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12-27 07:04:59
每經記者 孫宇婷 楊棄非 文巧 每經編輯 劉艷美
何為“西南偏南”?
每年三月,全球音樂與科技界大咖涌向美國城市奧斯汀。他們的目的地是在此舉行的“西南偏南”大會——席卷格萊美的美國當紅歌手專場表演,數百場全球頂級企業派對填滿日程,音樂節隔壁是脫口秀與路演,處處皆是思想碰撞和商業機會。
得名于希區柯克電影《西北偏北》,“西南偏南”恰到好處地描繪了奧斯汀在美國的地理位置。它并非傳統意義上的發達地區——奧斯汀所在的得克薩斯州,很長一段時間曾是牛仔和烤肉、荒蕪和野蠻的代名詞。但近年來,奧斯汀卻正在成功改變人們心目中的印象。
恰逢第八次中日韓領導人會議于成都舉行之際,奧斯汀市市長史蒂夫·安德勒帶著他對中國這座“西南偏南”城市的好奇心,不遠萬里飛抵成都。
近日,安德勒在面對面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透露,奧斯汀已經成為當今眾多智能技術創新榜單上的“頭號城市”。創新為城市帶來的改變是巨大的。根據近年的數據,奧斯汀GDP增速保持在5%以上,這遠高于美國傳統經濟強市增速。
奧斯汀市長史蒂夫·安德勒
與奧斯汀類似的是,成都正在加速打破深居內陸盆地桎梏,GDP已連續11個季度保持8%以上增速。來到成都,安德勒更深刻認識到,兩座城市具有多方面相似性,其帶來的相互理解和信任,將有望推動兩座剛締結友好關系不久的城市在更大層面的合作。
“西南偏南”還意味著一種扭轉“方向”、再定義“主流”的力量。
30余年的“西南偏南”大會,成功將極客文化從“小眾”推向“大眾”,并塑造了一種文化與科技共進的城市氛圍。安德勒此行也發現,城市文化極其濃郁的成都,也孕育著相同模式——文化不僅具有強大創新能量,同時推動成都成為中國新興的重要增長極。
那么,“西南偏南”將怎樣成功地重塑城市經濟版圖?
就在上月,蘋果宣布啟動在奧斯汀的新園區擴建,而全球“果粉”愛不釋手的Mac Pro就在距離新園區不遠處的工廠生產、交付。自2013年起,該工廠就一直負責Mac Pro生產線。
跨越太平洋,將目光轉向距奧斯汀近1.3萬公里的成都,蘋果旗下另一產品iPad正在這里井然有序地生產。據了解,富士康成都基地建有超過50條iPad生產線,全球一半iPad都產自成都。
成都夜景
安德勒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奧斯汀人均創業公司數量超過全美其他任何城市。金融機構WalletHub今年發布的一項調查報告顯示,奧斯汀營商環境在全美排行第一,這一指數包含對城市人均創業公司數量、就業增速等要素的分析。
因地處得州丘陵地帶,又坐擁眾多高科技企業,奧斯汀素有“硅丘”(Silicon Hills)之稱,與美國西部傳統電子重鎮“硅谷”遙相呼應。
現今,包括戴爾、3M、蘋果、思科、得州儀器、eBay、Facebook、谷歌、惠普、英特爾、甲骨文等科技巨頭以及每年飛速增長的科技創業公司遍布奧斯汀周邊。
“奧斯汀之所以在科創領域擁有如此大的吸引力,其根源在于這里的文化和態度,創新是奧斯汀文化中根深蒂固的一部分。”安德勒說道,“這里擁有創新創業的土壤,美國最大的高等學府之一得州大學奧斯汀分校坐落于此,常年為科技行業輸送人才。而作為得州首府,得州各地人才薈聚于此,源源不斷地為奧斯汀注入新鮮活力。”
創新因子同樣流淌于成都血脈之中,這也正是蘋果選中成都的原因所在。
