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A股動態

每經網首頁 > A股動態 > 正文

這家券商首筆境外美元債發行成功,今年來券商再融資頻現“新打法”!

每日經濟新聞 2019-11-29 20:20:51

隨著證券行業向重資產轉型,盈利能力與資產規模相關性增強。今年以來,35家上市券商發行債券規模7044億元,同比增長40%。此外,除了發債外,券商還動用了定增、配股等方式,預計有近920億元股權再融資方案“在路上”。

每經記者 陳晨    每經編輯 何劍嶺    

____500487422_banner.thumb_head

圖片來源:攝圖網

今日晚間,天風證券發布公告稱,公司完成2億美元高級信用債券的簿記定價工作,票面利率為4.3%。《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此次發債的資金將用于開拓天風證券的海外業務發展,增資天風國際。

實際上,隨著證券行業向重資產轉型,盈利能力與資產規模相關性增強。今年以來,35家上市券商發行債券規模7044億元,同比增長40%。此外,除了發債外,券商還動用了定增、配股等方式,預計有近920億元股權再融資方案“在路上”。

天風證券首筆境外美元債成功上市

今日晚間,天風證券發布公告稱,2019年11月28日,公司完成2億美元高級信用債券的簿記定價工作,票面利率為4.3%,待后續交割完畢后將安排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及中華(澳門)金融資產交易股份有限公司上市交易。

“28日一早宣布交易后僅僅1小時,即實現3倍認購;宣布交易后2小時,簿記規模高達10億美元,最終收到中外各類共計近50家機構的熱情認購,實現高達近6倍的認購倍數,收益率較最初指導價大幅縮窄70個基點”,有參與此次債券發行人士告訴記者:“4.3%的票面利率,創造了中資券商類機構無評級發行的最低利率,同時也創今年指導價最大幅度縮窄記錄”。

記者了解到,本次債券由天風國際、匯豐銀行、民生銀行香港分行、民銀國際作為全球協調人;此次發債的資金將用于開拓天風證券的海外業務發展,增資天風國際。天風證券對此表示,本次債券的成功發行有利于公司進一步優化融資結構、拓展融資渠道,并為建立境外市場良好信用打下基礎,是公司國際化戰略的重要舉措。

Wind數據顯示,今年來券商發行境外美元債出現高峰,共發行了14只,募集資金超23億美元。而2018年僅有6只,募集資金僅為7.3億美元。

上市券商配股融資漸起

實際上,隨著資本市場對外開放步伐加快、資本中介業務崛起,證券行業向重資產轉型的過程中,盈利能力與資產規模相關性增強。Wind數據統計,今年來35家上市券商發行債券規模7044億元,同比增長40%。其中招商證券發行858億元,中信證券發行697億元,廣發證券發行503億元。此外,華泰證券、中信建投、國信證券、海通證券等發行規模均在400億元以上。

當然,除了債券類再融資外,股權類再融資也是上市券商不可忽視的“利器”。眾所周知,券商股權再融資中定向增發占主導地位,今年以來中信證券、中信建投、中原證券、第一創業、南京證券和西南證券先后拋出了定增預案,合計募集金額達509.6億元。資金用途方面,除中信證券的定增主要用于收購廣州證券股權外,其余均主要用于自營和資本中介業務。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來配股這種再融資方式也越來越受到上市券商的青睞。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顯示,今年來招商證券、天風證券、山西證券、東吳證券和國元證券先后發布了配股計劃,預計募資總金額410億元。資金用途方面與定增募資大同小異,主要用于自營、資本中介業務或者向子公司增資。

券商為何越來越重視配股再融資這種方式呢?有業內人士認為,隨著再融資新規、減持新規的實施,定增操作受到很大限制,審批難度更小的配股方式的使用率會越來越高。

另外,長城證券分析師劉文強表示:“再融資規模與券商原有的資本規模掛鉤,大券商因此更加青睞股權類再融資方式,小券商則多利用發行可轉債、可交換債進行再融資。后者相對而言融資規模小、所需時間較長。”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今日晚間,天風證券發布公告稱,公司完成2億美元高級信用債券的簿記定價工作,票面利率為4.3%。《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此次發債的資金將用于開拓天風證券的海外業務發展,增資天風國際。 實際上,隨著證券行業向重資產轉型,盈利能力與資產規模相關性增強。今年以來,35家上市券商發行債券規模7044億元,同比增長40%。此外,除了發債外,券商還動用了定增、配股等方式,預計有近920億元股權再融資方案“在路上”。 天風證券首筆境外美元債成功上市 今日晚間,天風證券發布公告稱,2019年11月28日,公司完成2億美元高級信用債券的簿記定價工作,票面利率為4.3%,待后續交割完畢后將安排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及中華(澳門)金融資產交易股份有限公司上市交易。 “28日一早宣布交易后僅僅1小時,即實現3倍認購;宣布交易后2小時,簿記規模高達10億美元,最終收到中外各類共計近50家機構的熱情認購,實現高達近6倍的認購倍數,收益率較最初指導價大幅縮窄70個基點”,有參與此次債券發行人士告訴記者:“4.3%的票面利率,創造了中資券商類機構無評級發行的最低利率,同時也創今年指導價最大幅度縮窄記錄”。 記者了解到,本次債券由天風國際、匯豐銀行、民生銀行香港分行、民銀國際作為全球協調人;此次發債的資金將用于開拓天風證券的海外業務發展,增資天風國際。天風證券對此表示,本次債券的成功發行有利于公司進一步優化融資結構、拓展融資渠道,并為建立境外市場良好信用打下基礎,是公司國際化戰略的重要舉措。 Wind數據顯示,今年來券商發行境外美元債出現高峰,共發行了14只,募集資金超23億美元。而2018年僅有6只,募集資金僅為7.3億美元。 上市券商配股融資漸起 實際上,隨著資本市場對外開放步伐加快、資本中介業務崛起,證券行業向重資產轉型的過程中,盈利能力與資產規模相關性增強。Wind數據統計,今年來35家上市券商發行債券規模7044億元,同比增長40%。其中招商證券發行858億元,中信證券發行697億元,廣發證券發行503億元。此外,華泰證券、中信建投、國信證券、海通證券等發行規模均在400億元以上。 當然,除了債券類再融資外,股權類再融資也是上市券商不可忽視的“利器”。眾所周知,券商股權再融資中定向增發占主導地位,今年以來中信證券、中信建投、中原證券、第一創業、南京證券和西南證券先后拋出了定增預案,合計募集金額達509.6億元。資金用途方面,除中信證券的定增主要用于收購廣州證券股權外,其余均主要用于自營和資本中介業務。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來配股這種再融資方式也越來越受到上市券商的青睞。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顯示,今年來招商證券、天風證券、山西證券、東吳證券和國元證券先后發布了配股計劃,預計募資總金額410億元。資金用途方面與定增募資大同小異,主要用于自營、資本中介業務或者向子公司增資。 券商為何越來越重視配股再融資這種方式呢?有業內人士認為,隨著再融資新規、減持新規的實施,定增操作受到很大限制,審批難度更小的配股方式的使用率會越來越高。 另外,長城證券分析師劉文強表示:“再融資規模與券商原有的資本規模掛鉤,大券商因此更加青睞股權類再融資方式,小券商則多利用發行可轉債、可交換債進行再融資。后者相對而言融資規模小、所需時間較長。”
券商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