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輪播

每經網首頁 > 輪播 > 正文

13家汽車相關公司登陸科創板,三個“老板”是百億富翁!造車新勢力集體沉默

每日經濟新聞 2019-07-24 11:02:28

每經記者 裴健如    每經編輯 張北    

Upload_1563937347152.thumb_head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隨著25家首批科創板公司在上交所鳴鑼上市,125個億萬富翁也同時誕生。在首批登陸科創板的公司名單中有13家與汽車產業有關。

它們分別是:天淮科技(688003,SH)、容百科技(688005,SH)、杭可科技(688006,SH)、嘉元科技(688388,SH)、安集科技(688019,SH)、西部超導(688122,SH)、方邦股份(688020,SH)、鉑力特(688333,SH)、虹軟科技(688088,SH)、睿創微納(688002,SH)、樂鑫科技(688018,SH)、瀚川智能(688022,SH )和華興源創(688001,SH)。

其中,有三家公司的實際控股人身價過百億,而“億萬富翁”名單的大半壁江山也被這13家企業攻下。以7月22日當日的收盤價計算,所有“億萬富豪”中共有三位實際控制人身家過百億,他們都來自這13家與汽車相關的企業。比如,華興源創實際控制人陳文源所持市值已達207億元,市值高達175億元的杭可科技CEO曹驥緊追其后,第三位百億富翁則是虹軟科技的實際控制人鄧輝。

截止7月22日收盤,這13家登陸科創板公司的股價都上漲85%以上,其中有7家公司股價漲幅超過了100%,而從事汽車用微電子材料研發的安集科技,收漲甚至超過400%。

三類企業成幸運兒

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生物醫藥等領域一直被視為是科創板的熱點,而能源材料及節能環保恰是當下汽車行業的關鍵詞,高端設備和新一代芯片技術更是為汽車智能化發展提供了技術支持。

上交所副總經理闕波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首批科創板上市企業的科技研發投入占比和科技人員的數量占比都比較高,科創屬性較明顯。這13家與汽車相關的企業也不例外,它們可以大致分為以下三類:

第一類是電池和能源及其相關產業的公司,包括容百科技、杭可科技和嘉元科技三家企業。

其中,容百科技主要從事鋰電池正極材料及其前驅體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杭可科技是鋰電池化成設備、可靠性實驗設備、電源的專業研發生產型企業;嘉元科技專注于高性能電解銅箔的研究、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為超薄鋰電銅箔和極薄鋰電銅箔,用于鋰離子電池的負極集流體。

值得一提的是,這三家企業中的嘉元科技,實現科創板上市的華麗轉身只用了98天。資料顯示,嘉元科技與寧德時代、寧德新能源、比亞迪、孚能科技等企業有穩定合作關系。今年上半年,嘉元科技實現歸屬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為1.81億元,同比增長257.06%。

第二類是包括虹軟科技、睿創微納及樂鑫科技等專注于電子芯片領域,同時為汽車智能化與網聯化提供技術服務的企業。

有趣的是,為智能汽車、自動駕駛、車聯網等智能設備提供一站式視覺人工智能服務的虹軟科技,主要客戶多為全球知名手機廠商,但近年來一直嘗試將視覺人工智能技術運用于智能汽車等智能產品。據悉,此次登陸科創板,虹軟科技擬募集資金11.32億元,用于建設“智能手機AI視覺解決方案能力提升項目”、“IoT領域AI視覺解決方案產業化項目”等四個項目。

不同于前兩類,第三類是汽車及零部件制造檢測儀器企業。比方說,主營業務為人工智能技術的天淮科技目前主要客戶群體覆蓋消費電子行業、汽車制造業、半導體行業等領域,其主要產品包括工業視覺裝備、智能檢測裝備、智能制造系統、無人物流車等。瀚川智能的主要從事領域則是智能制造裝備系統的研發、設計、生產和銷售,主要應用領域為汽車電子、醫療健康及新能源電池。

集體落選的造車新勢力

在首批登陸科創板的公司中,并未出現造車新勢力的身影。據悉,自今年6月科創板正式開板受理上市申請以來,眾多新能源汽車企業都躍躍欲試,力圖登板。

目前,包括博郡汽車、小鵬汽車、奇點汽車等企業均有意登陸科創板。在業內看來,造車新勢力不忍放棄科創板的主要動機是為了融資。

相對而言,科創板的融資進度較快。從提交招股書開始,美股審核通常需要6個月,港股為8個月,在A股進程慢的企業甚至有3-4年,而科創板審核時間不超過3個月。如果能夠順利登陸科創板,造車新勢力不僅能為自己爭取到更多時間和發展空間,資金也能夠得到補充。

   雖然科創板對企業盈利沒有明確要求,但并不意味著持續虧損的造車新勢力能輕松登陸科創板。除了五項市值和財務標準外,在科創板首輪問訊中,申請企業平均還要回答近50個問題,涉及未來規劃、企業制度、現金流狀況等多個方面。

“科創板支持有真正技術實力和資金實力的企業,處于虧損狀態的造車新勢力能夠在前幾批成功登陸科創板的可能性不大,反而有著硬科技實力的汽車上下游相關企業,比如鋰電池企業,登陸科創板的成功概率更大。”汽車證券分析師曹鶴曾向記者分析稱。

不過,來日方長,科創板的鑼鼓剛剛敲響,造車新勢力未來并非沒有機會。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科創板 造車新勢力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