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頭條

每經網首頁 > 頭條 > 正文

銀行“不敢貸、不愿貸”問題仍在 連續兩月實體經濟貸款同比少增

每日經濟新聞 2019-09-26 15:20:26

央行行長易綱曾指出,如果過度地關注融資成本而忽略融資可得性,會破壞金融機構的風險定價的自主權,形成逆向刺激,導致金融機構“不敢貸、不愿貸”,反而加劇融資難。

每經記者 張壽林     每經編輯 盧九安    

圖片來源:攝圖網

今年6月銀保監會在浙江臺州召開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經驗交流會,指出銀行“不愿貸、不敢貸、不會貸”的問題仍然存在。從近幾個月的數據來看,這一局面并未明顯改善。

根據央行公布的數據,8月金融機構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增加1.3萬億元,同比少增95億元;7月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增加8086億元,同比少增4775億元。再看不良水平,《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對比上半年內商業銀行不良數據發現,不良水平上升。一季度末商業銀行不良率為1.80%,到了二季度末不良率為1.81%,上升0.01個百分點。

而央行二季度銀行家問卷調查顯示,第三季度銀行家宏觀經濟熱度預期指數低于二季度0.1個百分點,顯示對未來預期有所下降。

也就是說,一方面金融機構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增幅同比放緩,另一方面不良率有所上升,更有銀行家對未來預期有所下降。此種情況下,解決好銀行“不敢貸、不愿貸”問題面臨更大挑戰。

針對銀行信用趨向收緊問題,中國銀行研究院最新發布的《2019年四季度經濟金融展望報告》預計,未來央行將進一步健全風險補償機制,以破解“經濟下行-風險偏好下降-風控標準收緊-信用收縮”的負循環。

七、八兩月企業短期貸款規模持續萎縮

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背景下,金融機構貸款增幅也出現結構性放緩,銀行“不敢貸、不愿貸”情緒持續存在,“寬貨幣緊信用”特征依然明顯。

8月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增加1.3萬億元,同比少增95億元;7月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增加8086億元,同比少增4775億元。

從結構來看,8月份,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人民幣貸款增加6513億元,其中,短期貸款減少355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4285億元。7月份,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人民幣貸款增加2974億元,其中,短期貸款減少2195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3678億元。以上數據顯示,七、八兩月企業短期貸款規模持續下降。

再看上半年貸款變動,從增量上來看,上半年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增加10.02萬億元,同比多增1.26萬億元末。而一季度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增加6.29萬億元,因此二季度增加3.73萬億元。可見二季度增幅相對于一季度大幅放緩。

從金融機構貸款期限結構上看,本外幣非金融企業及其他單位貸款中長期貸款,上半年增加3.47萬億元,同比少增1880億元;從余額來看,至上半年末,該項余額為54.89萬億元,同比增長10.9%,增速比上季末低1個百分點。以上數據顯示,二季度企業中長期貸款增幅相對上年同期放緩,而且年內分季度比較,二季度余額增速比一季度有所回落。

從用途來看,二季度末,本外幣固定資產貸款余額40.92萬億元,同比增長10.6%,增速比上季末低0.7個百分點;經營性貸款余額39.8 萬億元,同比增長4.4%,增速比上季末低0.3個百分點。以上數據顯示半年間固定資產貸款和經營性貸款增幅均出現不同程度放緩。

從產業結構來看,二季度末,本外幣工業中長期貸款余額8.87萬億元,同比增長5.2%,增速比上季末低2.2個百分點;上半年增加 2825億元,同比少增1529億元。本外幣服務業中長期貸款余額37.52 萬億元,同比增長12.1%,增速比上季末低1.1個百分點;上半年增加2.56萬億元,同比少增1585億元。以上數據顯示,半年間,工業和服務業中長期貸款增速也出現較大幅度放緩。

