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商業人物

每經網首頁 > 商業人物 > 正文

工業互聯網很熱卻看不到成果?浪潮云董事長袁誼生:因為只做了局部

每日經濟新聞 2019-05-30 18:57:14

怎樣才算搭上了“工業互聯網”這條船?工業互聯網要如何實現?

每經記者 賈麗娟    每經編輯 徐斐    

工業互聯網成了“熱詞”,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提出“打造工業互聯網平臺,拓展‘智能+’,為制造業轉型升級賦能”,但究竟要怎樣實現?

在近日召開的2019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上,浪潮集團執行總裁、浪潮云董事長兼CEO袁誼生在演講及接受每日經濟新聞等媒體采訪時,闡述了他的看法。他還透露,浪潮云的IPO計劃正在推進,目標是科創板。

浪潮集團執行總裁、浪潮云董事長兼CEO 袁誼生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賈麗娟 攝

企業數字化轉型進入“深水區”

“作為數字中國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企業數字化轉型正進入深水區。”在袁誼生看來,企業數字化轉型是一個系統性工程,“云計算正在成為新型的勞動力,人工智能正在成為新型的生產工具,大數據正在成為新型的生產資料”。

袁誼生認為,在新的發展階段,數字化轉型不再僅僅是技術問題,而會涉及到企業的戰略、結構,包括企業整個系統的運營都要轉型,甚至員工技能也面臨很大挑戰。

怎樣才算搭上了“工業互聯網”這條船?

“做了設備檢測,做了傳感器,能實現產品上云,叫工業互聯網。用了私有云建設,也叫工業互聯網。”袁誼生舉了個例子解釋工業互聯網場景:對數控機床做改造,利用智能手段監控機床轉速,取代人工檢測。原來轉速過快會造成零件損耗,現在計算機自動監控轉速,可以進行自動檢測或自動調整轉速。

但袁誼生表示,總體來看,企業前期總體規劃和設計還不夠。“如果說工業互聯網是大象,我們做了一個大象耳朵算工業互聯網的一部分,做大象腿也是一部分。但工業互聯網是大象,不是大象的耳朵,也不是大象的腿,應有各種各樣的比例,我們要說清楚是什么樣的大象。”

根據袁誼生的說法,大多數企業正在做“大象耳朵”,所以還看不到整體展現。“這就是為什么很多人看到工業互聯網很熱,但看不到工業互聯網平臺和成果。就是因為它只做了一部分,是分步實施,不是一下子把蛋糕做出來。你要做現場工業改造,要收集數據,改造完把數據拿上來做分析。”

袁誼生強調道,企業在推動局部改造時,一定要根據企業自身運營需要和競爭需要進行,改造一定要有“整體設計”。“就像生產大象耳朵和腿,生產完發現組裝不起來,耳朵要重新再做就麻煩了。需要設定好標準,可先做其他部位,最后組裝起來。”

轉型進入“深水區”需要做什么?“大家應該進行整合、進行互聯互通,形成整體才能真正看見互聯帶來的效果——增值賦能的效果,需要工業互聯網平臺承載這些成果。”袁誼生說道。

袁誼生發表演講

圖片來源:主辦方供圖

平臺需“懂制造、能增值、可推廣”

如何為企業增值賦能?袁誼生表示,浪潮云“要利用云計算、云服務等推廣方式形成多種工業的APP,形成工業的淘寶,讓更多中小企業客戶能享受到大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成果、工業互聯網應用的成果”。

在袁誼生看來,要做到這些,工業互聯網平臺要具備三大能力:懂制造、能增值、可推廣。

“所有轉型的目的,都是要給企業帶來增值。不管是降本還是增效,這是核心目的。大家不應該為了轉型而轉型,不是為了好看,要既好看又好吃。”他說道。

但數據的作用,并非短期能看到的。“歷史數據分析不是現場可以做的,需要在云上做模型、用智能化工具分析,建立數據關聯。比如(機床)轉速高的時候,是不是和成品率下降直接相關,是不是和電壓有關等。”袁誼生舉例稱,“而要知道問題所在,需要數據分析的積累,運行三個月或者半年以后對數據進行分析,也可能要半年時間才能看到。”

“大家對工業互聯網實施效果的期待,有點過于迫切。就像一個小孩兩歲,大家恨不得看到他18歲什么樣。你要允許它積累一段時間,然后把數據積累效果反饋過來,再進行工藝改進,這是對工業互聯網長久地改進。”袁誼生說道。

而這樣的分析模型,可能并不僅僅適用于一家企業。如果另一家企業可以調用數據,就能進行故障診斷預判。袁誼生表示:“工業互聯網要承載越來越多的APP,在工業互聯網平臺上形成工業淘寶,未來可買轉速預測的服務、其他預測分析故障模型的服務等。這些服務越來越多,中小企業的數字化轉型速度會大大加快。”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工業互聯網 浪潮云 數字化轉型 升級賦能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