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7-24 12:40:23
今年以來,中信建投研究發展部已經從其他券商引進了包括首席經濟學家張岸元、首席傳媒分析師楊艾莉在內的多位首席。據了解,最近原方正證券研究所副所長、機械行業首席從方正證券離職加盟了中信建投。今年下半年,中信建投研究發展部或還有其他引援計劃。
每經記者 王海慜 每經編輯 何劍嶺
圖片來源:攝圖網
近年來券商賣方研究行業承擔了較大的內外部壓力。就在今年7月上旬,中信建投研究發展部負責人曾通過公眾號發布了《券商研究體系供給側改革勢在必行》的文章,文章中指出,券商賣方研究轉型成功的前提是“去產能”。
不過在實際操作中,中信建投研究發展部今年的外部引援動作卻顯得較為頻繁。今年以來,中信建投研究發展部已經從其他券商引進了包括首席經濟學家張岸元、首席傳媒分析師楊艾莉在內的多位首席。據了解,最近原方正證券研究所副所長、機械行業首席從方正證券離職加盟了中信建投。今年下半年,中信建投研究發展部或還有其他引援計劃。
近年來券商賣方研究行業承擔了較大的壓力,有的壓力來自外部的市場,有的壓力則來自行業、公司內部,關于賣方研究行業面臨“去產能”以及新財富分析師投身實業的言論和消息也是層出不窮。
就在今年7月上旬,中信建投研究發展部行政負責人武超則曾通過公眾號發布了“券商研究體系供給側改革勢在必行”的相關言論。
這篇由武超則、張岸元署名的文章《券商研究體系供給側改革勢在必行》中指出,無論方向如何,券商賣方研究轉型成功的前提都是“去產能”。
文章表示;“現有市場規模以及或將到來的傭金制度變革,意味著買方不需要如此龐大的外部研究隊伍提供服務,公司也養不起如此龐大的研究團隊。券商研究需要經歷痛苦的去產能過程,包括:減少開展賣方服務的研究所數量,控制人員規模,壓縮各類低閱讀率報告,減少社交性質的會議調研考察等。”
雖然在最近發布的觀點中坦言要“去產能”,但在實際操作中,中信建投研究發展部今年的外部引援動作卻顯得較為頻繁。
據知情人士向記者透露,最近原方正證券研究所副所長、機械行業首席呂娟已從方正證券離職,轉而加盟了中信建投。公開信息顯示,呂娟從事賣方分析師工作已有十余年之久,之前曾在國泰君安、方正證券任職,近年來也是新財富評選機械行業前三名的常客。而這一消息,今日記者也從中信建投某內部人士得到了證實。
據了解,呂娟未來在中信建投除了繼續從事機械行業研究外,還要兼任建材行業的首席分析師。
記者注意到,除了最新引進的呂娟外,今年來,中信建投研究發展部還從東興證券引進了首席經紀學家張岸元,從廣發證券引進了傳媒行業首席楊艾莉。
某券商賣方分析師告訴記者,前些年中信建投研究發展部的人才流失壓力比較大,多位行業首席離職去了其他券商,所以也有補充實力的需求。
接下來,中信建投研究發展部的“引援”動作可能還會持續。據中信建投內部人士透露,近期的總結會上,公司研究發展部負責人表示,今年總共要新引進8位首席。現在張岸元、楊艾莉、呂娟已經來公司了,剩下5位究竟是誰,還要看下半年的動作。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今年來A股行情整體要好于去年,科創板的推出也對研究服務的需求有所增加,不過記者采訪多位賣方分析師發現,目前業內“過冬”的心態仍然比較濃重。
上述券商賣方分析師認為,現在行情不好也是賣方行業去產能的時期,“目前幾乎各種大大小小的券商都有賣方研究所,未來賣方行業的趨勢可能會是不斷淘汰沒有競爭力的機構,最終只會剩下十幾家券商賣方研究機構。”此外,他還表示,未來仍然能留在行業的賣方分析師不會比以前更輕松,擔子只會更重。
今日中信建投發展部在其公眾號發布的文章顯示,未來中信建投分析師的服務對象將從公募、保險、私募擴展到公司內部、銀行、產業資本以及制造業實體等,同時在原先對外服務的基礎上,要加強對內服務。
雖然目前賣方研究業內不乏轉型的“新思路”,但要真正實現轉型還面臨不少挑戰。據某券商賣方研究行業人士介紹,現在有的券商研究所已經開始布局銀行理財子公司等新業務,銀行理財子公司對賣方研究所銀行組、固收組的需求是有的,但現在的主要問題是沒有明確的收費模式,還在摸索之中。
而至于對內服務,上述《券商研究體系供給側改革勢在必行》文章中指出,券商賣方研究要轉向對內服務面臨著不少結構性困難,包括所需核心競爭力不同、產品銷售模式不同、覆蓋時間維度不同、結論慣常方向不同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