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8-09 20:23:51
科技部今日印發《關于新時期支持科技型中小企業加快創新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要求拓展企業融資渠道,開展貸款風險補償試點,引導銀行信貸支持轉化科技成果的科技型中小企業。加強科技金融結合試點工作,加快推進投貸聯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租賃等。
每經記者 任飛 每經編輯 肖芮冬
今日(8月9日),科技部印發《關于新時期支持科技型中小企業加快創新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簡稱措施),支持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發展并提出對應措施。其中,對完善創新創業孵化體系建設、拓展企業融資渠道、鼓勵科研人員創新創業等創投相關領域給予政策、措施引導。
有分析人士指出,各地雙創產業的發展離不開基礎孵化和眾創空間資源的集聚,重視產業資本特別是國有資產對科技VC傾斜,將有助于各地區產業孵化形成聯動,形成具有“鏈接器”效能的資源整合通道。與此同時,加強各地特色產學研銜接及轉化,亦能助力產業資本和項目的有效對接和跟進,而技術經理人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也是本次措施中擬拓展的重點。
孵化器或成城市協同創新“鏈接器”
前不久,2019江門高新區創新創業大賽初賽在深圳舉行,吸引了海內外近132個創業項目報名參加,覆蓋互聯網TMT、先進制造、人工智能等多個領域,接下來還要在北京、香港、寧波等五個賽區進行復賽。
賽事負責人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之所以選擇多地聯動就是為了更好地提高江門高新區的知名度,吸引更多優質創業項目前去落戶。
為落實眾創項目落地生根,江門市的此番動作沒有困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上,而是加強專業化眾創空間在重點地區和細分領域的梯次布局,此舉也反映出當前創新創業在依托孵化體系建設對接多方城市平臺的重要性。
今日,科技部印發的措施對培育壯大科技型中小企業主體規模做了政策性措施,其中就包括完善創新創業孵化體系建設。
措施強調,要推動專業化眾創空間提升服務能力,在若干行業領域推動建立專業孵化器聯盟,支撐科技型中小企業培育孵化。此舉也被業界多方認定為是盤活區域雙創氛圍的不二之選,大有科技先富帶后富之意。南粵經濟研究院專家周甸斌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提到,廣東省雖然在科技創新領域走在全國前列,但區域差距依舊明顯,強調資源平衡配置不如讓企業主動走出去,吸引更多生產資料關注,“政策托底是必要的,也是企業往外拓展的定心丸”。
前述江門大賽的多地聯動就是為了吸引更多外地孵化器落地本市,有分析指出,可以依托珠三角地區、粵港澳地區的資源、產業、人才優勢為創業者提供更完善的創業條件,大大縮短創業周期。據前述賽事負責人介紹,近兩年來,他們眾創空間引進了不少香港的科技項目,“一些項目從落地到推出產品,最快的只需要1年時間”。
此外,上述孵化器除了推動大灣區企業加強合作,甚至還可以成為大灣區城市之間進行區域合作的“鏈接器”。今年3月,江門市科技局就與香港部分孵化器進行合作,共建兩地創新孵化基地。
周甸斌表示,利用先進地區的資源優勢,加強各地區間細分領域的合作,有望推動主體單位依托孵化載體,更好支持區域創新經濟發展和產業集聚。據《中國特色空間白皮書2019》統計,國內創投領域孵化服務日趨完善,創孵效果顯著吸收投資達2500億。截至2018年,孵化器內累計畢業企業13.9萬家,創孵機構內共有上市(掛牌)企業1565家,而2018年上市(掛牌)企業就有944家。當年營業收入超過5000萬元的企業3272家。
地方產業資本應向天使投傾斜
本次措施還明確,要加強創業投資引導。拓展國家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功能,引導地方政府、社會資本成立專門投資科技型中小企業的“雙創”基金,培育發展專注投資初創期科技型中小企業的天使投資。
