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11-07 17:37:28
在MSCI將迎來A股第三次擴容之際,QFII重倉指數悄然創出歷史新高,11月5日收盤,QFII重倉指數報收2728.78點,創出了歷史新高。另外QFII調研活動異常活躍,10月以來截至11月4日,QFII機構合計調研上市公司148次,調研上市公司170家。
圖片來源:攝圖網
每經記者 楊建 每經編輯 謝欣
10月以來,外資流入兇猛,除了習慣買入的超級大藍籌如貴州茅臺等外,還增持了不少細分領域的龍頭。尤其是11月以來的持續震蕩行情,市場呈現結構性牛市的特征愈發明顯,不少細分領域的龍頭得到了市場資金的追捧。值得注意的是,在MSCI將迎來A股第三次擴容之際,QFII重倉指數悄然創出歷史新高,11月5日收盤,QFII重倉指數報收2728.78點,創出了歷史新高。另外QFII調研活動異常活躍,10月以來截至11月4日,QFII機構合計調研上市公司148次,調研上市公司170家。
據東方財富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截至11月6日,QFII重倉指數漲幅達56.36%,已經創出歷史新高。從月份來看,在今年前10個月中,有8個月的月線收陽線,只有5月和7月收陰線,其中5月下跌5.96%,7月雖然收陰線,但是指數沒有下跌,還小幅上漲0.93%。具體來看,今年1月份該指數上漲8.65%,2月份漲幅12.3%,3月漲幅8%,4月漲幅5.54%,6月漲幅7.15%,8月漲幅2.49%,9月小幅上漲0.83%,10月漲幅3.53%,11月截至6日漲幅達3.32%。
值得注意的是,QFII由于具備良好的盈利能力,較成熟的投資體系,常被視作A股市場的“聰明錢”。從其重倉股的行業劃分來看,漲幅靠前的醫藥生物和電子行業持股較多。醫藥生物行業的泰格醫藥、安圖生物、恒瑞醫藥、愛爾眼科年內股價翻倍。電子行業的歌爾股份、匯頂科技、深南電路年內漲幅翻倍。
從QFII重倉股今年以來漲幅排行來看,博通集成、三只松鼠、丸美股份、三棵樹等漲幅超200%;歌爾股份、深南電A、恒銘達、鵬鼎控股、泰格醫藥等14只個股漲幅超100%。從持股特點來看,QFII比較偏好績優的細分行業龍頭。如泰格醫藥是臨床CRO龍頭,具有較強成長性,又如5G行業中的PCB龍頭深南電路,三季報公司實現歸母凈利潤8.7億元,同比增長83.3%。
對此知遠投資總經理柳正華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我覺得這是一個市場正慢慢走向成熟的標志。外資有更多的資本市場經驗,對股票的研究分析定價能力遠超過國內的機構。一個正常規范的市場本來就應該這樣,優秀的公司上漲,垃圾股下跌甚至退市。隨著A股市場越來越開放,注冊制的穩步推進,資本市場法治更加成熟,這一趨勢會進一步強化。未來投資只有扎扎實實研究企業基本面一條路。”
央行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三季度末,外資持有A股(境外機構和個人持有境內股票)環比增加1212.54億元,達17685.54億元,較二季度末的16473億元,增加1212.54億元,較2016年四季度末增逾萬億元。近日,MSCI官方又發布消息稱,11月份MSCI半年度指數評估結果將于北京時間11月8日(周五)公布,該變動將于11月26日收盤后生效。對于本次擴容,依照此前計劃,將把指數中的所有大盤A股納入因子從15%增加至20%,同時將中盤A股一次性以20%的納入因子納入MSCI指數。
對于QFII重倉指數創歷史新高,也有分析認為,與11月份即將到來的MSCI對A股擴容不無關系。國金證券認為,11月中盤股按20%比例納入帶來的被動增量資金約212億元人民幣,大盤股納入比例由15%提升至20%帶來的被動增量資金約281億元人民幣。而對于第三步擴容能帶來的資金規模,由于中盤股納入,此番帶來的被動增量資金規模將為歷次最高,預計為493億元人民幣。根據前兩次擴容的市場經驗,資金通常在擴容前布局。而近期北向資金也出現持續凈流入,國慶節假期后僅3個交易日凈流出,其余皆是凈流入的態勢。
