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7-03 16:23:56
嘻哈文化、街頭文化等更多的文化爆發。中國民族品牌是否可以獲取主力消費人群的關注,怎樣才能獲取關注?民族時尚如何做到可持續性發展?在上海舉辦的FASHION TALK(時尚沙龍)中,西方藝術家們分享了他們眼中的東方文化。
每經記者 祝裕 每經實習編輯 成錦鴻
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中國時尚越來越和國際接軌,中國傳統民族文化的魅力也讓許多西方藝術家癡迷。
時尚東移,當東方“遇見”西方,兩種文化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族品牌該如何發展才能延續傳統?化的價值,同時具有國際市場競爭力。
日前,在上海舉辦的FASHION TALK(時尚沙龍)中,西方藝術家們分享了他們眼中的東方文化。
(應鶯(中)與藝術家們交談 圖片來源:主辦方供圖)
世界上的各種文化都能集中地體現在特定的時尚上,時尚的傳播會促進各種文化之間的相互交流和融合。
來自法國的Christophe Lemaître是Dior前任高級珠寶設計師,二十五年的時尚從業經歷如今讓他已經成為珠寶界不容忽視的重要人物。
Christophe與中國也有著不解之緣,在2018年初的中國之行,他專門去蘇州欣賞了當地的工藝:如刺繡、核雕、木雕等,這令他十分震撼。“中國的蘇繡手工藝是完全可以打入世界的。”他如實夸贊道。
當談及“如果以中國為主題設計作品,第一個想到的是什么?” Christophe回答道:“龍和荷花”。
而第一代受邀歸國華僑,Alexander Wang品牌聯合創始人應鶯則告訴記者,她的品牌就是在“中西文化”融合的背景下成立的。
應鶯說,建立和發展一個成功的民族文化時尚品牌,一定是建立在時代背景之下,順應大環境的產物。當基調鎖定之后,這種定位就變成了這個品牌的DNA,無論是設計、客戶畫像還是品牌文化的輸出,都能夠清晰地鎖定這個DNA。
全世界有接近6億的千禧一代,其中有3.65億在中國,他們熱愛和擁抱全球文化,是世界時尚消費業的主力軍。
而千禧一代人群擁有獨立自我、個性張揚的特征,并且嘻哈文化、街頭文化等更多的文化已經慢慢爆發。中國民族品牌是否可以獲取主力消費人群的關注,怎樣才能獲取關注?
應鶯對此向聽眾舉個例子,最近很火的一個IP——故宮。
應鶯說,這就是一個很好地將民族美學年輕化、國際化的例子。其實我們不難看出這個IP本身的產生就是為了讓民族美學和文化年輕化、國際化,但它的做法并不是試圖“改變”傳統文化,沒有被所謂的“嘻哈文化”、“街頭文化”牽著鼻子走,而是將原汁原味的中國歷史的、民族的美學進行提煉,用年輕的理解和呈現方式,更加生活化地去服務于年輕一代人的需求。
在時尚東移的大環境下,中國五千年的文化已然成為藝術家和擁有才華的年青一代人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貴財富和資源。
如何從民族文化本身出發,利用民族品牌的市場影響力,對民族文化進行開發與重塑。
應鶯說,從用戶的需求出發,“生活化”和“商品化”就是可持續性發展的根基。讓民族美學覆蓋到生活的真實需求中,同時打造一些大的IP,從生活需求、文化需求兩方面著手。同時還要發展宣傳教育,更重要的是提供機會給年輕的設計師,讓他們在這個時代發光,這才是對民族文化傳播最大的投資。
Christophe則認為,把中國古老的文化元素和歐洲的經典元素結合在一起,讓民族文化成為時尚生活的重要元素,為生活家們、設計師們提供源源不斷的靈感。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