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2019-08-18 12:48:49
2019年8月17日12時11分,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北京國電高科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電高科”)研制的天啟·滄州號(又名“忻中一號”)衛星,由首次發射的捷龍一號商業火箭成功送入太空。
2019年8月17日12時11分,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北京國電高科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電高科”)研制的天啟·滄州號(又名“忻中一號”)衛星,由首次發射的捷龍一號商業火箭成功送入太空。該衛星是天啟星座的第三顆業務星,它的成功入軌,標志著天啟物聯網星座實現初步組網運行。
據悉,作為我國第一個實現組網運行的物聯網星座,天啟星座由38顆低軌道、低傾角小衛星組成,其中36顆采用軌道高度900km、軌道傾角45度,每一軌道面6顆衛星,共6個軌道面;另外還有2顆太陽同步軌道衛星。
國電高科在衛星發射前,就取得了相關主管機構頒發的衛星通信頻率許可證和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成為目前國內民營企業當中唯一同時擁有此類資質的企業。
天啟星座初步組網運行后,時間分辨率將達到4小時(即能夠支持全球任意地點一天6次信號傳輸)。據悉,今年年底前,天啟星座還將陸續發射5顆衛星,屆時時間分辨率可達到一小時內,滿足星座規劃40%業務量的需求,并計劃于2020年完成全部38顆衛星的發射組網,達到全球業務實時覆蓋能力。
物聯網作為繼計算機、互聯網之后世界信息產業發展的第三次浪潮,將是下一個推動世界高速發展的“重要生產力”,產生通信網之后的另一個近百萬億級市場。而麥肯錫報告指出,天基物聯網也將達到數萬億級市場規模。
國電高科董事長呂強指出,到2021年前,全球將有超過200億臺物聯網終端,僅硬件市場的產值就會達到3.4萬億美元。如果天基物聯網在其中占有10個百分點的份額,絕對值也將達到3400億美元,幾乎可以和目前整個全球航天產業的年產值比肩(按照美國衛星產業協會發布的報告,2018年全球航天產業總產值為3600億美元)。如果把通信服務、增值服務收入考慮在內,天基物聯網的產值將有更大的想象空間。
中國證券報·中證網記者 江鈺鈴
(封面圖片來自攝圖網)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