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12-17 16:52:21
2019年,A股前十大IPO共籌資1006億元,同比增加49%,其中有4家來自科創板。截至12月16日,證監會排隊上市企業達到420家,與去年年底相比增加約51%,新股發行通過率攀升至88%,比去年高出30個百分點。
每經記者 葉曉丹 每經編輯 文多
12月17日,安永發布《穿越迷霧,中國內地和香港再次成為全球第一IPO市場》報告。該報告顯示,受貿易摩擦、市場擔憂情緒及其他地緣政治因素影響,今年全球IPO預計達1115宗,同比下降19%;籌資額則下降4%,預計為1980億美元。科技行業在2019年全球IPO數量和籌資額方面繼續占據主導地位。
由于下半年大型IPO的有力推動,香港聯交所IPO數量和籌資額在2019年雙冠全球。科創板的成功運行,則推動上交所位列全球IPO數量的第三位和籌資額的第四位。全球前十大IPO中,A股和港股市場共占3席,分別是阿里巴巴、百威亞太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
2019年全球前十大IPO中,A股和港股市場占了3席。
圖片來源:安永發布的報告截圖(有裁剪)
安永審計服務合伙人劉國華表示:“今年第四季度沙特阿美和阿里巴巴這兩宗全球最大IPO改善了2019年相對低迷的IPO市場情況。在即將到來的2020年,我們預計地緣政治不確定性及貿易緊張等某些影響IPO市場表現的因素將逐漸減退,但市場仍將持續波動,擬上市企業需盡早做好準備,以把握住預計在2020年上半年出現的市場先機。”
此外,安永報告顯示,2019年A股市場預計共有200家公司首發上市,籌資2528億元,IPO數量同比增加90%,籌資額同比增加82%,創2012年以來籌資額的新高記錄。科創板成功開市以及多個百億級IPO的發行,是籌資額增加的主要原因。今年A股IPO集中活躍在下半年,共有136家公司在下半年成功上市,籌資1924億元,分別占全年總量的68%和76%。
去年只有1家百億級以上IPO,今年則增加至4家,使A股全年平均籌資額保持在近7年來高位,僅次于2018年的峰值。與2018年相似,2019年依然是中小型IPO占據主力,超過六成的籌資額來自50億元以下的IPO。
2019年,科創板正式鳴鑼開市,它為2019年資本市場帶來了哪些新亮點?
安永的數據顯示,A股前十大IPO共籌資1006億元,同比增加49%,其中有4家來自科創板,共籌資208億元,占前十大IPO的21%。科創板IPO數量和籌資額在A股各板中分列第一(35%)和第二名(32%)。
其中,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名列科創板主題產業第一,無論是數量(44%)還是籌資額(58%)均大幅領先;生物產業則位列科創板主題產業第二,IPO數量占比24%,籌資額占比19%。在上市標準選擇上,90%的科創板企業偏好上市標準一,即上市公司市值不低于10億元,最近兩年凈利潤均為正且累計凈利潤不低于5000萬元或最近一年凈利潤為正且營業收入不低于1億元。
科創板平均首日回報率在8月升至298%的峰值,而后新股漲幅逐漸收斂,于12月至今降至54%。隨著供求關系改善,科創板市場恢復理性,但因交易規則,平均首日回報仍高于其他板塊。將時間放長,在各板新股平均回報中,創業板為最高板塊,高達177%;科創板平均回報率為73%,列四個板塊末位。
圖片來源:安永發布的報告截圖
安永審計服務合伙人汪陽認為,科創板在上市企業標準、注冊制、發行定價、交易規則、退市制度等多方面進行創新,為深化A股資本市場改革奠定了基礎。她表示:“科創板開板以來市場運行平穩,投資者參與熱情高,各項機制初顯成效。例如注冊制抓住了信息披露這個核心,精簡優化發行條件,真正把選擇權交給市場,更大程度地提升資本市場資源配置效率,并帶動創業板、新三板等其他板塊的改革。”
由于新股發行平穩,科創板進一步推動企業上市熱情,截至2019年12月16日,證監會排隊上市企業達到420家,與去年年底相比增加約51%,IPO排隊企業“堰塞湖”現象有再現趨勢。新股發行通過率攀升至88%,比去年高出30個百分點。下半年啟動現場核查后,新股終止審查數量大幅升高,比上半年同比激增170%。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