再從銀行貸款不良水平來看,今年以來不良貸款水平有所上升,一季度末商業銀行不良率為1.80%,到了二季度末不良率為1.81%,上升0.01個百分點。而9月24日央行行長易綱透露,目前銀行業不良率為1.99%。

與此對應的是,今年以來,央行貨幣政策描述中,穩健的貨幣政策少了“中性”,更少了“把好貨幣供給總閘門”,新增“強化逆周期調節”。

今年以來,貨幣政策逆周期調節力度加大,年內運用存款準備金率、中期借貸便利、常備借貸便利、公開市場操作等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但在貨幣政策傳導結構的末梢,流動性并不及預期。

這一系列現象顯示,在經濟下行壓力不減的背景下,即便央行通過多種手段持續向金融機構注入流動性,金融機構貸款“不愿貸、不敢貸”情緒依然不減,貨幣政策傳導在銀行信貸環節面臨困境,“寬貨幣緊信用”特征依然明顯。

金融機構風控標準收緊問題有待破解

不僅存在銀行“不愿貸、不敢貸”等問題,對已發生的貸款盲目抽貸、斷貸等現象也可能隨時發生。據《經濟參考報》報道,近期銀保監會對各銀保監局及各類銀行下發《關于開展銀行機構不合理抽貸、斷貸專項檢查的通知》,對銀行不合理抽貸、斷貸進行專項檢查。檢查重點涉及是否通過完善授信體制機制,建立健全區別對待、有保有控的差異化信貸政策,同時,通知對不得抽貸、斷貸企業的條件設定進一步作出明確規定。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7月以來多地銀保監局發文要求不盲目抽貸、斷貸。貴州銀保監局提出,各銀行業金融機構對符合授信條件但遇到暫時經營困難的企業,要繼續給予資金支持,不抽貸、不斷貸。

甘肅銀保監局要求,完善差異化信貸政策,客觀對待“三農”和小微企業出現的暫時性還款困難,對經營前景較好的不盲目抽貸、斷貸。建立健全具有可操作性的盡職免責和容錯糾錯機制,加強對“三農”和小微企業不良貸款成因的甄別,對已盡職但出現風險的支農支小業務,應合理免除授信部門及其工作人員相應責任。

福建銀保監局也提出,對于符合產業政策、管理健全、前景看好但暫時出現經營困難的民營企業,認真落實省政府“五不”要求(不減少信貸規模、不釜底抽薪、不提高續貸門檻、不隨意抽貸、不隨意壓貸),采取精細化、有針對性的措施,避免“一刀切”。

解決好融資貴、融資難問題在經濟下行環境下顯得更為突出,而這背后的關鍵就是信息不對稱問題,這也引起相關部門高度重視。針對此,近日國家發改委、銀保監會聯合印發《關于深入開展“信易貸”支持中小微企業融資的通知》,提出依托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整合稅務、市場監管、海關、司法以及水、電、氣費,社保、住房公積金繳納等領域的信用信息,“自上而下”打通部門間的“信息孤島”,降低銀行信息收集成本。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今年6月銀保監會在浙江臺州召開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經驗交流會時也指出,要積極推動信用信息共享平臺、綜合金融服務平臺等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外部環境。

而緩解融資貴,更需緩解融資難,更要“敢貸”、“愿貸”。央行行長易綱曾指出,如果過度地關注融資成本而忽略融資可得性,會破壞金融機構的風險定價的自主權,形成逆向刺激,導致金融機構“不敢貸、不愿貸”,反而加劇融資難。

針對如何改善銀行“不敢貸、不愿貸”這一局面,中國銀行研究院日前發布的《2019年四季度經濟金融展望報告》也對此做了論述,指出要健全風險補償機制,改變金融機構風控標準收緊問題。當前,造成寬貨幣難以轉化寬信用的重要原因在于經濟下行背景下金融機構風控標準的收緊,預計未來央行將進一步健全風險補償機制,以破解“經濟下行-風險偏好下降-風控標準收緊-信用收縮”的負循環。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融資 信貸 央行 實體經濟 風險定價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