值得注意的是,在MSCI第三次擴容前,以QFII為代表的外資流入趨勢確定且節奏將繼續加速,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今年10月份以來截至11月4日,以QFII為代表的外資合計調研上市公司148次,合計調研上市公司170家。其中,QFII在近期調研的包括高新興、立訊精密、工業富聯、國檢集團、分眾傳媒、埃斯頓、TCL集團、柳工、開立醫療、精測電子等個股。其中大華股份、海康威視、樂普醫療3只個股位居QFII調研的前三甲。樂普醫療合計調研11次,包括摩根士丹利公司(QFII)、新加坡政府投資有限公司(QFII)、富敦資金管理有限公司(QFII)等外資機構。
大華股份則獲得了QFII機構合計21次的調研,包括摩根士丹利公司(QFII)、三星資產運用株式會社(QFII)、霸菱資產管理有限公司(QFII)、瑞士聯合銀行集團(QFII)、摩根大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QFII)等外資機構。
在海康威視的調研中,合計15家外資機構出現,包括霸菱資產管理有限公司(QFII)、畢盛資產管理有限公司(QFII)、摩根士丹利公司(QFII)、瀚亞投資(香港)有限公司(QFII)、瑞士瑞信銀行(QFII)等外資機構。
展望未來1~2個季度,清河泉資本在最新發布的月報指出,因為信用周期預計會小幅走弱,而過剩貨幣仍處于緩慢堆積的過程中,市場表現或仍偏向震蕩,但結構性機會仍然偏強。對于科技股,美元指數的走勢與科技周期基本同步,美元指數的下降周期往往對應著科技周期的上半場,而上升周期對應著下半場,背后是全球產業鏈分工決定的。而從歷史上來看,美元指數高點到低點平均為83個月,低點到高點平均是99個月。根據歷史時間長度來看,下半場有望起始于2022~2023年。所以當下科技股仍沒有迎來全面爆發的時期,驅動國內科技股的邏輯主要是政策頂層引導和國產替代進程,盈利驅動的邏輯仍然相對較弱,而單純靠估值驅動的行情一般表現為短且快,并且會夾雜著較大的波動。
天和投資董事長鐘軍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伴隨著IPO提速帶來的市場擴容和國內機構投資者比例不斷提升,核心資產和回歸基本面的價值投資在陸續取代此前的題材投機,并成為市場主流,MSCI的A股擴容只是加速了這一進程。在整體市場風險偏好有限下,MSCI的A股擴容只會讓市場結構化行情更為顯著,績優藍籌股將延續不斷新高走勢,而無基本面支撐的小盤股繼續陰跌淪為仙股概率較大。
百創資本董事長陳子儀則表示,外資基本上是價值投資為主,青睞績優龍頭股,國內資金經過這幾年市場的洗禮,也逐步把投資重心轉到績優龍頭股,所以,這兩大合力使得績優龍頭股表現遠遠好于一般的小盤股。這是長期的大趨勢,MSCI的A股擴容可能進一步加劇市場的分化。
私募排排網基金經理夏風光告訴記者,MSCI連續提升A股比例,利好A股市場的長遠發展。從基礎建設角度說,推動了制度完善、改革出新,加快了和國際體系接軌的進程,同時也為市場引入了活水,促進市場資金配置效用的提升。海外機構投資者資金來源具有長期性和穩定性的特點,投資風格注重價值,兼顧成長,有助推動A股慢牛走勢的形成。消費股具有弱周期性、品牌“護城河”、現金流充沛等特點,長期回報確定性高,這和海外資金的來源特點相匹配,是外資偏好的行業之一。A股金融行業估值水平較美國市場低,市值大,流動性高。在成熟市場中,金融行業也是長期跑贏市場平均水平的,自然A股的金融行業也受到了青睞。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