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12-12 21:27:31
對于布局虛擬銀行這件事,但凡有金融屬性的機構都開始布局。而如果把國內市場當做是資本助力“金融+科技”開拓的橋頭堡,P2P模式自然是抓手之一,即便未來有更加多元的主動管理業務跟進,至少在資金來源方面,貸款規模成為虛擬銀行、傳統銀行的主要生產資料。
每經記者 任飛 每經編輯 肖芮冬
今日,WeLab宣布完成超過12億港元C輪戰略融資,阿里巴巴創業者基金和建銀國際等五大原有投資方追投,科技賦能金融場景的應用成為資本關注的焦點。
值得關注的是,該公司曾在今年4月獲得香港金管局授予的虛擬銀行牌照,亦為國內多家非銀機構爭相申請該牌照的企業之一。
有分析指出,盡管虛擬銀行在科技賦能方面大有可為,但多數還走在P2P的老路上,且在賺錢效應有限的當前,單純的虛擬銀行或許并非企業本身和投資人的最終目標。
WeLab這家網上融資公司的發展可謂跌宕起伏。早期獲得了美國風投公司紅杉資本及TOM集團的首輪1.08億元A輪融資,且在2018年還嘗試在港股上市。彼時憑借2017年扭虧為盈的成績單本該直通二級市場,但終究擱淺,目前上市申請已處于失效狀態。
在拿到A輪融資過后,據媒體報道,公司創始人龍沛智曾公開表示,投資方通過注資的形式成為公司股東,是看中其所擁有的資源及關系企業,進而將業務延伸至內地。
確實,發展至今,WeLab的品牌和業務線可謂遍地開花,在中國,其擁有純線上貸款先鋒“WeLend”、虛擬銀行“WeLab Bank(匯立銀行)”、純線上金融科技平臺“我來數科”、新銳租賃品牌“淘新機”、一站式金融科技服務商“天冕大數據實驗室”;在印尼,其與當地大型綜合集團Astra合資成立的金融科技公司“AWDA”。
但值得注意的是,根據其上市申請材料,WeLab的收入80%以上來自內地平臺“我來貸”。從有限的財務數據來看,“我來貸”2017年營業利潤為1491萬美元,而2016年同期為虧損3101萬美元。
盡管龍沛智在WeLab融資早期就對外表示看中金融與科技的融合創新,未必都是P2P融資產品,但相關色彩依然濃重。而公司正式啟動虛擬銀行牌照申領也是今年上半年的事。
公開信息顯示,2019年4月10日,香港金管局授予WeLab銀行牌照以經營虛擬銀行。獲此牌照后,WeLab或在全球多個市場開展多元化發展以分散風險。就連龍沛智也坦言,香港虛擬銀行牌照屬全牌照,可以和傳統銀行競爭。
今日,WeLab再次宣布完成超過12億港元的C輪戰略融資,為2019年以來大中華區最大Fintech融資案。本輪融資獲新投資方加入和5個原有投資方追投,其中包括阿里巴巴創業者基金和建銀國際等知名投資者追投。
消息一出,金融界再掀科技賦能金融投資的熱點討論,核心關注點在于:通過提升算法和算力,深耕于虛擬銀行和金融科技輸出服務的WeLab能否一改往日單一的網貸模式而開拓更廣域的高增市場。
雖然當下沒有答案,但看得見的行業趨勢是,對于布局虛擬銀行這件事,但凡有金融屬性的機構都開始布局,包括AMTD尚乘、騰訊、京東金融、攜程、眾安在線等機構紛紛傳出申請意向,部分企業的估值已超過千億。
對于虛擬銀行受機構和資本關注這件事,市場也給予其競爭優勢的總結。平安證券對此分析稱,虛擬銀行的競爭力在于科技取代分行網絡的成本優勢,認為相關非銀金融機構和科技企業的融合發展存在機遇,特別是在當前同業(傳統銀行)傾向保守的態勢下,創新力較高的企業能率先搶占市場。
如果把國內市場當做是資本助力“金融+科技”開拓的橋頭堡,P2P模式自然是抓手之一,即便未來有更加多元的主動管理業務跟進,至少在資金來源方面,貸款規模成為虛擬銀行、傳統銀行的主要生產資料。
不過以WeLab的經營來看,做得顯然有些吃力。根據上市申請材料內容,WeLab雖然在2017年實現營收1.55億美元、同比增長411.33%。但需要指出的是,企業貸款規模和貸款利息收入呈現明顯負相關。
公開數據顯示,WeLab2015年貸款撮合服務收入85.3萬美元,占總收入的39.6%;到2017年底,相關數據分別已攀升至6647.6萬美元和42.9%。信貸服務收入方面,2015年的相關數據分別為39.8萬美元和18.5%,而到2017年底已至5824.7萬美元和37.6%。
盡管雙雙高增,但在貸款利息收入這一環卻呈現出明顯下滑態勢。數據顯示,2015年貸款利息收入為120.9萬元、占總收入56%;而到了2017年底,收入規模增長至1721.2萬美元、占比卻下降至11%。
盡管該公司曾給出國內對消費金融行業監管的政策性收緊或將影響企業過往貸款能力及資金充裕的風險提示,但在業內人士看來,全球經濟背景下,信貸周期會受到來自多方面因素掣肘,且站在當前投資界的風偏角度來看,投資于此并不是最終目的。
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應該是利率減少所導致。在他看來,類似機構雖然被叫做虛擬銀行,但實際上和P2P比較接近,如果沒有主動管理方面的突破,或又走回規模制勝的老路。“從國外經驗來說,這個業務沒什么技術含量,充其量屬于模式創新,加上P2P‘爆雷’多、監管加強,所以前景應該不是很樂觀。”
事實上,基于當前國內對于消費金融領域針對P2P的監管收緊,業內普遍認為此類業務在國內很可能將長時間處于“夾著尾巴做人”的階段。有投資界人士告訴記者,P2P小貸從來不是大佬們的重點,頂多算是“開胃菜”。
“很多科技主業的公司也很難賺錢,走中低端路線又不愿意,部分賺錢的又多到沒地方投,就只有去做門檻高、資本密集型、賺更多的金融業。”有投資界人士向記者透露,有的投資其實都是看中金融是國內能賺快錢的行業,所以在境外拿牌照,再出口轉內銷。
據他描述,CEPA是內地與香港關于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它對于香港金融業務企業到內地申請牌照有特別通道,“利用CEPA拿內地更大牌照并非沒有可能,包括證券、銀行、保險、基金”。該人士指出,基于目前實體經濟的現狀,實際解決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迫在眉睫,關鍵要有切實對接中小微企業融資發展的機構出現,倘若心存占位提前布局,就有可能劍走偏鋒。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