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5-13 09:18:54
每經記者 陸言 每經編輯 師安鵬
▲ 圖片來源:能源金貿區官微
適逢絲博會,大西安格外熱鬧。
80余國家和地區組團參展,忙交流、忙簽約,頗有昔年“萬國衣冠”的味道。
當然,最給力的還是項目開工——就在昨天,西咸能源金貿區CBD總部及重點項目開工,總建筑面積140萬㎡,包括兩座200m+的總部地標建筑。
掐指算下來,距粉巷君(ID:nbdfxcj)此前發文《大西安軸線的新動向?》,堪堪過去10天而已。
這條新軸線,似乎越發引人遐想了……
直接入題,先來看項目整體情況。
此次開工的大西安新中心CBD起步區二期,涵蓋總部辦公、基礎設施、社會配套、安置房建設等多個領域,尤其兩座總部地標性建筑的開工,堪稱“起步即沖刺”。
拿“西安繞城高速公路西咸互通式立交”來說,項目建成后,從主城區前往西咸新區,車程縮短,且更便利了。
再如集幼小中于一體的“灃東第七學校”,還有中央公園地下空間綜合開發及安置小區建設等,均是CBD的同步配套項目——我們知道,學校一直是大多開發區的短板,在這點上,自然是要提前規避的。
當然,大家最感興趣的,想必還是那兩座總部地標建筑。
其中的綠地絲路中心,主要面向金融、能源、互聯網等入駐產業項目,提供商務辦公、高端商業及配套設施。
眾所周知,開發地標一直是綠地的拿手戲。
▲ 綠地絲路中心 圖片來源:能源金貿區官微
不過需要澄清的是,該項目與此前備受關注的“501”是兩回事——對于大西安新軸線,綠地的投資信心很足啊!
另一地標是陜建集團第二總部,毋庸置疑,陜建及旗下相關公司將會是入駐對象。
這兩座社會投資的地標建筑,堪稱大西安新中心新軸線的“強心針”!
要知道,CBD總部項目一直是各地爭搶的香餑餑,塑造區域顏值固然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會帶動一大批實力雄厚的企業入駐,即“產業乘數效應”。屆時給地方財政的貢獻,不是小數目。
參照綠地絲路中心和陜建第二總部的體量,理論上,每年逾10億的稅收大概是有的。
此前發文,有讀者好奇,大西安新中心CBD的產業規模、發展后勁如何?上述介紹,或可作參考。
說到這兒,更加感慨,決策者當初推出大西安新軸線的智慧。
近年來,藉以“大國樞紐”賦能,以及營商環境的優化,資本對于西安的熱情日漸高漲。
但問題在于,西安過去是“一軸一心”格局,中心城區承載空間有限,與其描繪的國家中心城市、國際化大都市投資空間,并不匹配。
而且沿襲這種城市格局,對于周邊諸多新區并不公平,它們將會在很長一段時期里,可以預見的扮演著“邊緣角色”……
這種局面,顯然是要將投資者拒之門外。
以總部地標建筑來說,無論基于其投資示范效應、產業乘數效應,或者出于區域形象的考量,均是不二選擇,但它的選址要求也非常苛刻,畢竟動輒幾十億的投資砸下去,企業是要講回報的。
所以說,西安當初跳出“城墻思維”,以“多軸多心”重新定義城市發展格局,絕對是歷史性時刻——之所以引發全國廣泛關注,很大程度也在于此。
▲ 陜建集團第二總部 圖片來源:能源金貿區官微
大西安新軸線,北起嵯峨山,南至秦嶺,串聯高新區與西咸新區大部分區域。
此后,西咸新區依舊是西咸新區,但其作為城市新中心、投資新空間的發展預期,在某種意義上,政府、投資者及公眾已達成默契共識。
這種共識,引導著政策、機制、資源、資本、關注度,不斷向此傾斜——盡管,這里已兼具國家級新區、自貿區雙重驅動力。
接下來,便是如何用好投資窗口期,加速新中心新軸線建設的問題。
最有效的辦法,當然是先行打造一片“顏值擔當”出來,盡快樹立起新中心新軸線的氣質與形象,給投資者信心再度加碼。
正如大家所看到的,這項歷史使命,交給了能源金貿區。
區域前景預期,沒有100%的答案。
但事物發展,總離不開內外因共同作用,這是唯物辯證的基本邏輯。
正如前面談到的,城市格局戰略性調整,促使資本的目光,重點投向新中心新軸線。而作為“引領區”的能源金貿區,因定位城市新中心CBD與國際高端社區,又再度強化了這條軸線在大西安格局中的分量。
畢竟,CBD作為總部經濟主要載體,是國際化城市的參考要素之一。
如紐約曼哈頓CBD、上海浦東新區CBD、硅谷CBD等,無不給世人留下深刻印象。
事實上,在大西安版圖上,你也很難找到第二個像這樣的區域。
總規劃面積41平方公里,兼具國家級新區與自貿區雙重驅動力;《詩經》發源地,先天具備水綠融城的基底;毗鄰繞城高速,距機場9公里、高鐵站11公里,3條地鐵將穿區而過,5條交通干道與主城區相連……
▲ 圖片來源:能源金貿區官微
可以說,這片區域的前景,與西安國際化大都市的命運,已緊密捆綁。
當然,一些內因亦可作參考。
比方說,為加快新中心新軸線建設,去年11月,西咸新區在整合原能源金貿區、國際文教園的基礎上,組建了新的能源金貿區,并交由西咸集團代管。
在大西安范圍內,“企業運作開發區”,貌似首例。
這種“特區”模式效果如何?
據悉,能源金貿區總建筑面積104萬㎡的起步區一期,今年內全面完工,加之此次140萬㎡的二期項目全面開工,及其不久前赴上海推介,吸引超過120家世界500強、國內知名企業與金融機構參加……
大膽創新帶來的節奏與風格,還是很明顯的!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