成都自古以來就不乏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和勇氣,形成獨特的城市文化。從世界上最早的無壩引水工程都江堰到紙幣“交子”的創造,再到今天蓬勃的科創發展,這座城市的創新基因已經延續2000多年。
正如安德勒在今年3月舉行的“西南偏南”聚焦中國活動上所說,與奧斯汀相同,成都是一座發展極快且具有超前思維的城市,也是所在地區和所在國家的科技創新中心。
不僅三星、富士康、思科、英特爾、得州儀器等IT巨頭紛紛在成都落地投資,大量創新創業項目也選擇在此生根。
2018年,成都高新技術產業產值突破1萬億元,電子信息、裝備制造、醫藥健康、新型材料、綠色食品五大先進制造業工業增加值占全市比重超過82%,新型顯示、軟件、信息安全等領域躋身全國前列。據創業黑馬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8中國新經濟活力指數排行榜》,成都超過北京、上海、廣州,位列第二,和第一名深圳僅差0.01分。
安德勒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奧斯汀自由包容、開放創新的城市氣質離不開社區鄰里的參與。“活躍的社區是奧斯汀的價值所在。”他表示,“許多好的創意往往來自社區鄰里,并在這里得到試行。一旦成功,就可以將其運用于全國。因此,社區可以說是一個創新的孵化器。”
在今年3月的“西南偏南”大會上,不少人驚喜地看到“成都”的身影——其不僅帶來迄今為止參會規模最大的中國城市代表團,“熊貓遇上犰狳”的標志也散落在大會各處。在官方語境中,成都是首個在大會上展開推介的中國城市。成都本土的咕咚體育、極米和傲視科技等企業發出這座城市的新經濟聲音,也讓成都與奧斯汀的“合奏”被更多人所知。
中國駐休斯敦總領事李強民認為,兩座城市不僅在科技教育方面有諸多相似之處,都是“充滿生機活力的城市”,同時在人文環境方面亦十分相近。一個例子是,兩地都有著深入人心的食辣文化,川菜在奧斯汀及其所在的得州很受歡迎。
在科技盛宴上大談文化,這種做法足夠“西南偏南”。但事實上,作為全球科技創新代表性節慶的“西南偏南”大會,數十年前也僅僅是一個純粹的音樂節。
自1995年大會搬進奧斯汀中心開始,曾經的藝術盛事逐漸衍生出更多科技與媒體特質。如今,不少人對大會的印象已是“Twitter、Siri、Meerkat等科技公司的發跡之處”。
如果想了解音樂所具備的能量,奧斯汀確實是一個極佳案例。
被譽為“世界現場音樂之都”,奧斯汀引以為傲的是其開放且充滿生機的城市音樂環境。安德勒時常掛在嘴邊的一組數據是,奧斯汀不到800平方公里的城市范圍內,散布著超過250個現場音樂表演場地——這使奧斯汀人均現場音樂表演場所在美國位居第一。
音樂為城市帶來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在奧斯汀,2016年,僅現場音樂就為奧斯汀貢獻3800萬美元稅收;而一項2010年發布的報告顯示,現場音樂每年對旅游業經濟影響達28億美元,其中1.03億美元來自“西南偏南”,現場音樂是該市旅游業收入最大來源之一。
但在數字背后,創新氛圍才是音樂為城市帶來的最大財富。
在安德勒眼中,奧斯汀音樂產業的發展,得益于“易于耕種新思想和創造力的環境”。他解釋說,“一個充滿創意的城市吸引著年輕人,也是創新和新技術的絕佳去處。”
這種活力四射的城市文化,在奧斯汀隨處可見的“Keep Austin Weird”(讓奧斯汀保持怪異)宣傳語中也能輕易被捕捉。
“‘Keep Austin Weird’,表達的是奧斯汀人民敢于創新的冒險精神,在這里,人們甘愿承擔風險去嘗試新的想法,而不必擔憂因為失敗而受到懲罰。”安德勒解釋,“對于真正想成為創新之地的城市來說,這非常重要。”
