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7-17 22:27:54
Wind數據顯示,截至7月17日,有近110家基金公司的超1550只產品成功打新。與此同時,隨著這近1600只打中科創板新股的基金披露二季報,其最新規模和倉位也浮出水面,部分基金經理在季報中進一步提及科創板投向。
每經記者 聶虹 每經編輯 葉峰
隨著科創板開板時間的臨近,即將上市的科創板上市公司打新情況也備受關注。Wind數據顯示,截至7月17日,有近110家基金公司的超1550只產品成功打新。《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科創主題基金的科創板打新表現整體表現一般,部分A股基金相比之下有更高的科創打新參與戰績。與此同時,隨著這近1600只打中科創板新股的基金披露二季報,其最新規模和倉位也浮出水面,部分基金經理在季報中進一步提及科創板投向。
108家公司1550只產品共獲配129.17億元
Wind數據顯示,截至7月17日,包括取得了公募資格的券商資管在內的108家基金公司獲配科創板網下打新,合計涉及1550只產品獲配約129.17億元。其中,有270只產品獲配20只個股及以上,單只獲配超千萬元的產品也有426只。
按照獲配金額計算,泰康新機遇、泰康弘實3個月定開、融通互聯網傳媒、融通新藍籌、融通行業景氣、融通動力先鋒、融通醫療保健行業A、國富彈性市值、融通通鑫獲配金額均超過1900萬元。數據顯示,在獲配金額超1850萬元的52只基金二季度末規模幾乎全部在10億元以上。其中規模相對較小的5只基金是鵬華弘利A、融通新能源、新華行業輪換配置A、融通新機遇和新華優選分紅,二季度末基金規模分別為9.02億元、10.85億元、10.91億元、11.09億元和11.58億元。
而從打中的概率來看,國聯安是唯一實現全壘打的基金公司,旗下國聯安鑫隆A和國聯安小盤精選2只基金獲配全部25只科創板新股。此外,打中24家和23家的公募基金數量分別為31只和43只。
科創主題基金打新戰績平平
雖然并沒有科創板標的投資限制,但科創主題基金常常被投資者將其和科創板關聯在一起。那么在如火如荼的科創打新熱潮中,科創主題基金究竟表現如何呢?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觀察WIND提供的數據發現,已經成立的18只科創主題基金并非全部參與了打新。數據顯示,獲配了科創新股的科創主題基金僅有10只,另外,第一批成立的南方科技創新和易方科技創新,及第三批的6只科創主題三年封閉運作基金均未獲批任何一只科創新股。而從獲配數據來看,已獲配的10只科創主題基金打新表現也并沒有顯著優于其他A股基金。
Wind數據顯示,在現已打中科創新股的10只基金中,表現最好的是鵬華科創主題3年封閉運作,獲配新股個數達22個,獲配金額達1651.63萬元,這也是唯一一只獲配金額超過千萬的科創主題基金,但仍未上榜獲配前50榜單。此外,萬家科創主題3年A、工銀科技創新3年、富國科技創新、富國科創主題3年、廣發科創主題3年封閉運作和華安科創主題3年獲配的數量均超過10只,獲配金額超500萬元。剩下的嘉實科技創新、華夏科技創新A和匯添富科技創新A則僅有個位數的新股收獲。相比于單只十億元的規模,這樣的打新戰績比重極小。總的而言,在科創板網下申購環節里,科創主題基金并沒有表現出明顯強于其他A股的情況。
對于科創主題基金打新戰況平平,有基金業內人士表示,這并不奇怪。在他看來,除了科創主題三年封閉可以參加戰略配售的這一優勢,科創主題基金和其他A股基金并沒有什么不同,甚至有的基金成立時間短建倉慢還無法參與打新。而基金能不能打中新股看的不是申購基金的名字,而是看新股研究和報價的情況,他表示,每個人觀點不同,可能不是所有標的都值得打,也可能是對價格預期不同。“之前預計科創板的估值應該比較低,但實際上還是要比市場之前預期的高一些的。”
雖然網下申購情況一般,但科創主題基金的戰略配售優勢依然有目共睹。公開信息顯示,截至7月17日,當前僅有博時科創主題3年封閉和華夏3年封閉運作戰略配售兩只基金出現在科創板上市公司的戰略配售名單之中。從中國通號的戰略配售獲配結果看,兩只產品最終獲配6925.81萬元,獲配數量均為1183.9萬股,限售期限為12個月。
基金規模從千萬到百億不等