融資難、融資貴一直是我國中小企業發展過程中面臨的一大難題,此次措施明確對創業投資加強引導。有外界分析認為,既是對科技型中小企業提質增效的一次契機,也是風投機構投資策略轉變的一次機遇。
有投資界人士表示,目前創業者特別是科技型創業者對企業風險投資公司的感覺普遍是“當初我需要你的時候,你在哪里?”,即投資公司一般不是主動投資的,除非目標公司的產品適應了市場,并且實現了良好的回報。但對一些科研投入持續加大的初創科技型公司來說,做足這些顯然不可一蹴而就。
即便是雙方有了投資意愿,機構參與早期甚至天使投資的意愿依然不強烈。該投資人士坦言,“天使投未必就投入少,很多機構可能最早都是無人問津,而第一筆啟動資金又很大,敢去投資是要有勇氣的,大部分只愿意跟投不愿意領投。”
來自清科研究中心的數據,2019上半年,中國股權投資市場投資輪次分布中,種子輪投資金額涉及3.19億元人民幣,天使輪為57.69億元,而到A輪融資階段,數量驟增至561.80億元,極大的反差體現出機構投資人對于項目的謹慎,也從一方面印證了當前一級市場投資環境中,早期項目融資雖然成本較低,但吸金規模仍有待進一步提高。
“可這些企業天使輪或種子輪才是最值得投資的,也是最需要資金的。”周甸斌告訴記者,很多風投甚至只會參加B輪融資,希望利用企業自身的影響力為初創企業實現增值。然而部分LP對此不甚買賬,他們更多愿意把確定性放在首位,因此從做出投資決策到通過批準,再到放款,過程非常漫長。
本次措施實際上就是在改進當前的投資困局,鼓勵引導地方政府、社會資本成立專門投資科技型中小企業的“雙創”基金,發揮國資對接科技VC的效率。畢竟,項目孵化的源頭還是創業者本人,從企業真實發展規律來看,強化早期投入,并廣泛吸引國資背景資本進駐,無論是對創業者本人還是企業本身都將是另一層高度的認可。
技術經理人引起決策層重視
雖然說“寧可錯投一千也不放過一個”是風投本身的特點,投資早期項目更多也看中“不投模式、只投人”的投資哲學。但不容忽視的一點是,由于創業者資歷各異,對技術、資本利用的態度千差萬別,使得一些企業的發展從起跑線之初就拉開了差距。
本次措施中特別指出,要鼓勵科研人員創新創業。包括推動出臺支持科研人員離崗創業的實施細則,完善科研人員校企、院企共建雙聘機制。支持持有外國人永久居留證的外籍高層次人才創辦科技型企業,給予中國籍公民同等待遇。
記者發現,由于我國的科技成果轉化率較低,長期以來,無論是基礎科研單位還是生產車間,從項目端到資本端很難形成較為通暢的行政、審批、資金融通機制。有關資料統計顯示,目前我國每年有3萬項通過鑒定的科技成果、100多萬項的專利技術,但能轉化為批量生產的僅占20%、能形成產業規模的只有5%,而西方發達國家的科技成果轉化率一般在60%~80%以上。
有分析指出,對標國外先進經驗來看,技術經紀人才是發揮關鍵性作用的核心。而要正確看待這個問題,前提就是要正視產學研遞進間的脫節和施行事業部制管理切入高校、科研院所的有效性,“讓國內外專家站在市場角度做科研,前置對成果轉化的可行性進行評估,做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想解決實際問題的創意。”周甸斌指出,要做到這一點,就是要提高技術性科研人才在經營隊伍、創業者中的數量。
據了解,廣州市司法局、廣州市科技局近日在《廣州市科技創新促進條例(草案)》立法聽證會上就曾與15位來自港澳高校、科研機構、科技企業的代表以及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做相關討論,核心聚焦科研人員離崗創業兼職合理性之議題。
從現場反饋的情況來看,多數代表贊同科研人員離崗創業、兼職,并指出創新人才的合理流動是加快科技成果轉化的重要環節。高校、科研院所中的專業技術人員了解最新的科學技術發展動向,具備更好的研究能力,對技術更加熟悉。應該允許高等學校和科研機構的科研人員離崗創業、兼職,更有可能實現高質量的技術成果轉化。
根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我國擁有技術經濟人協會及服務平臺的省、直轄市、自治區總數不到1/3,這道科研機構與企業之間的橋梁還沒有架起。周甸斌告訴記者,技術經理人隊伍的壯大,可以充分調動企業科技自主創新的積極性,避免部分科研機構不愿將成果專利權轉移給企業造成雙方合作失利的尷尬。
更多創投新聞,請關注外光錐創投(微信:waiguangzhui)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