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商業人物

每經網首頁 > 商業人物 > 正文

專訪九曳供應鏈CEO張冰:“雙11”激化生鮮生態鏈變革

每日經濟新聞 2019-11-15 20:13:13

九曳供應鏈CEO張冰表示,在產品運輸過程中,不使用冷鏈物流會產生的損耗、不使用冷鏈倉儲會產生的浪費會遠遠大于支付冷鏈物流的費用。當然如果在銷售過程中,一個農副產品沒有被賦予一個品牌溢價,始終以小本買賣經營那么無論用怎樣的物流都會在成本中占據較大的部分。

每經記者 張韻    每經編輯 張海妮    

從“買全球”到“運全國”,11月生鮮電商很忙。在剛剛過去的“雙11”,京東收獲4萬噸生鮮大單,天貓1小時售出350萬塊牛排,消費者體驗到了凌晨付款、早晨到貨的速度……對于生鮮電商來說,“雙11”不止是價格和流量的比拼,打好這場硬仗更需要強大的供應鏈體系支撐。

為應對生鮮訂單井噴,各生鮮供應鏈企業也做足準備。如今從產地到餐桌,進口生鮮變得觸手可及,跨境生鮮如何進入中國?在“雙11”期間,九曳供應鏈創始人、CEO張冰接受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NBD)的專訪。他表示,未來生鮮供應鏈服務不僅是冷鏈物流,還將會滲透前端到后端營銷服務的每一個環節。在生鮮供應鏈升級下,產業生態將實現多方互贏。

九曳供應鏈CEO張冰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韻 攝 

揭開生鮮背后的供應全鏈路

NBD:今年“雙11”,生鮮依舊是需要最快送達的品類之一,這背后是一條怎樣的鏈路在做支撐?

張冰:事實上生鮮與常溫產品不同,并不是那么適合“雙11”的巨量訂單。每一個生鮮電商訂單都涉及低溫存儲、揀選、復核、定制化冷媒包裝、出庫、分撥、冷鏈運輸、派送等多個環節,訂單暴增極大地增加了履約難度。

因此要做到多平臺、高頻次、全區域的生鮮運輸,首先要基于大數據倉儲,根據對歷年“雙11”消費者行為的分析,今年多個合作生鮮品牌及跨境生鮮產品已陸續提前把貨品放入公司的生鮮云倉,確保及時響應訂單需求。

在“雙11”期間,實時收到電商平臺的訂單信息后,需要針對不同生鮮品類配置個性化包裝方案,總共使用了120.91噸冰袋。出庫后,智能運輸系統(TMS)可自動快速合理排線,運輸車輛配備24小時不間斷倉庫溫濕度監控和視頻監控到達中轉站,再由配送團隊直接送到消費者手中,確保食品全線保鮮宅配到家。

由于今年“雙11”在工作日,如果收貨時間過長,便難以保證新鮮品質,因此一些消費者在11日清晨便可收到來自內蒙古的科爾沁牛肉。

可以看到,在京東、天貓、蘇寧等頭部電商平臺實現1小時到家、半日達、次日達等服務背后,除了自建的倉儲物流,還有無數個食品品牌商、供應鏈倉管提供商、干線物流承運商、末端的落地配公司在夜以繼日地通力協作。

NBD:那么這種數字化供應鏈運營具體可以幫助傳統農業、食品企業如何提升運營效率?

張冰:我們非常重視數據在整個運營過程中的應用,所有的IT系統是完全自己開發的。比如從海外采購角度說,需要采購多少三文魚可以滿足“雙11”的銷量需求,我們可以根據一些歷史數據分析幫企業做出供需預判;從工廠生產角度來說,會結合全國的一些配送數據知曉,什么樣的產品在哪些區域更加暢銷,什么規格、口味的產品更受某些區域消費者的喜愛,哪些地方購買力更強,我們將分析結果反饋到上游工廠,他們可以以此有針對性地開發產品,或者制定來年的一些生產計劃。

這是我們在數字方面與上游企業進行的一些嘗試和探討,實踐的結果是他們可以根據需求來改變工廠生產的一些進程計劃,當然目前我們還只是處于一個建議的階段。

圖片來源:攝圖網 

多溫區標準化冷鏈基礎設施較薄弱

NBD:在剛剛結束的進博會上,跨境生鮮爆款頻出,多家電商平臺簽下巨額訂單,在您看來,目前跨境生鮮在流通過程中的現狀如何?是否還存在一些短板?