誰都想嘗嘗科創板的頭啖湯,對于普羅大眾而言,公募基金絕對是最優的一種選擇。由于所有可投資A股的基金都可以投資科創板,因此過千只公募基金打中科創板新股也就在意料之中了。但是不少業內人士坦言,科創新股量級不算大,對于規模過大的基金,打新的收益將被攤薄,反之中小盤基金將更受益。那么,當前打中科創板新股的基金規模如何呢?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截至6月30日,打新科創板的基金規模差別較大,規模最小的僅有千萬,而最大的則高達上百億元。值得注意的是在已披露二季報的百億級科創板獲配基金中,除景順長城新興成長外,其余為戰略配售基金或被動指數基金。其中以華夏上證50ETF、南方中證500ETF和華泰柏瑞滬深300ETF為代表,三只產品分別打中18只、15只和13只,當前規模均超過360億元。對于這些百億級的基金產品,即便25只全部打中,所獲的打新收益可能都并不明顯。
此外,Wind數據顯示,在已披露二季報的科創板獲配基金中,季末規模在10億級的有200余只,5-10億元的有144只,3-5億元的有132只,1-3億元的有182只,而1億元以下的有6只。其中當前規模最小的一只獲配基金同樣隸屬華夏——華夏上證醫藥衛生ETF,截至二季度末,基金僅有4737.97萬份,資產凈值為7855.03萬元。就其打新成果而言,共獲配新股15只,獲配金額達125.92萬元。而億級以下獲配金額最多的當屬天治低碳經濟,截至二季度末,基金規模為9771.10萬元,共打新13只科創板新股,獲配金額為398.23萬元。
規模大可能會沒有明顯的打新收益,但這并不意味著規模就越小越好。有業內人士表示,打新持有市值門檻是6000萬,這意味著打新基金規模有要求,規模小風險暴露就大。科創板和主板不同,無風險打新的固有思維可能會被顛覆。如果漲得好,小規模基金收益很大,但如果跌幅劇烈,基金可能會出現的虧損也會變大。此外,對于是借道小盤基金打新,還是通過科創板戰略配售基金或科創主題基金參與投資,兩者的投資理念較為不同,前者以短期獲利了結為主,后者在于長期持有以獲得收益。他表示,選擇規模高低最終還是取決于投資者的理念和偏好。
主題五花八門 平均倉位70%以上
不像名稱中明確表示了投向的科創主題基金,參與科創板打新的基金種類繁多,除股票型、被動/增強指數型、偏股/偏債/平衡混合型、靈活配置型這種大家較為熟知的分類外,還有一些另類投資產品,例如股票多空型的量化對沖和絕對收益策略產品,及鵬華前海這類REITs產品。
除了類型和投資方法目標的差異,這些基金有的還有明確的行業和主題區別,比如醫療、軍工、銀行、消費、互聯網等等,因此除了基金規模和獲配金額外,基金本身的主題和投資方式也值得投資者注意。畢竟,科創板打新或許能帶來一定收益,但當前對大部分基金而言,影響最大的還是常規的投資理念、倉位要求、策略方法和行業主題。
記者注意到,截至二季度末,科創板獲配基金的倉位情況也各不相同,有的如ETF將股票配到99.98%,有的則還是0倉位。例如現獲配15只科創板新股的華夏養老2045三年A,該基金于今年4月成立,其基金經理人表示,基金處于建倉初期,在綜合考慮國內外諸多不確定性因素的情況下,對權益類資產的投資較為保守,主要持倉以貨幣類和固定收益類資產為主,因此其季末倉位為0。但整體而言,當前已披露季報的科創板獲配基金的二季度末平均倉位為73.43%。
而在二季報基金投資策略和運作分析中,不少管理人也提及了科創板甚至表示將以類個股為重點配置方向。如獲配23只科創新股的交銀主題優選認為,伴隨科創板的上市和國內重大資產重組審批的放松,更多優質資產將登錄資本市場,上市企業的分化會進一步加大,擁有較好現金流以及商業壁壘的企業,與外部不利因素相關性低的行業仍將得到市場更多的青睞,基金仍將考慮加大此類個股配置。
獲配22只科創新股的嘉實企業變革表示,隨著貿易摩擦和科技摩擦的階段性緩解、國內潛在的對沖政策出臺、科創板正式開市,市場有望企穩且有結構性機會。將從科技創新和消費升級兩大主線,尋找景氣和業績有望超預期的細分領域和優質成長標的。
成立一年多的鵬揚景升在打新中也獲配23股,其在二季報中表示,傳統的地產+基建+杠桿模式將不再是主要增長模式,讓位于科技、制造、消費、服務業的轉型升級,科創板推出即順應這一大勢。并表示,會積極關注科創板的一二級投資機會。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