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8-29 22:13:38
8月29日下午,張憶東在Wind金融平臺舉行了一場在線會議并與投資者進行交流。在會上他指出,中國股市已在“黃金坑”,而且10月份前更加看好A股市場。
圖片來源:攝圖網
每經記者 袁東 每經編輯 謝欣
“N”字形走勢是興業證券經濟與金融研究院副院長、首席全球策略分析師張憶東此前對中國股市2019年的基本判斷。從今年上證指數前8個月的走勢看,“N”字形走勢已經完成了三分之二,而此后的4個月時間會以上漲以完成“N”字形最后的形態嗎?
8月29日下午,張憶東在Wind金融平臺舉行了一場在線會議并與投資者進行交流。在會上他指出,中國股市已在“黃金坑”,而且10月份前更加看好A股市場。
在此次會議上,張憶東繼續維持了“2019年‘N’型走勢、一波三折”的判斷——2019年的行情類似2005年和2013年都是大盤指數的底部區域、牛熊轉折期、行情“N”型走勢,結構性牛市率先呈現的狀態。
張憶東指出,三季度后期或者四季度初,中國股市(A股、港股)有望迎來具有可操作性的中期行情。一方面等待美股及海外股市有動蕩的風險;其次,等待中美貿易談判的進展;第三,等待中國經濟結構調整和改革陣痛期的影響告一段落。
相對于中國股市,張憶東對美股看得比較悲觀,他指出,美股估值仍處于中等偏高水平。標普500指數Forward PE處于1990年以來中位數以上。分行業來看,信息技術、電信、工業、能源、原材料行業PE均接近2004年以來四分之三分位數水平,估值并不便宜。在量化交易盛行的市場,易因連續觸及平倉線而導致“多米諾骨牌”效應,美股存在繼續下跌的風險。
在上述判斷背景下,對于A股,張憶東指出,長線資金配置偏好的“類債券”藍籌股有較好的抗跌性,可以在市場恐慌時布局,以長打短。其次強者分化,醫藥、消費、科技等前期強勢板塊中進一步分化,可以利用中報業績期精選性價比高的核心資產逢低買入。防止偽核心資產“爆雷”。對于港股,在中美貿易摩擦和香港局勢雙重壓制下,港股不排除會出現非理性下跌,但是基于恒指和國企指數的高股息率和低估值,建議“臥倒裝死”,調整持倉結構,留下最核心持倉。
對于核心資產這個詞,張憶東在前幾年就已經提出。在此次會議上,他特別把核心資產進行了更加精確的定義。
他定義的核心資產第一層次要求是具有核心競爭力。核心競爭力是指能夠適應中國經濟從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增長的新形勢,在行業優勝劣汰中勝出,實現強者恒強、盈利能力有保障甚至持續成長。
第二層次的要求是具有和全球同業龍頭對標的能力。更高的層次看核心資產,需要在全球范圍內對標研究行業龍頭。在越來越開放的經濟環境中,全球競爭力或是一種可取的標準,與全球同業巨頭相比都具有一定競爭優勢的中國企業,可稱為龍頭公司、中國的核心資產。
第三個層次是不能局限于某些行業或大小市值,不能等同于消費。核心資產不止是2017年表現較好的白酒、家電等消費股,也不只是上證50中占比較大的金融、地產。上證50以外也有很多細分行業的“小巨人”,也能夠成為全球性的佼佼者,從中國細分行業的龍頭變成全球性的巨頭。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有投資者提出,目前一些核心資產如貴州茅臺、中國平安都在高位,并不在“黃金坑”里,那么還能去買嗎?對此,張憶東回答,首先“黃金坑”指的是A股整體來看處于“黃金坑”,一些漲勢好的并不在“黃金坑”里;其次買入一些價位高的核心資產要從資金的性質看,如一些國外主權基金在選擇茅臺時更多的是與帝亞吉歐進行比較。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