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8-01 20:18:23
8月1日,中科院官網對外正式公布了2019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初步候選人名單,181名候選人出現在了名單之中,將經過進一步的篩選,最終產生71名院士。
每經記者 李可愚 每經編輯 陳旭
作為我國設立的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榮譽,“中國科學院院士”一直被舉國上下所仰望。數據顯示,目前全國共有近一億科技工作者,但截至今年7月,中國科學院僅有777名院士,院士這一頭銜的“含金量”可見一斑。
今年1月,隨著《中國科學院關于推薦中國科學院院士候選人的通知》對外發布,每兩年一次的院士增選工作正式啟動。
8月1日,在緊鑼密鼓的準備工作初步完成后,中科院院士增選進行到關鍵一步:中科院官網對外正式公開了《關于公布2019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初步候選人名單的公告》,181名初步候選人出現在了這份名單中。
圖片來源:新華社
在一般人的腦海中,院士的形象似乎總能和“白發斑斑的老科學家”“年逾古稀的科技大師”這樣的刻板印象聯系起來。不過,與一般人想象略有不同的是,從此次中科院公布的名單看,納入今年院士增選的初步候選人顯現出年輕化的特征。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對名單進行梳理后發現,在初步候選人中,有135人的年齡分布在50~59歲之間,占全體候選人之比高達74.6%。其中,年齡為56歲的初步候選人數量最多,高達29人;年齡為54歲的初步候選人,則以23人的數量居次席。
科研“中生代”在名單中占據著“C”位,年齡低于50歲的科研“新生力量”的“存在感”也不弱。數據顯示,名單中有16名初步候選人的年齡低于50歲(不含50歲)。其中,來自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的孫斌勇以42歲的年齡,成為此次院士增選中年齡最小的候選人。
42歲,對于普通人來說或許正處于人生的瓶頸期,孫斌勇卻能在這個年齡段有機會敲開“院士殿堂”的大門,他究竟有多強?
資料顯示,孫斌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數學領域,在今年1月8日召開的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他完成的“典型群表示論”項目位列38項國家自然科學獎之中,最終被評為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當然,從歷史數據來看,孫斌勇還不是最年輕的中科院院士候選人。2017年,被譽為“清華女神”的科學家顏寧就以39歲的年齡,成為當年最年輕的候選人。此前,她曾在不到30歲時就受聘成為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最年輕的教授和博士生導師。
中科院院士增選部分初步候選人名單
而在當選院士方面,2003年,中科院金屬研究所研究員、37歲的盧柯成為改革開放以后當選的最年輕中科院院士。資料顯示,自2018年10月起,盧柯已出任遼寧省人民政府副省長。
新一年的院士增選,哪個高校或研究所出的院士候選人多?這是不少科研工作者茶余飯后熱衷于討論的問題。
從此次公布的初步候選人名單看,中國科學院系統下屬各研究所成為此次院士增選的“最大贏家”。統計數據顯示,在181名初步候選人中,有45人出自中科院各研究所,占到總數的近四分之一。
在中科院下屬研究所工作的候選人之所以能在院士增選中占據如此大的比重,關鍵在于中科院系統本身規模龐大,研究領域眾多。官網數據顯示,中科院全院共擁有12個分院、100多家科研院所、130多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和工程中心,承擔著20余項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的建設與運行,有正式職工7.1萬余人,在學研究生6.4萬余人。
而在各大高校院士增選候選人“比拼”方面,從2019年的名單來看,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打成平手”,各以10名候選人的數量并列第一;復旦大學、浙江大學分別貢獻了6名院士候選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則以5名候選人的數量位列其后。
除了高校、科研院所外,國企和軍隊系統也貢獻了大量院士候選人。2019年名單顯示,工作單位名稱中帶有“解放軍”的候選人共有10名;來自國企的候選人也有7名。
能夠成為181人名單中的一員,對于這些院士候選人來說殊為不易。不過,進入名單并不意味著“高枕無憂”,對于候選人的挑戰才剛剛開始。
記者注意到,今年1月1日發布的《中國科學院關于推薦中國科學院院士候選人的通知》明確:“2019年院士增選總名額為71名”。也就是說,在此次公布的181人名單中,未來還要經過多次篩選,最終只有71名被提名人能夠成功當選院士,淘汰率高達60.8%。
在這181人中,又將如何增選出71名院士?去年11月修訂的《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工作實施細則》給出了答案:在一個月的公示后,初步候選人要經過各學部評審會議的逐一評審,隨后經過學部與會院士無記名投票,在初步候選人中產生正式候選人。
正式候選人產生后,還要再次經過學部院士一輪無記名投票,按照學部增選名額產生終選候選人。最終,這些終選候選人再經過全體院士終選投票,才有機會被選舉成為院士。有關規定明確:全體院士終選投票實行等額、無記名投票,獲得贊同票數超過有效票數二分之一的候選人當選。選舉結果還要報國務院備案。
在這樣的激烈淘汰中,不少之前被看好的院士“種子選手”最終未能成功獲評院士也是常有之事。例如,在2017年的中科院院士評選最終結果中,就沒有出現上文提到的青年科學家顏寧的身影。
一旦評上院士,能夠享有怎樣的待遇?這是不少“吃瓜群眾”比較關心的話題。
與社會上許多傳言有所不同的是,長期以來,國家層面對院士的優待和專項津貼相對簡單:2014年發布的一則報道顯示,當時全體院士享受的月度津貼標準為1000元。此外,80歲以后的兩院院士成為“資深院士”,另外領取“資深院士津貼”,每年1萬元。
不過,近年來情況也在發生變化。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今年4月公布的2019年部門預算顯示,在政府特殊津貼(項)中,2019年預算數為62623.07萬元,比上年增加了12761.11萬元,增長了25.59%。據介紹,其原因“主要是提高了院士津貼發放標準”。
在享受國家層面發放的津貼補助同時,各地也會按照自身需求,對在當地工作的院士給予專項資金支持。例如,湖北武漢從2016年起,規定在當地企業院士專家工作站工作、直接領辦創辦企業、與市屬企事業單位長期合作的院士,可申請享受每月1萬元的工作津貼。
當然,榮譽也意味著責任。今年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弘揚科學家精神加強作風和學風建設的意見》就針對當前比較明顯的“院士兼職”等問題明確:“每名未退休院士受聘的院士工作站不超過1個、退休院士不超過3個,院士在每個工作站全職工作時間每年不少于3個月。”
封面圖片來源:新華社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