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11-03 21:46:25
每經記者 李可愚 每經編輯 易啟江
今年7月22日,世界知名刊物《財富》雜志發布2019年世界500強榜單。在這份榜單上,中國企業數量達到129家,排名在歷史上首次超過美國(121家)。這一數據標志著中國企業在世界舞臺上擁有更加耀眼的表現,也對中國企業未來的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新的起點上,中國企業如何尋求一條適合自身的高質量道路?國有企業、民營企業等各類企業,如何為提升企業質量和價值這樣一個共同的目標而奮斗?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11月3日,第三屆中國企業改革發展論壇在山東濟南隆重舉辦。本屆論壇主題為“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推動高質量發展”。論壇研究探討中國企業改革發展的新理念,推進政企對話、企業合作、招商引資,助力新舊動能轉換,加快推動企業融合創新和高質量發展。
記者在現場獲悉,此次論壇采取1個主題論壇+5個平行論壇的“1+5”框架結構,圍繞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討論交流“混合所有制改革”“企業形象”“科技創新”“改革創新”“5G時代”等熱點話題。論壇期間,出席此次活動的多位國內頂尖企業“掌門人”也向1400多名與會嘉賓分享了他們在企業經營和管理過程中的所思所悟,為中國企業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百年大計”獻計獻策。
企業聚焦主業、企業聚焦實體經濟,近年來已成為各界有識之士和成功企業家的一致共識。在3日上午的論壇期間,山東重工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譚旭光稱,從他所在企業的發展經驗看,在此前20年的實踐過程中,通過改革,企業把所有的副業都剝離掉了,這樣一來“輕裝上陣”,并實現了高質量發展。譚旭光介紹,從企業布局上看,他堅持非主營業務堅決不做、低附加值的不做、不做重復的規模擴張。
而中國中車黨委書記、董事長劉化龍也在論壇上介紹說,中車擁有完整的軌道交通裝備產業體系,能夠滿足全球不同模式、不同制式、不同運量、不同環境的要求。以復興號為標準,我國交通裝備邁出了從追趕到領跑的關鍵一步。近年來,中車實業主業穩步壯大,2016年以來,主業實業收入占營業收入的總比重在不斷增加,軌道交通裝備這一核心業務占營業收入的總比重不斷穩步提升。
而在下午的一場分論壇上,中國建材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宋志平則對當前發展實體經濟的必要性指出,發展實體經濟是我們自己的需求,我們的進出口、“一帶一路”倡議,都是靠我們的制造業和實體經濟做基礎,因此我們不可放棄實體經濟。關鍵是我們的實體經濟和實業需要結構調整,要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服務化。“我覺得實體經濟不存在我們做不做(的問題),而是必須做好。”他在現場這樣表示。
除發力主業、發力實體經濟外,記者在現場還注意到,“改革”也成為此次論壇的一個高頻關鍵詞。
例如,在上午的論壇期間,對下一步國企改革動作和完善市場化經營機制有關部署,國務院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郝鵬在現場介紹,混合所有制改革要更加突出轉換經營機制,探索建立有別于國有獨資和全資企業的管控模式。
此外,還要進一步加大企業市場化改革力度,積極推進經理層任期制契約化管理,加快推進職業經理人制度,建立更加靈活、高效的收入分配機制,統籌運用好股權激勵、分紅激勵、員工持股等政策措施,積極探索運用超額利潤分配、虛擬股權、項目跟投等方式,充分調動各類人才干事創業的積極性。
而在下午的一場分論壇期間,萬華化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廖增太則介紹了該企業改革進展,展現國有企業改革取得成果。他表示,該企業做對了三件事情,一是堅定不移地推進現代企業制度改革,所有權和管理權一定要合理分配。二是骨干必須得到充分的激勵。三是企業的信息必須公開透明,公開透明才能規范。
他還介紹,萬華幾十年來不遺余力地在做混合所有制改革,并實現了整體上市。對于整體上市的效果,廖增太表示:“我們現在管理層級大幅度的壓縮,我們的國際化道路開拓了。”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