張冰:其實從專業角度看,在跨境的過程中會有一些政策的影響,比如通關的速度。生鮮產品無法在常溫環境存儲很長時間,因此快速通關顯得尤為重要。而當生鮮產品經海運、航運的冷藏箱進入中國市場后,在國內端從倉儲、運輸到宅配的冷鏈體系尚未完善,會發生全程冷鏈斷鏈的情況,因此需要具有專業冷鏈物流經驗的企業逐步搭建從機場港口到消費者手中的“快速路”。

目前傳統冷鏈企業存在區域化的特點,服務范圍具有局限性,企業規模相對較小,但我們知道,隨著整個交易模式的變化,需要冷鏈企業將倉庫覆蓋全國,既有送到電商倉和線下門店的能力,又具備直接送到消費者手中的能力,才能保證生鮮產品的體驗感。

NBD:您認為推動全球食品供應鏈更加完善的關鍵是什么?需要企業與政府做哪些工作?

張冰:其實有一點是非常需要協同的,過去幾年我們與機場的一些管理部門在溝通時就提出可以共同去建立一個更專業化的生鮮快速通關體系。現在很多機場、港口實際上幾乎沒有提供多溫區的標準化冷鏈倉儲設施,我認為這部分可以交由企業運營管理。

具體而言,目前機場冷庫面積小、使用率不高,盡管空運產品可以在短時間快速出去,但還是有一些產品需要一個暫存或暫養的空間。我們曾和一些客戶探討過如何在機場周圍建立一個龍蝦和帝王蟹的養殖池,幫助貿易商在通關過程中做一些暫養。另外,目前國內冷庫總量充足,但基礎設施比較薄弱,過去大多以凍庫為主,難以滿足溫度跨度從零下60度到零上20度的新型儲存要求,以及缺少大操作包裝組合空間,一旦鋪設投入較大,因此需要企業規劃、機場改建,相互協同。

NBD:您覺得在冷鏈物流行業還有什么環節是需要提高和改善的?

張冰:一個公認的標準是目前整個行業比較缺少的,比如哪些環節必須使用什么樣的溫度去運輸,什么樣的溫度去存儲,應該如何去搬運、裝卸等,行業中尚未有一個標準作為參考,所以現在業內只能用價格去衡量是否能夠達到標準。

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劉國梅 攝 

從物流到商流 跨境冷鏈還得懂營銷 

NBD:對于生鮮零售企業來說,冷鏈物流居高不下的成本讓其背負著沉重的壓力,您覺得在供應鏈端有什么方法可以破除這個痛點?

張冰:其實我們現在看到那些真正的傳統零售企業,他們實際上對農業的使用需求和要求標準非常高。我們不能說單純地從物流價格上去衡量,因為從第三方物流角度來講,會發現看到的物流成本只是冰山一角,實際上冰山以下的成本是更高的,有一個理論叫做物流成本“冰山”學說。

也就是說,在產品運輸過程中,不使用冷鏈物流會產生的損耗、不使用冷鏈倉儲會產生的浪費會遠遠大于支付冷鏈物流的費用。當然如果在銷售過程中,一個農副產品沒有被賦予一個品牌溢價,始終以小本買賣經營那么無論用怎樣的物流都會在成本中占據較大的部分。

因此生鮮企業需要考慮的是整個供應鏈的升級,才能更好地提高農產品的收益率,不能單純從某一個環節去看它的成本高。

NBD:在與境外農產品企業合作與溝通的過程中,您覺得什么是他們最大的訴求?

張冰:第一,看重市場的宣傳推廣,這是他們進入中國市場后首先要做的事情;第二,一旦產生交易之后,需要國內具備專業能力的冷鏈物流企業提供支持;第三,當境外企業想要在天貓、京東等電商平臺開展業務時,希望有一些企業提供代運營的服務。

因此為應對優質海外生鮮供應商提出的相關需求,除了原先鋪設的冷鏈倉儲運輸配送業務外,我們還搭建了一個服務團隊,提供電商代運營、市場推廣線上傳播等服務,通過一站式分銷、新媒體內容營銷、短視頻平臺直播賣貨等形式開展一些增值項目。

在我看來,無論是現在流行的國潮食品品牌還是需要在國內打出知名度的進口生鮮產品,都需要一個一站式的綜合服務體系。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九曳供應鏈CEO張冰 生鮮 冷鏈 雙11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