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市場

每經網首頁 > 市場 > 正文

阿里的新野心:兩大賣場雙11攬入430億元,5億元入股三維家補足家居版圖

每日經濟新聞 2019-11-21 17:02:33

阿里想做一些顛覆家居行業的事情。

每經記者 王佳飛    每經編輯 陳夢妤    

“抄底”并顛覆家居行業,可能是阿里巴巴接下來要做的事。

上月末,新上任的阿里副總裁湯興出現在家居設計平臺三維家的C輪融資發布會現場。他表示,流量獲客難、獲客成本高、線上線下割裂是整個家居產業面臨的現狀。

事實上,自2015年成立家居家裝電商平臺“極有家”切入,盡管一直不溫不火,但阿里在家居行業的布局從未停止。直至今年雙11,在行業下行壓力之下,紅星美凱龍和居然之家兩大家居賣場合計近430億元銷售額,令業界的目光再度聚焦于阿里這位雙方共同的幕后金主——過去兩年間,阿里向兩者砸下近百億元。

而在5億元入股三維家之后,阿里呈現了較為完整的家居版圖。

圖片來源:攝圖網

家居野心:把對手變成戰友

過去幾年里,阿里把家居行業的大對手都變成了戰友。

2018年2月,居然之家與阿里無征兆宣布達成合作:阿里以及關聯投資方向居然之家投資54.53億元人民幣,持有其15%股份。與此同時,紅杉資本、九鼎投資、博裕資本等16家投資機構跟投居然之家達130億元,成就2018年國內首單百億級別戰略融資合作。根據公開的媒體數據,當年雙11,居然之家便完成了120億元銷售額,超過之前定下的100億元目標。

2019年5月,紅星美凱龍控股股東紅星控股成功發行可交換債券,以43.594億元人民幣被阿里全額認購。可交換債換股后,阿里將獲得紅星美凱龍占總股本比例約10%的A股股份。與此同時,阿里亦在港股收購紅星美凱龍3.7%股份。10月16日,阿里副總裁兼CEO助理靖捷、副總裁兼CEO特別助理徐宏成為紅星美凱龍非執行董事。

從商場走向流量場,居然之家和紅星美凱龍確實都拿出了更好看的成績單。根據雙方的公開披露,今年雙11,居然之家以208.81億元銷售額刷新同期紀錄,同樣超過既定的200億元目標;而紅星美凱龍則以219.86億元、同比增長超37%完成了與阿里合作后的雙11首戰。

在阿里的大池中,“南紅星北居然”的對峙甚至少了幾分敵對的意味。而就在五六年前,紅星美凱龍和居然之家都曾將阿里視為“敵人”。記者了解到,2013年10月末,以紅星美凱龍和居然之家等為代表的19家知名家居賣場公開封殺天貓,聯合簽署《關于規范電子商務工作的意見》,其中明確提出“不能變相讓賣場成為電商的線下體驗場所”,“未經賣場允許,不許利用賣場的商標、商號進行宣傳。不許通過電商移動POS將賣場的業務轉至他處交易”等。

幾年過后,從抵制到合作,家居賣場的更高坪效是最好的答案。曾抵制天貓的紅星美凱龍董事長車建新已將阿里的引流比作“空軍式”支持,表示“新零售為家居行業帶來了線上引流+線下體驗及成交新模式,能夠讓線下商場運營效率實現成倍的增長”。

互聯網行業分析師梁振鵬分析指出,阿里大舉進入家居產業,重點還應當在于O2O,即線上和線下的融合,也就是所謂新零售版圖的一部分。通過線上渠道的引流,應當做到線上線下同步、同質、同價。阿里通過在人工智能、物聯網、云計算方面的技術優勢,進一步改造目前的家居產業。

而在實現對線下賣場的入駐之后,阿里發布“躺平”APP,投資三維家,其從設計端口入手布局家裝及家居營銷全產業鏈的計劃逐漸清晰。

根據阿里方面的說法,“躺平”將打通整個家居行業,為工廠、消費者、商家打造全新的數字化解決方案,而其與三維家聯合開啟的第一家線下實體店,已將交付時間縮短至20天,比傳統裝修時間縮短了50%,成本降至199元/平方米,降幅達33%。

實戰彎路:渠道制約、估值虛高

但阿里的布局不是一帆風順的。

曾有媒體這樣報道,在互聯網家裝最火熱的時候,天貓將一批家裝企業(包含傳統和互聯網兩大類)搬到線上,但因為戰略合作方式過于粗放,部分新銳公司存在較大漏洞,很多公司都沒能熬過來。

以最早部署天貓家居O2O業務的家裝e站為例,2015年,其計劃在2000個城市開設體驗店,在全國重點城市建設50個中心倉,讓F2C的模式覆蓋到家裝e站所覆蓋的每一個城市。

