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媒體聚焦

每經網首頁 > 媒體聚焦 > 正文

一罐水,讀懂“魚水情深”

新華社 2019-08-16 06:51:29

不到西北,不知水貴。

這一天,記者來到寧夏固原市彭陽縣喬家渠。

“紅軍馬不停蹄從彭陽縣城趕到喬家渠,走了幾十公里,大家當時喝的就是這些澇壩水。”彭陽縣史志辦工作人員李靜指著道路兩側溝里的水坑說。

澇壩,就是露天蓄水池,水源多來自雨水。眼下的喬家渠滿目翠綠,道路兩側深溝里水源若隱若現。然而,當年紅軍長征路過這里,黃土遮天蔽日,澇壩水的水質遠不如現在,不但渾濁,還有很多蚊蟲……

“聽我爺爺和父親說,當時他們看到紅軍就趴在澇壩跟前,直接拿茶缸舀水喝。”當地村民、65歲的趙文禮回憶。

1937年7月的巴黎《救國時報》上,發表過署名楊定華的一篇文章《由甘肅到山西》,講述了跟隨紅軍過彭陽的見聞。文中寫道:“這次宿營,不但無房子住,而且沒有水喝。過去夜行軍,露營和吃不到晚飯是曾經有過的,但連冷水都找不著喝這卻是第一遭。”

水,是當地老百姓的命根子。那時候在彭陽等很多地方,家里的門可以不鎖,但水窖一定要鎖。

彭陽縣史志辦主任祁悅章說,紅軍軍紀嚴明,不忍打擾百姓,先后經過彭陽的7000人和200多匹馬,喝光了山塬上大大小小的澇壩水。

趙文禮說,百姓看到喝澇壩水的隊伍,就認出是紅軍,大家在用水極度困難的情況下,主動把自家的水讓給紅軍使用。

“聽老人們說,那時候村子附近有一股很細的泉水,滴滴答答流半天才能接一桶。每天天不亮,村民們就挑著水桶到泉眼處‘等水’”。青石村村民何秀明說,即使各家各戶的水都很緊張,但是看到紅軍戰士那么勞累,還是燒好了開水給他們送去。雖然不夠喝,好歹能解解渴。

小小的一罐水,滿含人民群眾對紅軍的支持和信任,讓人讀懂什么是“魚水情深”。

新華社記者 荀偉 楊穩璽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責編 王曉波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137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