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10-29 12:22:43
蔣錫培表示,減稅無非是減輕了競爭當中的成本,現在絕大部分的央企和優秀民企已經全球化發展,或者在國際市場中的份額越來越大,企業稅負也要參與到全球競爭中,在全球范圍內對標。
每經記者 李少婷 每經編輯 陳俊杰
從鐘表匠做起,蔣錫培白手起家,30余年間創造了年營收近500億元的電線電纜行業領軍企業遠東控股集團。
2018年,蔣錫培曾提出12條減稅建議,成為民營企業家中的“網紅”。“我們減稅降費還是有空間的,還是可以全球考量,看看如何增加企業的競爭優勢。”10月26日,在網易財經等舉辦的“中國企業高質量發展論壇”上,遠東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蔣錫培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時表示。
蔣錫培認為,目前仍有資源錯配的情況存在,應當將有限的資源配置給最好的企業,特別是有全球競爭力的企業。
遠東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蔣錫培 每經記者 韓陽 攝
遠東控股坐落于江蘇宜興,“主業+投資”戰略是其經營特點。一組數字可說明遠東控股在投資方面的成績:總投資企業數量達到352家,累計實現上市102家(其中新三板28家),預披露13家。
投資板塊曾為遠東控股帶來巨大的效益,但蔣錫培表示,受限于資源供給,民營企業想要追求高質量發展,首先得做減法。
“我們以前是做制造業、實業起步的,到后來就確定了‘主業+投資’的發展戰略,在以往將近20年中,這也走出了一個很好的發展方式。而現在我們覺得聚焦主業、做強實業尤為重要,所以我們會把有限的資源逐漸集中到主業上。”蔣錫培表示。
蔣錫培最早也正是以“電纜大王”聲名鵲起。如今,遠東控股仍是電線電纜行業領軍者,但受限于我國電線電纜行業集中度較低,為抓住“美好生活”的機遇,其旗下上市公司智慧能源(600869,SH)正立足智能線纜及電力產品、智慧機場/能源系統服務、智能汽車動力及儲能系統、產業互聯網四大業務,欲成為全球領先的智慧能源、智慧城市服務商。
變化是永恒的主題。蔣錫培經營企業三十余年,帶領遠東控股經歷了五次改制,應時而動和變中求生是他的特殊本領。近年來,“混改”成為許多央企和國企的關鍵詞,蔣錫培對此早有實踐。他還曾表示,五次改制中“混改”最難,成功的關鍵則在于不同體制的經營主體如何坦誠相待。
蔣錫培認為,央企、國企在“混改”中多持有較多股權,話語權較大,而即使持股較少,其意見也十分重要,在持久的經營過程中,如果民營資本與國有資本總是出現分歧則將是個十分棘手的問題。
“如果真正能夠按照公司法、公司章程進行市場化運作,能很好地達到效率提高和效益提升的目標。關鍵在于無論是什么樣的投資主體,都要坦誠相待,優勢互補,圍繞初衷和目標努力。”蔣錫培表示。
2018年,蔣錫培在“正和島新年論壇”上發言稱,2018年比2008年還要難5到10倍。一年過去,情況是否發生了變化?
蔣錫培談道,“困難總是有的,每個行業、每個企業所遇見的問題不一樣,如何去解決困難才是我們要面對的。哪個國家、哪個地方、哪一天沒有困難?無論是企業家還是政府官員,有困難,才有價值和意義”。
我國近年持續為企業減輕稅負。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進一步減輕企業稅負。
2018年8月,蔣錫培提出12條減稅建議。蔣錫培表示,減稅無非是減輕了競爭當中的成本,現在絕大部分的央企和優秀民企已經全球化發展,或者在國際市場中的份額越來越大,企業稅負也要參與到全球競爭中,在全球范圍內對標。
“如何更好地統籌規劃頂層設計,進行全社會要素的綜合,使成本更合理,減輕企業的負擔,增加企業的競爭力,我覺得還是大有可為。”蔣錫培認為,減稅降費還有空間,要一步步實現到比較好的稅負結構,關鍵還是要頂層設計。
此外,蔣錫培認為,目前仍存在大量資源錯配的情況,要將有限的資源用到最好的企業上,特別是有全球競爭力的企業上來。“只要企業能夠有好的、優勢的競爭產品和服務,就應該支持”。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