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 2019-11-05 08:06:13
印度沒能在這次RCEP領導人會議上與其他15個國家達成一致,這令人遺憾。但印度的態度也不讓人意外。在印度的政治環境下,它在這一重大決策面前的退縮應當說可以理解。
第三次區域全面經濟伙伴協定(RCEP)領導人會議4日在曼谷舉行,會后的16國領導人聯合聲明稱,RCEP的15個成員國已結束所有文本談判以及實質上所有市場準入談判,準備明年簽署協議。印度決定繼續談判,RCEP的15個國家看來要在沒有印度的情況下簽署協議,但RCEP的大門依然向印度敞開。
《印度時報》報道截圖
印度沒能在這次RCEP領導人會議上與其他15個國家達成一致,這令人遺憾。但印度的態度也不讓人意外。在印度的政治環境下,它在這一重大決策面前的退縮應當說可以理解。
印度很怕加入RCEP會沖擊國內制造業,尤其擔心中國廉價商品的涌入。它希望RCEP的自由貿易程度低一些,給印度更多照顧。但是RCEP其他談判國之間的貿易便利化程度已經很高,如果過度照顧印度的要求,RCEP就起不到提升整個地區自由貿易水平的作用,等于失去了意義。
加入RCEP對印度整體上是有利的,這種情況就猶如中國2001年加入WTO。當時中國人有種種擔心,但是我們有強大的決策機制,而且事實證明,加入WTO倒逼了中國的產業進步,極大促進了中國的工業化進程。
印度的問題在于難以形成這一重大決策的決斷力。印度國內存在各種利益集團,政黨政治與有些固化的利益格局疊加在一起,形成極強的牽制力。盛行西式選舉的國家很容易被短期利益和已有的好處綁架,改革如果有沖擊現有利益格局的風險,就會面臨很大阻力。
現在印度的反對黨用RCEP問題猛攻莫迪,一些行業協會也是RCEP的反對者。印度的談判風格本身又極其保守,輕易不讓步。這一切鑄成了印度在最后時刻站到15國達成的協議框架門檻之外。
客觀說,印度未能及時抓住一次與蓬勃發展的東亞在經濟上深度融合的機會,它也是刺激、倒逼印國內加快工業化的一個重要機會。印度作為一個大國,僅僅靠內部動力走向現代化是遠遠不夠的,它需要進一步對外開放,在與外界的交往和碰撞中汲取前進的更多力量。
歷史證明,幾乎沒有一個國家因為對外開放而導致了落后,印度在開放的問題上比一些發展水平遠不及它的小國還要保守,這真的不是好事情。
不過,加不加入、何時加入RCEP,完全是印度的主權。而且這更多是經濟戰略的問題,它不該被政治化。相信印度人會在今后的日子里仔細觀察RCEP的進展情況,做出他們的思考和總結。
暫時沒有了印度,RCEP的規模會小一點,但它仍將是世界最大的自貿區之一。由于它是開放的,不排除今后印度還是會加入進來,也可能有其他國家進入RCEP。RCEP的發起者是東盟10國,不由某個大國主導,它的談判過程更加公平,也更加遠離地緣政治,匯聚了各個國家實現進一步經濟發展的愿望,因此它很可能極具前途。
RCEP還有一大特征,那就是它的談判國在政治制度和文化傳統上有很大差異,它們能夠專注于經濟合作,談成一個龐大的自貿協定,具有重大示范意義。貿易自由化是大勢所趨,以談判的方式化解分歧,形成最大公約數,注定是未來最主流的國際關系路線。
印度暫不簽RCEP,對中印經濟關系不會產生負面影響。中印貿易額一直在上升中,這一趨勢今后應該會繼續保持,中印發展經貿合作可以另辟空間。中印是鄰國,兩國要長久發展,斷離不開它們彼此加強交流合作所意味的正能量。
原標題為《印度暫時沒簽,應該怎么看?》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