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23 14:17:30
2019年12月22日,在第五屆新氧亞太醫美行業頒獎盛典上,新氧董事長兼CEO金星作了主題為《新氧的2019》演講。
圖為新氧金星在第五屆新氧亞太醫美行業頒獎盛典的演講現場
2019年5月2日,新氧在美上市,成為全球首家上市的互聯網醫美企業,被視為中國消費醫療垂直品類的一次爆發。彼時金星曾表示:“隨著這一旅程的展開,我們將面臨新的挑戰,也將獲得新的回饋”。
值此年末之際,金星對新氧2019作出的總結可以用“擴張”這個詞來概括。過去的一年,新氧針對品牌影響力、品類作出了一系列新的舉措,并取得了“出圈”的效果。
對于即將到來的2020年,金星給出的關鍵詞是:“激流勇進”。而對于醫美行業的未來,金星表示他心中3年后的醫美行業,會是:“風清氣正”。
以下為金星演講內容的整理:
去年在同一個會上,我提出新氧的下一個目標是成為整個消費醫療領域規模領先的產業互聯網平臺,所以2019年是新氧邁向消費醫療產業互聯網平臺的開局之年。
2019年新氧流量端的增長超乎我們的預期,還是保持一個高速增長的態勢。這個增長體現在月活、用戶發布的內容量和內容豐富度等多方面。
首先,2019年第三季度移動端平均月度活躍用戶數(MAU)為342萬,較去年同期大增143.8%。
其次,新氧是一個以社區為核心的平臺,社區的內容就是整個平臺安身立命之本。隨著用戶量的增長,今年年底平臺上日均新增內容量相比年初增長了3倍,這說明我們的用戶參與度進一步提升。
再次,新氧社區過去以美麗日記為核心內容,今年內容生態更加豐富。2019年新氧私信量達5700萬條、短評量累計超過211萬條,用戶在今年新推出的問答板塊上累計發出了174萬條問答。醫美百科累計覆蓋了800多個項目、100多個設備、189種藥品。視頻面診功能剛上線數月,過去3個月已有11.4萬人在新氧平臺上發起了視頻面診。
2018年中國消費醫療市場規模已達5600億,未來幾年仍會保持一個高速增長,預期到2023年整個醫療行業將達到近1.4萬億的規模。
消費醫療很多領域跟醫美有相似的痛點,比如市場化、以自費為主、機構多競爭大、獲客成本高、集中化程度低、重消費決策。
針對這些痛點,新氧有在醫美行業打磨6年?行之有效的產品模式,有龐大的可觸達人群、成熟的社區運營能力,這些資源有助于新氧平臺品類向其它消費醫療領域延伸。
今年我們第一個發力的品類是齒科。不同于其它平臺以低客單價的洗牙快速引流,新氧采取了一種完全不同的方式,我們在產品上做了創新,直接從高客單價切入。比如說我們把保險和齒科結合在一起,保險和齒科是國外發達國家的,特別是歐美,一種比較主流的產品模式。我們也推出了我們一系列的齒科保險產品,比如齊牙保,把正畸和一系列服務打包,一價全包,比線下直接消費便宜很多,而且如果治療效果最終確實有問題,可申請理賠。
新氧齒科品類中,高客單價訂單的占比達65%以上,而其它大型平臺高客單價訂單的占比常不足10%。今年1-10月份,新氧齒科品類的收入增長達到了6倍。我們預計可能最晚到明年的上半年,就會成為國內領先的齒科線上預約平臺。
另外,新氧業務也開始向眼科、體檢、皮膚科等消費醫療領域延伸。
從2013年到2018年,新氧始終是為醫美人群服務的一個小眾品牌。
今年新氧品牌曝光量累計超過1500億次。可以非常肯定的講,新氧已經完成了自己的品牌出圈。
首先,新氧開展了一系列醫美造節運動,比如6月份的“66雙眼皮節”、9月份的“99皮皮節”、“雙十一”的亞洲醫美狂歡節。醫美節活動覆蓋超過162個城市,獲得的品牌曝光超過571億次,讓消費者越來越習慣于通過互聯網平臺預約醫美服務。
另外,新氧新媒體矩陣也進行了全面的升級,已經擁有了9個微信公眾號、105個微博帳號、254個抖音和快手帳號,以及31個內容分發渠道。最近一個季度,新氧新媒體矩陣的月度閱讀和播放量達到了14.48億次。
最后,很多朋友過去一年中在電梯間看到過新氧的廣告。過去一年新氧廣告覆蓋了中國主要的二三線城市。
前不久媒體采訪我時問我,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我心中3年后的醫美行業,會是什么?我說是:“風清氣正”。
過去一年醫美行業面臨來自運營層面、監管層面的很多困難,大的需求還在不斷地增長,可是部分機構的日子卻越來越難過。
我認為這恰恰說明整個行業要進入到一個更高的階段。當市場慢慢成熟,消費者對行業的認知越來越清晰,行業的透明度逐漸提升的時候,對B端的考驗在加大。
對比其它行業,比如餐飲、美發等,都有非常明顯的二八原則,那就是做得非常好、真正賺錢的只有20%的機構。
醫美行業從數據來看,做得好、收入好的機構遠遠不止20%。所以相比于其他行業,我認為還有非常多的機會。醫美機構只要真正回歸到醫療本質,作好技術和服務,還有高概率機會出線。
在2020年,我希望新氧和所有醫美行業的同仁一起激流勇進,勇創高峰。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