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券報 2019-09-07 15:42:14
春江水暖鴨先知。在A股,機構股東相比中小股東具有明顯的信息優勢,機構股東的動向本身就是一個顯著的風向標。有微博大V指出,龐大集團的例子進一步說明,機構全部跑光的個股,雷不一定已經出清,而很可能還有更多的雷。
圖片來源:攝圖網
機構投資者悉數跑光,多達37萬名中小投資者卻選擇了等待希望。這樣的“真愛”,發生在昔日全國最大的汽車經銷商、如今深陷流動性危機的龐大集團身上。而苦苦等待的中小股東們,等來的不是曙光,而是一顆“大雷”。
9月5日,龐大集團公告稱,債權人冀東豐對公司進行重整的申請被法院受理,按照規定,公司股票自9月9日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股票簡稱改為“*ST龐大”。9月6日,上交所宣布,自9月9日起將公司股票調出兩融標的。
公司申請重整,主要因為公司2017年5月4日向北京冀東豐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借款1700萬元,但到期后無法償還,隨后冀東豐公司以不能清償到期債務且有明顯喪失清償能力可能為由,向法院提起重整的申請。
不過,風險遠沒有出清。即便前董事長龐慶華認為重整是龐大集團解決眼下危機的有效途徑,但如果重整失敗而被宣告破產的話,龐大集團將因此終止上市。
龐大集團股價僅剩1.30元/股,且成交極其慘淡,“面值退市”將是公司面對的另一大隱性風險。
1.29元、1.30元、1.31元……上下波動不超過2分錢,最后以開盤價收盤。9月5日,龐大集團的股價走勢又畫了一幅“心電圖”。慘淡的走勢讓37萬戶股東苦苦蹲守,其中不乏大量中小股東。
37萬戶是什么程度呢?2019年半年報披露的數據顯示,在所有A股上市公司中,僅剩80多億元市值的龐大集團的這一股東戶數竟然排在第30位,與中興通訊旗鼓相當,甚至比建設銀行、交通銀行、平安銀行都要多出不少。
更加“難能可貴”的是,龐大集團的股東戶數一直非常穩定,除了2017年二季度股東戶數從31萬大幅攀升至43萬,又在隨后的三季度滑落至39萬之外,隨后的兩年時間里便一直穩定在37萬上下,可謂不離不棄。
與股東戶數的波瀾不驚相比,龐大集團近兩年卻是風雨飄搖。
龐大集團成立于2003年,曾號稱“中國最大汽車經銷集團”,2011年是國內首家通過IPO方式登陸A股市場的汽車經銷商集團。
起初順風順水的龐大集團到2017年遭遇了轉折,公司在2015年與國信證券簽訂了帶有高杠桿性質的股權收益權互換協議。針對這一問題,證監會做了詳細調查并在2017年5月下發了行政處罰書,認為公司存在未如實披露權益變動情況、未按規定披露關聯交易、未披露自身涉嫌犯罪被司法機關調查等情況。
隨后,遭遇信任危機的龐大集團被銀行抽貸,深陷流動性危機,用龐大集團前董事長龐慶華的話說,“銀行一年多時間抽貸242億元,龐大就這樣被抽干了。”
與此同時,龐大集團深陷業績巨虧、業務雪崩、股價暴跌、高管離職、債務違約、訴訟不斷的惡性循環。
龐大集團多達三分之一的員工在2018年離職,龐慶華本人也在2019年6月選擇了辭去董事長一職。
市值一度超過600億元、昔日中國最大的汽車經銷商,就這樣“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宴賓客,眼見他樓塌了”。
早在今年5月13日,龐大集團就對冀東豐向法院申請對公司進行重整的事項進行了公告,并進行了充分的風險警示:如果法院受理申請,那么公司股票將被ST,并仍然存在因重整失敗而被宣告破產并因此退市的風險。
當時,龐慶華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現得非常樂觀,他認為,“這是解決龐大集團面臨的資金問題、化解危機與風險的一個有效途徑。”或許,這也是37萬戶中小股東選擇苦苦等待的一個重要原因。
但是,機構股東可不吃這一套。
從機構投資者明細來看,除了證金和匯金一直蹲守不動之外,截至2018年底,龐大集團尚有廣發基金等多家機構股東,但今年一季度和二季度,機構投資者幾乎悉數跑光,只剩三只指數基金還持有極少量的股票。
春江水暖鴨先知。在A股,機構股東相比中小股東具有明顯的信息優勢,機構股東的動向本身就是一個顯著的風向標。有微博大V指出,龐大集團的例子進一步說明,機構全部跑光的個股,雷不一定已經出清,而很可能還有更多的雷。
而且,龐大集團的37萬戶股東還面臨一個隱性的風險:面值退市的風險。如上所言,截至9月5日收盤,龐大集團的股價僅剩1.30元/股,且成交慘淡。加上退市在即的*ST印紀,今年A股面值退市股已達4只,在種種危機下,龐大集團股價還能否挺住?
以上內容為每經APP出于傳遞信息的目的進行轉載,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中國證券報 任明杰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