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12-10 22:43:34
每經記者 袁園 每經編輯 廖丹
險資作為長線資金的代表正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2015年9月,監管部門印發《關于設立保險私募基金有關事項的通知》,為保險資金發揮自身優勢,設立私募基金服務實體經濟、支持國家戰略奠定了堅實基礎。
目前,共有保險私募基金管理人16家,涉及人保、國壽、泰康等頭部險企,也有一些中小型險企。值得一提的是,相較于頭部險企旨在“加強業務聯動、打通上下游產業鏈”的宏觀目標,中小型險企設立保險私募基金,投資邏輯和投資規模跟大型險企相去甚遠。
那么,中小型險企設立的保險私募基金,其投資邏輯是什么?近期,《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了華泰寶利總經理李勝,他對此進行了詳細分析。
股權投資最大訴求是財務
NBD:能簡單介紹一下華泰寶利嗎?
李勝:華泰寶利是華泰保險集團旗下專業從事股權投資的業務主體,控股股東為華泰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于2017年獲批成立并完成備案。
相較于大型險企,我們的規模還是十分小的,華泰寶利是一個比較市場化的企業,投資邏輯上也有些不一樣。
NBD:您提到華泰寶利在投資邏輯上不同于大型險企,那么在挑選項目上會有一些什么樣的考慮和偏好呢?
李勝:我覺得對于中小保險企業來說,做股權投資最重要的訴求還是得落到財務上。像某些大公司去做戰略投資,首先就得有業務背景,并且能與投資企業的業務產生協同,而這又要求險資持股比例要大,保持足夠的影響力,在董事會、股東大會里有相當的發言權,有資源或者有能力、有團隊幫助企業提升整個競爭力。這些中小型險企顯然是做不到的,所以財務投資就變成了首要訴求。
此外,為什么險資一定要做股權投資呢?我覺得可以從幾個方面來看:第一是戰略意義,股權投資現在跟國家的戰略方向是吻合的;第二是戰略配置,保險資金的大類配置離不開股權投資;第三是提高收益,股權投資可以給險企帶來不錯的回報;第四是業務創新,股權投資子公司可以充當創新業務的平臺。
NBD:相較于市場上其他類型的私募股權投資機構,您認為險資的優勢是什么?
李勝:在久期的壓力上肯定比他們小一點,所謂股權投資就是犧牲流動性、安全性和區間收益來換高收益的一個業務。但是險資也有其特殊的特點——厭惡風險,這對我們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挑戰,所以我們在挑選項目的時候就比較謹慎,而一旦決定投了就一定要堅持,也能堅持住,等企業一點點成長起來。從這角度來看,險資對時間的容忍度很好,這方面的壓力比市場上的私募股權投資機構也小一點。
選項目兩個原則:硬科技+控制價格
NBD:目前華泰寶利都投了哪些領域?在選擇項目的時候會采取哪些標準?
李勝:我們去年主要投了兩個項目:一個是高鐵配套的高科技冶金企業,一個是芯片制造企業,比較幸運的是這兩個企業都已經在科創板上市了,回報率還不錯。在挑選項目上我們堅持兩個原則:一個就是堅定地投資硬科技,科技含量是企業最好的護城河;第二個是控制好價格,我們研究了美國大概兩千多只基金的案例,發現股權投資80%以上的收入來自于20%價格控制得好的投資項目,所以我們對企業投入的價格控制得比較緊,也設置了上限。
今年市場的大環境也有所變化,我們也提出了新的方向,即“不松懈、不著急”。
NBD:您認為未來險企投資的發展趨勢是什么?
李勝:險資配置固定收益類資產、二級市場股票已經有多年經驗,總體也做得很好,形成了“舒適區”,但這個“舒適區”并不真的舒適。
從大環境看,國際上已出現了負利率情況,國內經濟進入新常態,債性資產收益率長期趨勢是下行的,也就意味著在“舒適區”的這個范圍內能配置到的長期和高收益的資產越來越少。而險企負債端的壓力增大,就導致險企必須作出選擇,走出這個所謂的“舒適區”。
相應的,為了配置資產,險企在另類投資和權益類投資方面必然會更加重視。我覺得這是一個長期趨勢,包括監管部門出臺的相關政策,也都是在鼓勵險資加強股權投資。因此,放眼未來,股權投資在險資里面所占的比例肯定會是一個上升、越來越受重視的態勢,這是我們的一個基本判斷。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