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7-07 22:48:47
按照《稅務行政處罰事項告知書》,西部創業子公司大古物流可能補繳的稅金及罰款合計約為1.03億元(不含滯納金)。
每經記者 胥帥 每經編輯 宋思艱
銀廣夏造假事件是A股資本市場歷史的一件大事。往事已矣,過去的銀廣夏已變為西部創業(000557,SZ),然而子公司因虛開近四千份發票,再次進入公眾視角。
7月5日,西部創業公告稱,公司全資子公司寧夏大古物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古物流)收到國家稅務總局寧夏回族自治區稅務局稽查局《稅務行政處罰事項告知書》(寧稅稽罰告﹝2019﹞33034號)。告知書顯示,大古物流虛開近四千份發票,涉及金額數億元。大古物流與上下游企業形成了資金空轉,大量資金形成閉環回流。如果稅務行政部門認定大古物流涉稅事項成立,處理結果導致大古物流資不抵債或支付不能時,可能導致大古物流破產清算。
曾經的銀廣夏,現在的西部創業(000557,SZ),即便換了“馬甲”,但還是攤上了大事。
西部創業披露稱,公司全資子公司寧夏大古物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古物流)收到國家稅務總局寧夏回族自治區稅務局稽查局《稅務行政處罰事項告知書》(寧稅稽罰告﹝2019﹞33034號)。
告知書顯示,大古物流竟然虛開了近四千份發票,涉及金額數億元。這事要說到2016年。2016年6月,大古物流經人介紹認識朱亞賓、王保玉、王彪三人,并由此三人充當中間人進行煤炭貿易。上游銷貨方及下游購貨方以委托授權書形式委托朱亞賓、王保玉與大古物流開展煤炭貿易及貨款結算。
2016年7~12月期間,大古物流通過朱亞賓、王保玉、王彪三人共取得北京嘉世輝煌商貿有限公司、北京美隆康元商貿有限公司、北京京升泰洋商貿有限公司、北京寶顯隆豐商貿有限公司等38家企業開具的品名為“煤”的3818份增值稅專用發票,金額3.78億元,申報抵扣增值稅進項稅額6.43億元。
2016年7~12月期間,大古物流向北京世紀漢徽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大連長源煤炭有限公司等20家下游企業開具了品名為“煤”的增值稅專用發票219份,金額3.81億元,銷項稅額6477萬元。
大古物流與上下游58家企業的資金結算方式分為銀行承兌匯票和銀行電匯兩種。大古物流與35家上游企業、19家下游企業共背書162份銀行承兌匯票。經相關銀行證實,其中73份銀行承兌匯票未簽發、73份銀行承兌匯票無上下游購銷企業及大古物流背書記錄,涉及金額3.02億元。
經查,銀行電匯結算方式中,戶名為王春光的賬戶先將資金匯款給下游企業或其法定代表人個人賬戶,下游企業再將資金打入大古物流賬戶,大古物流以貨款名義將款項匯給上游企業,上游企業收到資金后將款項集中打入北京京升泰洋貿易公司后,再匯款至王春光個人賬戶。大古物流向20家上游企業支付的1.21億元中有8943.5萬元形成資金閉環回流,向14家下游企業收到的1.3億元中有9270萬元形成資金閉環回流。
上海新古律師事務所王懷濤律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簡單來說,就是大古物流對上游公司付款,上游公司開票,大古物流對下游收款,并對下游公司開票。大古物流在中間,由此形成了兩個閉環。也就是說,這些資金在圍繞大古物流的產業鏈中空轉。
經檢查核實,在上述業務中大古物流不實際掌控煤炭的采購、銷售及貨物交割,不能提供煤炭購銷業務真實發生的運輸記錄及相關證據資料,支付的貨款最終回流到王春光個人賬戶。
如今,西部創業子公司涉嫌虛開增值稅發票一事終于有了新的結果。因為早在2017年,大古物流就提示了稅務風險,稱大古物流涉嫌收受業務單位虛開的增值稅發票。
子公司攤上事,西部創業必然“臉上無光”。更尷尬的是,當時西部創業剛更名一周年,與“銀廣夏”劃清界限。2016年5月,當時的“銀廣夏”更名為西部創業,表示目的是為適應多元化發展戰略,突出地域特點。“銀廣夏”造假事件是西部創業不堪回首的往事,“不可能的產量、不可能的價格、不可能的產品”的三不可能,揭開了銀廣夏虛構財務報表的一面。
“因為這是行政處罰告知書,目前還不能完全認定,尚在聽證階段。”王懷濤對記者表示,虛開發票的后果十分嚴重,不僅面臨罰款,還可能構成刑事犯罪,“認定的責任人一般就是參與人。”
根據《稅務行政處罰事項告知書》,如果稅務部門認定大古物流涉稅事項成立并做出處罰決定,大古物流需將已抵扣的進項稅額轉出。因大古物流為公司納入合并報表范圍的全資子公司,該事項的會計處理將對大古物流和公司2019年度的凈利潤產生不利影響,如果涉及舞弊情形的,將對以前年度財務報表進行追溯調整。大古物流可能補繳的稅金及罰款合計約為1.03億元(不含滯納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大古物流2018年末的資產總計為3172.16萬元,負債合計為1795.28萬元,凈資產為1376.88萬元。如果稅務行政部門認定大古物流涉稅事項成立,處理結果導致大古物流資不抵債或支付不能時,可能導致大古物流破產清算。
大古物流對西部創業的收入貢獻度不低,特別是2018年。當年,大古物流實現營業收入1.2億元,占合并報表的比重為15.76%。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