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7-30 17:05:57
每經記者 沈三 每經編輯 師安鵬
▲ 圖片來源:陜西省測繪局官網
上半年陜西GDP增長5.4%,創下了多年來的最低紀錄。
從去年全年8.3%的增速,到如今低于全國0.9個百分點,在全國省市中位列尾部陣營,一片驚訝聲中,人們最關心的依舊是:下半年,陜西經濟會好嗎?
欲探尋陜西經濟的未來,需明了上半年低速增長的原因。
國際大環境自是因素之一。早在年初對本年度經濟發展預期中,省統計局就指出:“我省在全球產業鏈中處于低端……不利因素將在2019年逐步顯現”。
但受中美貿易摩擦影響的不只陜西一省。
因此經濟增速排位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還需從陜西自身尋找原因。
陜西經濟問題,首先在結構。
一般而言,國民經濟中消費占比越高,經濟受市場波動影響相對越小。
從2011年,我國經濟逐漸轉為以消費驅動為主。而陜西,2018年二產比重仍超過三產,接近50%,經濟仍以投資驅動為主。
自2016年起,陜西工業投資已經連續三年低位運行,持續高速增長的潛力已然有限。
作為工業中的支柱,能源經濟在去年創下歷史高峰后,今年又“猝不及防”遭遇了意外事件。
1月12日,榆林發生礦難,造成21人遇難。隨后,全省諸多煤礦停產進行安全整頓,其影響隨后逐漸顯現。
▲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今年上半年,榆林原煤產量同比下降了11.5%,半年GDP增速僅3.0%;延安雖然上半年經濟增速可觀,但原煤產量同樣下降了下降5.3%。
受影響的還有寶雞,上半年全市能源工業增加值下降7.7%,其中煤炭開采和選洗行業下降了12.4%。
陜西對能源產業的依賴,讓這只“黑天鵝”被放大。
然而,過去三年,這一依賴趨勢還在加重。2018年,陜西能源工業增加值增長10.4%,占全省規上工業比重達到了48.2%。
“從長遠看,促進工業經濟平穩、高質量運行,仍需在調優結構上久久為功”。
這是陜西省統計局對一季度經濟進行解讀時的一句話。
確實如此!
秦嶺,是能源降速之外,對陜西今年上半年經濟,產生深遠影響的另一個因素。
自去年秦嶺警鐘敲響之后,陜西各領域環保整治力度空前,同時展開的還有土地等自然資源巡查。
上半年,多個地市統計局在經濟分析報告中,均提到了上述因素對經濟的影響。
以漢中為例,專項整治以來,不符合要求的采礦、建材、化工等行業企業相繼停產、減產。
其中,受漢中鋅業公司、漢中鋅業特材公司環保技改影響,有色工業上半年產值下降了24.6%。
而咸陽,上半年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持續負增長,較去年同期回落達10.7個百分點。
▲ 秦嶺的問題不止在環保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任鋼 攝
相關報告中提到,在1-4月,“隨著國家環保督查對汾渭平原及長三角地區的日趨嚴格,加之西安市對秦嶺山脈的綜合治理行動影響,占全市建材工業38.5%的石膏、水泥制品及類似制品制造行業增加值同比下降36.8%”。
類似提法,同樣出現在了寶雞、商洛等地市的經濟分析中。
市場下行壓力,各項整治力度空前,造成部分工廠停產的同時,一些在建項目也因合規性停工。
生產、投資均因此受到影響,被波及的還有部分區域的投資信心。畢竟,不確定性的增加,很容易讓商人躊躇不前。
事實上,秦嶺整治的影響絕非僅在經濟領域。
自去年下半年來,一方面政府投入大量精力在環保治理方面;一方面“秦嶺余震”不斷,一連串官員落馬。
耗費精力的同時,多部門人事變動對區域發展效率的影響,已不需細細言說。
在經濟高質量發展方面,陜西需要補課;在吏治方面,陜西也在補課。
能源下行,環保趨嚴。
整個上半年,常年位列陜西地市GDP排行榜2、3、4位的榆林、咸陽、寶雞三地,經濟增速均未超過3%。
因而,隨著西安經濟相較一季度增速的下降,陜西低速增長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
那么下半年,陜西經濟還會好嗎?
陜西省社科院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吳剛認為:就相關數據來看,陜西經濟利好消息依舊很多。
首先,相較一季度,陜西工業增加值開始提速。復產煤礦也越來越多,能源行業在下半年當有更好的表現。
其次,據吳剛介紹,下半年,一批重大項目也即將開工,投資帶來的經濟增長動力會有所恢復。
▲圖片來源:安康發布官微
此外,據省市場監管局消息,今年上半年,陜西省新登記市場主體達73.87萬戶,同比增長99.09%。
他認為,這說明市場依舊充滿活力,大家依舊看好陜西經濟的未來。
影響陜西上半年經濟的另一因素——環保整治將會常態化。經濟發展門檻的提高必然會出現一個陣痛過程,對于亟需補課的陜西,在所難免。
不過,更綠色、更健康的經濟,也才是我們更值得期待的發展方向。
而隨著整治工作的推進,一批企業復工的同時,也會讓環保等因素從市場變量成為常量——一些躊躇資金或會重新邁開腳步。
此外,戰略性新興產業在上半年依舊表現出色——以西安高新區為例,上半年經濟增速達到12%。
不過全省經濟依賴能源過重,戰略性新興產業占比不高的問題短期內并無法改變。
從這個角度說,陜西下半年經濟發展固然值得關注,但更重要是,能否以系統化方略,堅定不移的推進經濟向高質量、高附加值方向轉型,才是陜西經濟更值得期待的未來。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