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11-12 21:17:45
11月11日,國務院國資委發布通知,支持央企控股的科創板上市公司,甚至包括尚未盈利的上市公司實施股權激勵計劃。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出臺,與科創板開板以來的平穩運行密不可分。證監會主席易會滿近日表示,科創板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可以用“符合預期,基本平穩”八個字來評價。
每經實習記者 朱成祥 每經記者 孫嘉夏 每經編輯 梁梟
近日,科創板陸續傳來政策利好。11月8日,證監會開始就科創板再融資辦法征求意見;同日,上交所也發布科創板上市公司證券發行上市審核規則,就科創板再融資配套業務規則向市場公開征求意見。11月11日,國務院國資委又發布通知,支持央企控股的科創板上市公司,甚至包括尚未盈利的上市公司實施股權激勵計劃。
而這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出臺,與科創板開板以來的平穩運行密不可分。證監會主席易會滿近日在接受新華社采訪時表示,從科創板開市以來的情況看,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可以用“符合預期,基本平穩”八個字來評價。上交所相關負責人也介紹,科創板融資存量、兩融結構的均衡性良好,信披生態也在逐漸改善。
此次國務院國資委公布的《關于進一步做好中央企業控股上市公司股權激勵工作有關事項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共分為四個部分,“支持科創板上市公司實施股權激勵”作為《通知》第三部分內容被重點提及。
《通知》提到,允許科創板上市公司限制性股票的授予價格低于公平市場價格的50%。不過,上市公司也要相應地適當延長限制性股票的禁售期及解鎖期,并設置不低于公司近三年平均業績水平或同行業75分位值水平的解鎖業績目標條件。
《通知》也支持尚未盈利的科創板上市公司實施股權激勵。由于該類上市公司尚未盈利,因而要求也更加嚴格。《通知》中要求,其限制性股票授予價格按照不低于公平市場價格的60%確定,在上市公司實現盈利前,可生效的權益比例原則上不超過授予額度的40%。
另外,在《通知》第一部分,也提及科技創新型上市公司股權激勵的權益授予數量問題。《通知》要求,科技創新型上市公司首次實施股權激勵計劃授予的權益數量占公司股本總額的比重,最高可以由1%上浮至3%;公司有重大戰略轉型等特殊需要的,可以適當放寬至總股本的5%以內。
國務院國資委發布上述《通知》鼓勵和規范央企控股科創板上市公司股權激勵的同時,為建立高效的科創板上市公司再融資機制,證監會于11月8日開始就《科創板上市公司證券發行注冊管理辦法(試行)》公開征求意見。同樣是在11月8日,上交所也就《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上市公司證券發行上市審核規則》公開征求意見。
證監會主席易會滿近日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就表示,科創板改革肩負著兩大使命:一是通過資本市場的力量推動經濟創新轉型,二是用這塊“試驗田”推動資本市場基本制度改革。
相較傳統型企業,科技創新型企業研發投入高、技術開發周期長,因而很多公司依賴持續融資來支持正常的技術研發工作。若沒有足夠的資金支持,很多小企業便會“量入為出”,縮減研發費用。
對此,上述兩項政策文件分別在非公開發行、審核時限等方面作出規定。
在小額非公開發行方面,科創板再融資將啟動簡易審核程序,在符合相關條件的基礎上,申請文件大幅簡化,1個工作日內受理,對申請文件進行形式審核,5個工作日內作出同意發行上市的審核意見或終止發行上市審核的決定。
審核時限方面,科創板再融資由3個月縮短至2個月。首輪問詢的時間縮短到15個工作日,取消在首輪回復后10個工作日內提出多輪問詢的要求,在總的時限內可以更靈活快捷。
可以看出,監管層高度重視科創板再融資的便捷性,支持有發展潛力、市場認可度高的優質科創板上市公司便捷融資。
要發揮科創板試驗田作用,關鍵在于制度創新,但這并不意味著監管的放松。政策同時也強化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義務和中介機構的把關職責,加大了自律監管措施的力度。譬如,明確了發行人通過欺詐發行上市的,證監會可以責令上市公司及其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按規定購回已上市的股票。此外,證監會還將建立對交易所發行上市審核工作和發行承銷過程監管的監督機制,定期進行檢查和抽查。
事實上,監管層對于科創板上市公司再融資的“松綁”,無疑是發揮科創板“試驗田”作用的一大體現。而提高科創板上市公司的“研發含金量”,或是政策松綁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科創板上市公司中,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和生物醫藥這三個行業的公司占比最高,合計占市值的比重接近90%。這些企業大多擁有“硬科技”,很多都是各個細分領域的佼佼者,凸顯科創板“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的定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自7月22日科創板正式進入上市交易階段,已經平穩運行一百余天。據上交所相關負責人介紹,自科創板開板至11月1日,市場累計成交額達9575億元,日均成交額139億元。
科創板開板初期,交易活躍度偏高,9月、10月開始趨于穩定。以10月份為例,每天的成交額多數時間位于50億元到80億元區間內,換手率基本穩定在4%至7%,高于同期滬市主板和深市創業板的水平。
截至目前,科創板融資存量,兩融結構的均衡性,都要好于主板。上交所發布的信息顯示,融資買入,占成交金額的比重基本上維持在3%~8%,融券賣出占比持續穩定在1%~3%,基本上都處于比較合理穩定的區間。
對于近期部分科創板股票價格出現明顯回歸的問題,上交所相關負責人表示:“隨著整個科創板發行的常態化,供需逐漸趨于平衡,說明整個市場的投資者情緒趨于理性,股價出現一定幅度的修正其實是一個合理的現象。”
注冊制以信息披露為核心,而近期科創板上市公司的信披生態也在逐漸改善。上交所相關負責人介紹:“從實踐來看,經過市場機構的共同努力,經過發行上市審核和注冊審核的共同推動,我們觀察到,現在發行人的信息披露質量,相對于3月份、4月份剛申報的時候,是在穩步提升的。”而此前提到的科技創新事項披露不夠充分、企業業務模式披露不夠清晰、企業生產經營和技術風險提示不夠到位、信息披露語言不夠友好等問題,也在逐步解決。
作為中國資本市場近年最重要的制度改革之一,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可謂“牽一發而動全身”,推動了資本市場全面、系統化變革。正如證監會主席易會滿近日接受媒體采訪時所說:“科創板運行100多天來,注冊制試點平穩有序,改革緊緊抓住信息披露這個核心,推動發行人、中介機構、交易所歸位盡責,審核注冊各環節公開透明,實際效果基本得到了市場認可。”
(實習生蹇卿蘭對本文亦有貢獻)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