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9-16 10:02:50
每經記者 張素書 每經編輯 師安鵬
一筆水電站收購項目,將省屬國企水務集團與港資企業撮合起來。
安康旬陽縣境內的兩處水電站,一周前被陜西省水務集團水電開發有限公司收購。該公司是陜西水務集團的全資子公司。交易的另一方,則是香港灝瀚投資有限公司。
此事引起粉巷君(ID:nbdfxcj)關注之處,不僅在于兩座水電站均隸屬港資企業,以及陜西水務集團水電板塊的進一步布局。
更重要的是,此事亦折射出,陜西小水電行業的格局之變。
此間,既涉及因秦嶺生態保護而清理退出部分小水電站,亦涉及因行業低迷而導致的潛在兼并整合動作。
格局生變之際,陜西小水電行業何去何從?
陜西水務集團出手
陜西水務集團旗下公司此次收購的,是旬陽縣境內的大嶺、趙灣兩座水電站。
大嶺水電站和趙灣水電站,投資方均為陜西(香港)億宏投資旬陽水電有限公司。后者由港資企業灝瀚投資有限公司全資持有。
陜西水務集團官網披露,2006年12月動工的大嶺水電站,位于漢江一級支流旬河下游。該水庫總庫容1278萬立方米,壩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積6157平方公里,工程總投資1.73億元。
趙灣水電站的水庫總庫容,接近大嶺水電站的兩倍,達2320萬立方米。壩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積5639平方公里,總投資3.38億元。
借助此次收購,實現相關水電站的聯合調度,是陜西水務集團打的算盤之一。
早在2017年1月,位于旬陽縣的鐘家坪水電站,已被陜西水務集團納入麾下。此次收購的大嶺、趙灣水電站,則是鐘家坪水電站的上游電站。
陜西水務集團披露,三級電站聯合調度,可以更好發揮水資源效益,并可利用水庫資源進行綜合性開發。
陜西水務集團旗下的水電開發業務,雖然起步較晚,卻借助并購等措施,加快了步伐。
陜西水務集團水電投資開發有限公司,至2012年9月下旬方才成立,業務主要集中于陜南、關中。
該集團官網數據,目前已實現運行裝機量4萬多千瓦,在建裝機超過10萬千瓦,形成總裝機量約15萬千瓦。
而此次收購的大嶺、趙灣兩處水電站,總裝機量合計達4.59萬千瓦。這與陜西水務集團運行的裝機量,旗鼓相當。
此外,陜西水務集團的水電開發業務,已累計投資約6億元,水電總資產將達20億元。計劃在“十三五”末實現總裝機50萬千瓦,營收超5億元。
保護秦嶺清退區內小水電
一舉收購兩處水電站,算是陜西水電行業近期關注度較高的動態。與此形成對比的是,陜西小型水電站行業幾年來的低迷態勢。
《陜西省小水電行業2018年度發展報告》統計,2018年全省竟然沒有一處新建的小水電項目。
該報告指出,近年來,單位電能造價較“十二五”已經翻番,但是小水電電價卻增長緩慢。
具體原因,包括開發難度加大,物價及人工費上升,環境制約,征地移民等眾多因素。
該報告顯示,民營企業不再有投資熱情,地方上亦不再將水電作為招商引資重要項目。如今每年新投產的項目,主要為“十二五”期間開工的續建項目。
而在收入方面,陜西省小水電行業統計顯示,2018年全省小水電項目發電總收入12.76億元。
這一業績,難言理想。
新建項目低迷之外,部分現有項目也面臨著退出和清理的局面。
去年,省水利廳等部門聯合印發《陜西省秦嶺區域和全省自然保護區小水電站問題整改及生態治理工作指導意見》。
《意見》要求,秦嶺禁止開發區等生態敏感區及劃定的生態紅線內,全面禁止新的小水電開發。自然保護區核心區等已建成小水電站,原則上3年內完成退出拆除和生態恢復。
據統計,2018年,全省已報廢及拆除水電站9處。其中安康1處、商洛1處、西安2處、寶雞5處。
此外,西安市亦推進小水電站清理整治,并于今年3月發布《西安市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區小水電站清理整治工作方案》。
按照該方案,到2020年底,西安市秦嶺生態環保區禁止開發區的相關小水電站,全部關停退出,恢復自然生態環境。秦嶺生態環保區內不再審批和新建小水電站。
西安市已確定限期關停退出的小水電站,共有36座,分別位于周至縣、鄠邑區、藍田縣……
小水電站何去何從
陜西小水電站,發展至今,幾經變革。
上述行業協會統計,截止去年底,全省已建成小水電站691處,總裝機量為1578MW。與全省已建成的大中型水電站裝機量1597MW,極為接近。
但是小水電站的投資方,90%為民營企業。而大中型水電站的市場化程度,無法相提并論。
此外,從環保角度而言,全省小水電的貢獻亦值得一提。
以陜西省小水電行業的統計來看,去年,全省已建成小水電共提供綠色電能42億度。
這相當于節約標準煤140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340萬噸,還減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排放。
然而,如今的陜西小水電站,面臨著新的抉擇。一方面,新投建項目態勢低迷;另一方面,現有的部分項目,也需清理退出。
陜西小水電站,何去何從?
站在財經觀察者角度,粉巷君認為,可以預料的是,在項目退出方面,諸如陜西水務集團收購兩座水電站,此類兼并整合或許只是開始。
業務層面,陜西省小水電行業協會則給出它的建議。
其認為,首先需要認清水電作為清潔能源的重要性,有序發展。同時,客觀看待小水電存在的問題。
而在市場機制方面,其認為有必要建立生態電價機制。
陜西省小水電行業協會建議,小水電已步入規范管理階段。建設成本及運行成本大幅提升之際,小水電上網電價卻幾乎是全網最低。
在其看來,小水電上網電價至少實現與火電同網同價,以便體現可再生能源的屬性。還需對改造增設下泄生態流量的小水電項目,從上網電價方面給予適當補償……
行業格局生變之際,陜西600多座小水電站的發展,確需集思廣益,從長計議。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