在當年的宣傳稿中,天貓如此介紹家裝e站。“家裝e站是最早部署天貓戰略的企業,這樣一家互聯網家裝公司,兩年前還是行業的‘另類’,如今依托天貓已完成逆襲,形成自己的品牌影響力。截至目前,已在全國簽約了260多家城市,迅速布局全國家裝市場,并被裝飾行業巨頭金螳螂10億元收購,成為金螳螂旗下品牌,在天貓上的銷售額實現季度過億元。”

但僅僅一年,金螳螂便以“股東之間在家裝電商的商業模式、經營模式上存在較大分歧”為由,與家裝e站分道揚鑣。

家裝e站創始人孟德曾在公司周年慶典及全球戰略發布會上表示,2015年的業績目標為50億元,2016年為300億元,2017年目標直指1000億元。“讓天下沒有難做的家裝”是他的愿景。

不過,有家裝行業人士這樣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其實家裝企業早期在天貓發展,是一個很理想的平臺,但如果快速發展之后還這樣,沒有自己的渠道,雙方可能會形成制約。“喊出千億目標在當時的互聯網電商泡沫下可以理解,但實踐會告訴你都是估值虛高。”

如今的天貓,家裝e站旗艦店依然在,但29.6萬粉絲和一眼望去的眾多“0人付款”似乎有些對不起它的資歷。而在網頁搜索天貓家裝e站,跳出的內容除了公司介紹黃頁,還有一些關于裝修問題的投訴維權。

記者了解到,天貓平臺上的家裝公司曾經歷過一輪大調整,部分業內大家熟知的公司都被“清退”。

梁振鵬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指出,家居產業較為特殊,存在極大靈活性和非標準化特征,很大程度上需要工作人員、設計師等深度參與,也存在一定的技術門檻,不像標準的工業化產品那樣令電子商務容易介入,因而家居產業電商發展相對滯后。

對壘行業:“讓家居沒有難做的生意”

盡管遭遇過挫折,“極有家”和“淘寶心選”依舊沒能發揮出應有水準,但阿里對家居行業的熱愛一直不減,尤其是這兩年的百億收購,再加上此次投資三維家,阿里基本補足了家居版圖。

今年4月,新晉天貓總裁蔣凡為天貓未來三年定下了4個“小目標”,其中有一個是“未來三年要讓天貓平臺交易規模翻一番”。

從公開資料看,阿里2018財年總交易規模為4.82萬億元,其中淘寶和天貓的交易規模分別為2.689萬億元、2.131萬億元。翻一番,也就是說,到2022年,天貓的交易額要達到4萬億元。

而在如今的商業環境下,面臨業績增長壓力的不僅僅只有傳統行業,阿里也不例外,家居行業或許是其打破增長天花板的有力支點。

天貓家裝行業總經理風弛曾表示:“我們想做一些顛覆行業的事情。”未來將線上線下融合,通過3~5年時間改造整體家裝行業。

根據中商產業研究院的報告,目前整個家居家裝行業市場規模超5萬億元,未來依然極具發展潛力。但家居家裝產業鏈極其冗長,各方參與者利益關系錯綜復雜,各環節整合難度大,造成效率低下、經驗成本高,以及用戶與企業之間信息不對稱等問題,制約著行業的發展進步。

某項目家裝實景 每經記者:王佳飛 攝

在上月末的C輪融資發布會,三維家CEO蔡志森請來了湯興站臺。湯興表示,傳統產業的未來一定是與數字科技相結合,帶來大幅的效率提升,甚至由此誕生新的物種。

而蔡志森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則毫不掩飾自信:“我們和阿里都想解決家居產業的效率問題,雙方在技術上有互補之處,所以我們可以合作。”

不過他更清楚的是:“產業互聯網非常難,包括零售端的改造、門店的數字化、工廠的數字化等。全行業的產業綜合配套例,如裝備、研發、無人工廠、原材料供應必須利用互聯網進行全行業的分工和協同。”

由于具有低頻、高客單、周期長等特點,家居行業的互聯網改造遲遲未能出現重大進展,這或許正是阿里提出想要“顛覆行業”的重要原因。從馬云“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到蔡志森“讓家居沒有難做的生意”,下行壓力之下,阿里戰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目前家居產業互聯網的痛點在于售前、售中、售后和咨詢服務環節的不完善。”梁振鵬告訴記者,“因為家居行業的非標準化特征,存在不同空間、不同尺寸、不同產品的定制,以及各種復雜的安裝等等;也存在甲醛、貨不對版等質量問題;行業售后仍然混亂,這些都需要產業互聯網進行進一步優化,也需要政府強有力的監管。”

一個值得留意的行業發展趨勢是,根據中信建投的報告,目前A股上市家居企業共28家,2019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合計729.1億元,同比增長9.8%,收入增速較2018年底下滑6.2個百分點,較2019年中報放緩0.9個百分點,收入增速下滑走勢基本企穩;2019年前三季度實現歸母凈利潤合計72.6億元,同比增長15.7%,增速較中報放緩5.5個百分點。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阿里 家居 在線設計 賣場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