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6-29 00:28:18
在農村電網改造升級方面,今年我國將加大投資力度,目前已經下達農網改造升級2019年中央投資計劃361億元,其中中央預算內投資140億元,全部用于貧困地區,同時還將督促電網企業和地方加大資金投入。
每經記者 張蕊 每經編輯 陳旭
在6月19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定下提前完成農村電網改造升級的任務之后,6月28日,國新辦就相關情況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
國家能源局副局長綦成元在吹風會上表示,今年下達農網改造升級中央投資計劃361億元,其中中央預算內投資140億元,全部用于貧困地區,同時督促電網企業和地方加大資金投入。
他還表示,在推進農網改造升級的同時,將采取以點帶面、全面推開、整體提升的方式,進一步縮短企業獲得電力時間,優化營商環境。建立農網供電監測評價體系,督促電網企業將機井通電納入日常服務范圍,提高農村電力普遍服務水平。
圖片來源:新華社
6月19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各地和電網企業要加大工作力度,確保今年以省為單位,提前一年完成“十三五”規劃明確的全部改造升級任務。
農網改造升級無疑會惠及農村,特別是對貧困地區的農民生產生活有很大的促進作用。那么,該措施對穩投資、促進經濟增長又有什么作用呢?
綦成元表示,農網改造有利于補齊農村基礎設施短板,帶動社會投資、帶動相關產業發展、促進經濟平穩增長。他將其歸納為“三個明顯”。
一是擴大有效投資效應明顯。綦成元提到,自2016年啟動實施新一輪農村電網改造升級以來,預計這4年農網改造升級的總投資將達到8300億元,其中中央預算內投資435億元,帶動企業資金、銀行資金以及地方財政資金等投入約7870億元,中央投資撬動社會投資、金融資本效果非常明顯。
經測算,8300億元的農網投資大體上70%用于購買農網建設的設備、材料,包括變壓器、開關柜、鐵塔、電線電纜等農網設備和材料,30%投資用于土建施工。2016到2018年從民營企業采購的設備和材料約2400億元,“有力帶動了電力設備制造業的發展,特別是民營企業的發展,又帶動了就業,促進了經濟的增長。”
二是帶動農村電力消費的效應明顯。實施農網改造升級,2018年農村用電量達到2.46萬億千瓦時,比2015年增長了30%,這3年平均年增長率是9%,與同期全社會的用電量增長率相比,高出3個百分點。其中,農村居民生活用電量是5274億千瓦時,戶均生活用電量是1400千瓦時,分別比2015年增長了31.6%和24.5%。
三是提高農村生產生活的質量效應明顯。“農村用電條件的改善帶動了農民家用電器的更新換代,可以使用更大容量的家用電器。”綦成元說。
據不完全統計,2016年至2017年實施農網改造升級的農村,農戶新增空調720萬臺,冰箱500萬臺,洗衣機450萬臺,電視機430萬臺,電炊具610萬臺,農村居民生活質量明顯改善。
同時由于農網質量的提升,推進了農村溫室大棚、糧食烘干、制茶等農業生產領域的電能替代燃油燃煤,原來是燒油燒煤,現在改為電力。“這幾項電能替代2018年新增用電66.7億千瓦時,減少散煤370萬噸,對生態環境發揮了非常好的作用。”
此外,農網改造升級還帶動了農村電商、倉儲物流、鄉村旅游、新能源等新興業態、新興產業的發展,促進鄉村振興和新型城鎮化的建設。農網改造不僅直接對農民的生活、生產起到了作用,同時對經濟社會的發展,特別是農村經濟發展發揮了非常好的作用。
不少人表示,農村電網改造升級提高了農民的用電質量,會不會讓農村的電價水平有所提升從而增加農民負擔?
對此,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司長朱明表示,新一輪農網改造升級一方面提高了農村供電能力和供電可靠性,另一方面進一步鞏固了城鄉同網同價。
他說,農網改造升級工作從1998年開始時,就把“兩改一同價”作為目標,即改造農網、改革農村電力管理體制、實行城鄉用電同網同價。目前全國基本上實現了以省(自治區、直轄市)為單位的城鄉同網同價,即在本省(自治區、直轄市)范圍內,城市居民與農村居民生活用電電價是相同的。
此前,在少數電網還沒有覆蓋到、或者農網還沒有改造升級的地方,電價有些偏高。比如個別偏遠地方,農網改造升級之前,當地使用柴油機供電,電價超過2塊錢。而在農網改造升級、電網覆蓋之后,電價降低為0.54元,大大減輕了農民負擔。
再比如四川、湖南一些小水電自供區,劃入專業化電網企業供區后實行了改造升級,增加了變電站,擴大了導線線徑,降低了農村供電線損,電價由1~2塊錢降低到當地居民生活電價水平。“因此,農網改造升級給農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看得見的實惠,不存在提高電價的問題。”朱明說。
封面圖片來源:新華社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