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11-06 22:38:59
房企融資面臨“史無前例”的窘境。
每經記者 吳若凡 每經編輯 魏文藝
今年下半年以來,理財產品“爆雷”頻起,上市公司實控人因非法集資、行賄、內幕交易等違規行為被拘事件接踵而至,各類債務違約數量激增。而這一陣“雷雨”已經蔓延到了房地產領域。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不完全統計,今年房地產開發領域企業債券違約的已有7只,涉及金額139億元,其中不乏頤和地產、銀億股份、中弘股份、正源地產等在區域較有知名度的房企。如果加上房地產上下游建筑材料、建筑裝飾領域的企業,出現債券違約的則達21只,違約總金額達464.83億元。
而已經成功發行債券的房企,也可能面臨債券出問題的壓力。如融信、佳源國際等房企就被曝出現部分私募債被納入大智慧的“禁投池”,而大智慧財匯禁止投資證券池已經被保監會所采用。
同時,記者留意到,今年下半年相繼出現“爆雷”的ST昌魚、永清環保、小泰科技等企業,均涉足房地產領域。
在今年融資渠道全面收縮的背景下,房企向各種標準和非標途徑尋求資金,但在這一波P2P清理、理財整頓的影響下,越來越多的“不規范”資金或被清理,多條路被堵,房地產面臨的融資環境或更加嚴峻。
圖片來源:攝圖網
今年下半年,被不少資本人士稱為“爆雷季”。
11月1日,浙江小泰科技實控人潘曉峰因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主動自首;10月24日,春興精工實控人孫潔曉因內幕交易被拘;7月26日,ST昌魚實控人翦英海因行賄罪被刑拘……
而卷入這一波浪潮的企業,大多數都與房地產行業有千絲萬縷的關聯。
如ST昌魚,其幕后實控人翦英海為上市公司華普智通的創始人,早年已投身房地產,成立華普海運倉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并在其后成功將房地產項目注入上市殼公司。
再如永清環保,旗下也有長沙域興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等地產企業;小泰科技實控人潘曉峰則從線上金融,已走到線下開設“泰然城”實體店,進入小鎮開發運營領域設立“泰然小鎮”……
隨著這一波上市企業的“爆雷”,有的資金從地產抽出,有的則只能通過變賣地產資產謀求生存。
一位不愿具名的金融分析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指出:“因為以往資金松動,最先流向房地產行業,所以行業藏納了各路背景的資金。在這一波洗牌中,很多資金和資產被洗出來了。整個房地產行業也正在被清理和整理。”
據人民法院網站消息,截至10月27日,宣告破產的房企已經增加到408家。其中不僅有中小房企,也包括過去經營良好、有著一定規模的房企。
上述分析師指出:“繼5月銀保監會發布‘23號文’整治房地產行業融資亂象、7月和8月監管部門密集發布緊縮政策,房地產對于各類資金流動、融資行為,是‘哪里有漏洞堵哪里’。這個行情是順應大趨勢的,而且會伴隨洗牌而逐漸深入,房企或面臨‘史無前例’的融資窘境。”
房企的資金格局的確不容樂觀,不僅融資通道減少,即使成功融資,也并不意味著一帆風順。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閱相關數據發現,截至目前,和房企相關的債券違約共計發生26起,累計違約金額大約139.03億元。而非標融資里涉及基金、信托、資管違約的共計31只產品,由于有些產品尚未公布金額,所以無法統計。
11月5日,有消息稱,融信發行的“19融投03”“19融投04”“19融投05”私募債,被納入了禁投池。
但針對上述市場傳聞,融信11月6日回應稱,其“19融投03”等債券入池原因是“私募債”三個字,同樣入池的債券還包括平安銀行、廣發銀行、華夏銀行等公司的債券。融信中國并沒有發行19投融04和19投融05私募債,傳聞信息有誤。
一位資管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禁投池是根據“保監會58號文”生成,將不符合投資規則的債券納入禁止投資債券池。“如果被禁投,那么在二級市場交易時,基金公司、券商資管機構,以及私人投資者就無法買賣證券,證券沒有流動性,會有潛在違約風險。”
該資管人士表示,進入禁投池,如果標的是項目,那可能是項目存在一定風險,比如延遲開工;如果標的是公司,則可能是企業的資本結構和財務出現問題,或存在流動性風險。另外,不如期兌付或者延期的風險,對于現有債券會造成影響。
數據來源:同策研究院
同策研究院數據顯示,2019年10月,40家典型上市房企完成融資金額折合人民幣共計235.82億元,環比大幅下跌65.80%,創2019年融資歷史新低。以發行數目最大的公司債為例,發行折合101.08億元,融資金額占總額的42.86%,環比減少35.14%。
“房企要做好長期‘融資難’準備。”58安居客房產研究院首席分析師張波就直言,這一波是想通過金融側的調控,實現房地產開發行業“去產能化”。
“無論是千億房企還是中小房企,當下更重要的是降低企業的財務風險,穩發展。”張波認為,隨著未來商品房市場的變化,行業的整體規模化天花板已現。兩類房企未來的風險性會更大,其一是中小型房企,尤其是小型房企,未來不但融資難度大,拿地也面臨著更多挑戰,淘汰率會明顯上升;其二是負債率過高的房企,無論是否是大型品牌房企,負債率過高的風險都會遠遠大于以往幾年,并且不排除有高負債的“大象”級房企會倒下。
(鎂刻地產原創,喜歡請關注微信號:meikedichan)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