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7-08 12:03:17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復旦張江成立于1996年,2002年公司登陸港交所創業板,2013年轉戰主板,在港上市已17年。
每經記者 張瀟尹 每經實習編輯 湯輝
公司全稱:上海復旦張江生物醫藥股份有限公司
實控人:無
控股股東:無
主營:主要從事生物醫藥的創新研究開發、生產制造和市場營銷
所屬行業:醫藥制造業
發行股份數量:1.2億股
募集資金投向:懸海姆泊芬美國注冊項目(募集資金投資額2.3元)、生物醫藥創新研發持續發展項目(募集資金投資額2.4億元)、收購泰州復旦張江少數股權項目(募集資金投資額1.8億元)
近三年研發投入:1.1億元、1.16億元和1.6億元
研發投入占比:17.51%、22.69%和15.59%
風險提示:新藥研發風險、新藥上市風險等技術風險;產品種類相對單一風險、市場競爭風險等經營風險;核心技術失密風險、核心技術人員依賴風險等內控風險;財務風險;法律風險等
問詢關注點:6月11日,復旦張江科創板受理狀態顯示為“已問詢”。截至發稿,公司暫未回復問詢。
數據來源:招股書(申報稿)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復旦張江成立于1996年,2002年公司登陸港交所創業板,2013年轉戰主板。公司的主營三個拳頭產品主要覆蓋皮膚性病治療和抗腫瘤治療領域,包括基于光動力技術平臺的鹽酸氨酮戊酸外用散(商品名:艾拉)和注射用海姆泊芬(商品名:復美達),以及基于納米技術平臺的抗腫瘤藥物長循環鹽酸多柔比星脂質體注射液(商品名:里葆多)。
公司是一家研發驅動型企業,自成立以來便專注于藥物的創新研究開發,主要產品均為自主研發所得。在多年的經營實踐中,公司逐漸形成了成熟的科技研發創新體系、生產制造體系、市場營銷體系和管理體系。
發展規劃方面,公司堅持以探索臨床治療的缺失和不足,并提供更有效的治療方案和藥物為核心定位,以研發創新為驅動,緊密結合市場發展方向,通過持續的技術創新,堅持基于光動力技術、納米技術、基因工程技術和口服固體制劑技術平臺的藥物開發方向,堅持創新性藥物研究以及強化藥物產業化發展兩頭并重。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在招股書中特別提示了無實際控制人的風險。招股書表示,在本次發行完成后,公司現有股東的持股比例預計將進一步稀釋。此外,本次發行后,公司仍無任何單一股東所持股份比例超過公司總股本的30%,無法對公司決策產生決定性影響。公司不排除未來因無實際控制人導致公司治理格局不穩定或決策效率降低而貽誤業務發展機遇,進而造成公司生產經營和經營業績波動的風險。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