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9-10 17:42:08
在地產界,有過教師經歷的老板不在少數。
每經記者 陳夢妤 林菁晶 每經編輯 魏文藝
“做過老師的,比較適合當老板?”據傳今天正式退休的馬云曾說過這句話。
一年前的教師節,阿里巴巴集團創始人馬云發出題為“教師節快樂”的公開信宣布: 2019年9月10日,他將不再擔任集團董事局主席,由張勇接任。
今天,馬云終于如愿“事了拂衣去”。而他此前所言:“我想回歸教育,做我熱愛的事情會讓我無比興奮和幸福。”
其實在地產圈里,也有一眾有著教師背景的大佬。他們當初選擇下海既為理想,也為財富,但如今功成名就之后,他們又渴望再當回老師,用一種新的方式影響這個社會和周圍的人。
馮侖是地產圈里為數不多的“真正的”高學歷知識分子。
18歲考上西北大學政治經濟學專業,之后又成為中共中央黨校最年輕的研究生。1984年畢業后,他留校成為一位馬列所的老師,還從事過“文化及意識形態領導體制改革”的研究。
當老師的日子雖然不長,但對馮侖來說意味深遠,他將其稱作“說話寫字受過專業訓練”的時期。
馮侖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或許之后他能成為一名“段子手”、地產界的“思想家”,都離不開這段教師經歷。就如同他所言:“做生意的人都特別能‘說’,尤其是創業者,他們會就一件事情不停地說,說過之后,當著你的面還可以重新講給別人聽,一點心理障礙都沒有。要沒有心理障礙地對某一件事情反復地講,講到最后連你自己都相信了,然后你才能讓別人相信。我原來當過老師,老師就是在不停地講一些重復的內容。”
今年,是馮侖退出萬通地產的第5年,也是馮侖離開教師崗位的第35年。60歲的他依然熱衷折騰,喜歡“說教”。
1982年,宋衛平在杭州大學歷史系完成學業,畢業后在杭州舟山黨校做老師,給黨政干部上歷史課。5年后,宋衛平離開黨校,告別短暫的教師生涯,來到珠海一家電腦公司工作,主要負責編制內部刊物。此后,宋衛平做過記者、編輯,也做過貿易,但業績平平。
1994年,37歲的宋衛平回到杭州,在西湖邊上碰到了壽柏年,兩人一拍即合,湊了15萬元,組建了綠城房地產。當時的背景是,“招保萬金”初露崢嶸,“華南五虎”開始起步,“取消福利分房,推行房屋商品化”。
宋衛平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2006年,綠城在港交所成功上市,市值一度超過180億港元。
2019年4月25日至5月16日不到1個月的時間里,宋衛平連續減持綠城股票。隨后的7月,宋衛平辭任綠城聯席主席,實質上不再擔任綠城的任何職務。
宋衛平可能是中國企業家群體里最情緒化的一個,他對于建筑品質的嚴苛要求,以及細到具體項目文案的把關,無一不體現著理想主義者的極致追求。但他對于質量的執著,以及超乎常人的賭性,不僅招致了前些年的破產傳聞,還曾令綠城數度走到懸崖邊緣。
如今的宋衛平,將全部心思都放在了藍城以及理想小鎮上,用他的話說:“也算是一個成功者,聊以自慰,馬馬虎虎”“大家開心就好”。
1985年,郭廣昌考入復旦大學哲學系,畢業后留校當了團委老師,過了幾年安逸的生活。1992年,郭廣昌借了3.8萬元,與同校4位同學湊足人10萬元,注冊了廣信科技咨詢公司,做起了咨詢生意。一間不足15平方米的小平房和一臺386計算機,以及一輛28式橫梁自行車,是他們的全部家當。
郭廣昌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1993年,保健產品異軍突起的年代,郭廣昌也推出了保健品“咕咚糖”,這讓他幾乎虧光了積蓄。于是,郭廣昌開始幫人賣房子,積累了廣信的第一個1000萬元。同期,廣信更名復星,畢業于復旦大學遺傳工程系的復星“五劍客”中的汪群斌、談劍、范偉也在這時陸續加入。汪群斌研究出的新型基因診斷產品—PCR乙型肝炎診斷試劑,令復星賺到了第一個1億元。如今,郭廣昌身家已經達到520億元,復星集團的市值則超過了5000億元。
郭廣昌最近一次在地產圈露面,或是6月復星旗下的復地斥資36億元攬下天津開發區濱海高鐵站旁一宗土地。哲學系出身的他一直比較愛思考,也常常在自己的公眾號抒發情懷。比如最近,郭廣昌在思考的是,企業穿越周期要考慮哪些因素。
他說,我們內部有一句話,叫做“站在價值的地板上與周期共舞”,我們一直堅持的就是巴菲特說的“價值投資”。但后來發現這句話不完全對,因為地板不牢固。你以為很扎實了,可沒想到人在變,企業也在變,永遠沒有低點,只有更低點。換句話說,你只能認真分析下滑的原因,主動做更多事才能守住地板。
有人這樣形容劉永好的經歷:“在做希望牌飼料之前,他在孵鵪鶉蛋;在賣鵪鶉蛋之前,他是人民教師。”
從四川工程職業技術學院畢業后,劉永好在四川省機械工業管理學校教電子和機械。但不高的收入,讓他總想做些別的事情賺外快。
劉永好 圖片來源:每經資料圖片
因此工作之余,劉永好和三個兄弟在自家陽臺上飼養鵪鶉、售賣鵪鶉蛋。就這樣賣成了“世界鵪鶉大王”。
1986年,待鵪鶉養殖業進入瓶頸期之后,四兄弟又投身豬飼料市場,希望集團誕生了。1997年,四兄弟和平分家,劉永言創立大陸希望集團,劉永行成立東方希望集團,劉永美建立華西希望集團,劉永好成立新希望集團。
再后來,新希望集團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不過,事業成功后的劉永好又成為了一名老師,這一次,他終于不再為“工資低”而發愁了。“不論是做農大的MBA兼職導師也好,做特別顧問也罷,這都是我非常樂意的事情,我不會收錢。”
(文章來源:鎂刻地產原創 喜歡請關注微信號meikedichan)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