監管措施、行政處罰、市場禁入、刑事移送等手段,追究公司特別是大股東、上市公司董監高、實控人的責任。這可能是對康美藥業、康得新等之流的上市公司發出的最強勸誡。雙康結局如何,讓我們靜觀其變。
券商中國 時謙
封面圖片來自攝圖網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