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 2019-09-10 05:56:19
每年秋天,都是老師們一個學年辛勤耕耘的開始,也是弘揚尊師重教美德的最好時點。在第三十五個教師節到來之際,教育部發布的一系列成果收獲不少點贊:提振“師道尊嚴”,樹立優秀教師典型,設立教師職業行為準則;提升“地位待遇”,完善教師榮譽制度,教師工資升至全國十九大行業第七位;開拓“發展空間”,完善教師職稱評聘制度,暢通教師發展通道。這些成果讓更多人看到,深化教育改革實實在在落實到了教育工作者的獲得感中。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這些年來,《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關于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等一系列法律法規、政策文件,以及“特崗計劃”“公費師范生計劃”“鄉村教師支持計劃”等專項計劃的實施,夯實了保障教師安心從教的制度基石,讓廣大教師在崗位上有幸福感、事業上有成就感、社會上有榮譽感。
“經師易求,人師難得”。如何吸引更多優秀人才加入教師隊伍、如何打造高素質的教師群體,各地學校尤其是鄉村、艱苦地區面臨不小挑戰。身安、心安方能厚植出教育情懷。要打造一支師德優良、學識過硬、愿意扎根鄉村的教師隊伍,必須花大力氣、下細功夫。如此,才能讓優秀人才“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點亮一方夢想與心靈的“明燈”。
正是在這樣的思路下,我們看到,2018年約127萬名連片特困地區的鄉村教師享受到了每月最高2000元的生活補助;實施國培計劃,培訓教師校長120萬人次;300名鄉村優秀青年教師獲得了1萬元獎勵金……制度溫暖和人性關懷澆灌著偏遠艱苦地區的教育事業,鄉村開始留得住、也正在吸引更多教育人才。截至目前,28個省份已吸引約33.5萬名高校畢業生到鄉村任教,其中2018年約4.5萬人。教師隊伍建設的工作仍在路上,但只要將“貴師重傅”切實落到制度惠人、留人中,鄉村教師隊伍定能更加蓬勃壯大。
也要看到,優質教師隊伍的培育,離不開全社會尊師重教良好氛圍的浸潤和滋養。鄉村教師支月英堅守在偏遠山村的講臺39年,從“支姐姐”到“支媽媽”再到“支奶奶”,幾十年如一日的奉獻點亮了大山孩子的童年,這份執著和赤子情懷深深打動了無數人。她先后被授予了“全國教書育人楷模”“感動中國2016年度人物”等榮譽稱號,她的故事還被拍進電影《一生只為一事來》,將大愛永遠傳頌下去。詹英賢、辛德惠等一批批中國農業大學老師把課堂搬到河北曲周的鹽堿地上,帶領學生把論文寫在大地上,收獲了全社會點贊,曲周縣還專程編演了豫劇《天綠》,感恩農大人的付出。其實,像這樣的優秀教師數不勝數,他們兢兢業業地挺起了民族教育的“脊梁”。用尊敬之聲、禮贊之行溫暖每一位愛崗敬業的“筑夢人”,就是對教育最大的支持,對教師最好的禮物。
教育是什么樣子,明天就是什么樣子。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讓教師成為讓人羨慕的職業。”全社會共同守護教育工作者的信仰和從教情懷,讓“尊師”氛圍成為常態,讓“重教”主張惠及每一位老師,民族就有希望,國家就有未來。
人民日報 何娟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