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5-16 00:08:41
每經記者 陳晨 每經編輯 吳永久
▲攝圖網圖 楊靖制圖
“大家都在趕著發科創板產品,我們預計這周開始發。”滬上一家券商資管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4月24日,龍頭券商中信證券科創板主題產品落地,猶如平地一聲雷,市場上其他券商資管也紛紛加緊步伐。據記者統計,目前國信證券、招商資管、恒泰證券等相繼有科創板產品問世,華泰證券資管也透露稱目前正在積極籌備包括集合、公募在內的科創板相關權益投資產品。
此外,記者還對華東、華南等地的15家券商摸底調查后發現,13家目前正在籌備科創板相關產品,僅有2家券商表示目前還沒有相關產品籌備。
業內首家非中信而是國信
4月24日,中信證券科創領先系列(1至3號)集合資產管理計劃成立,3只產品分別募資1.74億元、0.87億元和0.52億元。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上述3只集合計劃的風險等級均屬于中高風險,投資目標主要優選A股及港股通股票,并擇機參與科創板股票,力爭獲取超額收益;同時靈活配置債權類等資產,力求實現集合計劃資產的長期穩定增值。值得一提的是,中信證券還以自有資金跟投了這3只產品,跟投比例范圍為4.78%至4.84%,即分別認購840萬元、415.84萬元和250萬元。
中信證券科創領先系列產品落地的消息一時間引得市場紛紛關注,并且被視為業內首家成立科創板集合計劃的券商。但事實上,《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在中信證券前述產品落地之前,國信證券已有2只科創板主題產品成立。
據記者了解,4月12日和4月16日,國信證券鼎信科技創新1號和2號分別成立,兩只產品募資1.16億元和1.05億元。記者從投資者處獲取的鼎信科技創新1號的計劃說明書顯示:本集合計劃主要投資于滬深交易所上市股票(含科創板),公募股票型基金等權益類資產……另外,本集合計劃投資科創板股票的市值之和占本集合計劃投資于所有股票(不包含公募股票型基金)市值的比例不低于50%。
另外,記者還從有關人士處了解到,上述集合計劃屬于高風險產品,專注于投資科創、TMT、信息技術等主題板塊,并擇機參與科創板網下打新,同時靈活配置債權類資產,并使用符合要求的股指期貨、國債期貨等金融工具控制風險。產品采用穩健投資策略,在積累一定安全墊后,逐步擴大股票倉位上下浮動范圍,控制回撤。此外,記者還獲悉,國信證券目前還在著手第3只科創板系列產品,即鼎信睿元1號。
“券商資管布局科創板具有一定優勢。科創板上市企業主要聚焦在TMT、醫藥等新興科技創新行業,其認知壁壘很高,專業性很強,一直以來,券商在行業研究、估值定價、價值發現等方面具有競爭優勢,在科創板時代,券商資管能夠充分發揮自身專業優勢和券商‘全業務鏈’優勢,進一步提升投研實力,這既是機遇也是挑戰。”華泰證券資管人士評論道。
集合、公募產品齊上陣
國信證券和中信證券率先搶發科創板產品,恒泰證券和招商資管緊跟其后。記者了解到,4月26日,恒泰證券科創復興1號成立,募資規模為0.11億元;4月26日至5月7日,招商資管科創精選系列(1~8號,沒有4號產品)共7只產品相繼成立,每只產品均約為1.19億元,合計8.33億元。另外,9號產品也正在成立。
記者注意到,恒泰證券科創復興1號也有管理人跟投,認購金額為100萬元。招商資管科創精選系列中,5只產品均有一位員工認購,認購金額從40萬元至60萬元不等。
“如果要趕上第一批科創板企業打新,產品就要在5月底前成立和完成備案。”滬上一家券商資管人士向記者說道,“大家都在趕著發,我們預計這周開始發。”記者對華東、華南等地的15家券商或券商資管調查了解到,其中僅有2家明確表示目前還沒有籌備動作。
比如聯儲證券人士告訴記者,目前他們已經有兩個系列的數個產品在籌備,既有集合類也有單一類,在科創板推出之前會有相關產品的落地。另外,國金證券、天風證券等也表示,目前正在緊鑼密鼓籌備。
不過,也有券商表示,比較擔心風險。總部在北京的一家券商人士告訴記者,雖然公司考慮布局科創板,但目前還沒有成熟的相關產品,比較注重風險,不著急趕第一批。滬上一家大型券商資管人士也告訴記者,雖然有一只產品正在準備,但考慮到種種因素,最終也可能會“流產”。
值得注意的是,券商資管除了發行小集合產品外,部分具有公募牌照的券商資管也有通過發行公募產品布局科創板的意圖。華東地區兩家持有公募牌照的券商資管告訴記者,小集合和公募都會有相關布局,比如華泰證券資管人士表示:“目前正在積極籌備包括集合、公募在內的科創板相關權益投資產品,公募產品已經上報但還沒批下來。”同時,華北一家券商也告訴記者,大概率也會走公募基金路線。
科創板產品聚焦打新
“我們計劃底倉買滬市的藍籌,然后用股指期貨爭取完全對沖掉底倉部分的波動風險,以科創板網下新股申購為主要策略和收益來源。”前述本周將要發行產品的券商資管人士告訴記者,“我們的規模和招商資管差不多,控制在8000萬~1.2億元,與公募相比,規模較小,打新中簽收益率不會被攤薄,因為科創板打新最佳規模在1億~2億元。”
據記者了解,目前多數券商資管選擇策略是藍籌股票作底倉,同時運用股指期貨對沖風險,并適時參與科創板,比如前述提到的中信證券、國信證券及本周將要發行產品的這家券商資管。廣發資管是打新底倉與券商收益互換,拿固定收益,避免股市變化帶來底倉波動。
“從科創板的交易規則看,科創板的波動大概率比主板要高,而由于科創板企業有主承銷商跟投的要求,新股發行價的安全邊際相對較高。”聯儲證券人士告訴記者,“在科創板推出初期,打新增強是收益風險比相對較高的策略,我們將推出相關的FOF和量化對沖產品來把握機會。在科創板有一定的規模之后,我們會根據市場狀況再推出其他類型的產品。”
不難發現,科創板打新成為券商資管的熱門話題。但事實上,券商資管作為C類投資者參與網下打新收益率顯著低于以公募基金為代表的A類投資者。數據顯示,C類投資者產品收益率為0.83% ~1.65%,A類投資者產品收益率為7.17% ~17.9%,A類賬戶打新配售比例一般為C類賬戶的5~10倍。有券商測算,科創板整體融資規模在300億~800億,上市后平均漲幅為100%,300億、500億、800億對應的A類賬戶科創板打新收益率分別為5%、8.33%和13.33%。
為了充分獲取科創板帶來的打新紅利,記者了解到,國信證券目前著手準備的鼎信睿元1號與前述其他券商大不一樣。“國信這只產品是通過公募的定制打新策略,中簽率更高。”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
記者從投資者處了解到,鼎信睿元1號計劃是20%的倉位股指期貨對沖,80%的倉位投資于不少于4家指數增強型公募基金,這4只公募產品則是以科創板打新+A股網下打新為主要投資策略。
“那為何不直接認購公募基金呢?”當記者進一步提問時,上述業內人士告訴記者:“主要是因為公募基金參與科創板和A股網下打新的產品,無法通過股指期貨進行對沖。又因為參與網下打新有股票市值的要求,因此股票組合的多頭風險可以通過這只產品進行對沖屏蔽。”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