以城市文化推動創新發展的路徑,同樣出現于素有“中國演出票房第五城”之稱的成都。
2016年,一首《成都》的爆紅,讓成都再次看到音樂對城市的提升作用。第二年,成都提出打造“三城三都”,其中就包括建設“國際音樂之都”。最先被大眾感知成都發展音樂雄心的,是2018年成都為街頭藝人頒發“上崗證”——成都在全市范圍內尋找了30個街頭表演場所,確定為街頭藝術表演試點點位。
當時,《北京青年報》一篇評論寫到:“一座給人帶來美好感覺的城市,需要有序的一面,但有序不代表刻板,不代表只有一種表情。街頭藝人呈現的生氣,在很多時候,讓城市展示了生機勃勃的一面。”城市都應打造自己的“街頭文化”,而“給街頭藝人更多寬容,這種胸懷和智慧帶給城市無限想象空間”。
著名智庫米爾肯研究所亞洲中心研究部董事、總經理黃華躍,很早就觀察到成都城市文化所蘊含的能量。在他看來,成都領先于全國城市,將“快工作、慢生活”的生活文化作為城市標簽,正是其吸引大量企業、人才的重要基礎之一。
而在此基礎上,成都也注意到奧斯汀等海外城市“weekend getaway”(周末逃離)旅游風潮,進一步將自身定位為“周末城市”。在“周末旅游”領域,奧斯汀和成都還將有更多施展空間。
地處美國“西南偏南”的奧斯汀,近年來得到的關注越來越多。在《福布斯》雜志一篇文章中,奧斯汀甚至被評價為“連續三年美國人民票選的最適宜居住的城市”“美國增長最快的大型城市”以及“美國最適合營商的城市第四名”。
成都亦毫不遜色。2016年,在世界城市權威評級機構全球化與世界城市(GaWC)研究網絡推出的新一期《世界城市名冊》中,成都暴力拉升4級至Beta-級別,“高跨度增長”已被不斷提及。2018年,成都再度躍升至Beta+級別,與老牌發達城市波士頓、漢堡、哥本哈根等“并駕齊驅”。
成都夜景
GaWC副主任凱瑟·佩恩指出,世界經濟的主要推動力量已從工業經濟轉型為知識型經濟,高端服務行業集中度高,創新性強,附加值高,且極大取決于知識交換和有技能勞動力的(跨國)流動。它們是城市軟性的“基礎設施”,能夠改變城市與城市之間的連接關系,是現代城市發展的動力源泉。
文化作為一種重要的軟性因素也是如此。新的討論已然展開:在世界城市體系經歷新一輪調整過程中,文化是否將發揮出“重塑”力量?
在于成都舉行的“2018世界文化名城論壇·天府論壇”上,世界文化名城論壇秘書長保羅·歐文斯指出,對于一個城市來說,硬實力無疑是重要的,但在互聯網時代,軟實力早已成為衡量城市發展狀況的重要標準——文化吸引人才,而人才的加入又能促進文化發展,通過這樣的良性循環,能夠增加城市吸引度。
而在兩座“西南偏南”城市,討論已然有了結論。
2016年,時任美國總統奧巴馬為參加“西南偏南”大會,不惜缺席前總統里根遺孀的葬禮。他在會上討論了國家安全和民眾隱私話題,還邀請科技公司員工參與到美國政府科技變革行動中。
2019年,正值中日韓合作20周年,剛結束的第八次中日韓領導人會議,選擇在中國成都舉辦。中日韓領導人在講話中引用中國文化典故,表達對三國加強合作的期待。會議發表《中日韓合作未來十年展望》等多份成果文件,形成諸多共識。
奧斯汀與成都也以文化“標簽”識別彼此。奧斯汀連續多年參加每年在成都舉辦的“世界文化名城論壇·天府論壇”,成都也將在明年繼續參加“西南偏南”大會。今年7月,成都與奧斯汀簽署建立友好合作關系城市諒解備忘錄,兩座性格相似的城市進一步走向彼此——這或許預示著,以文化推動經濟發展的“西南偏南”模式,將進一步得以發揮。
目前,更早起步的奧斯汀正面臨新的挑戰,需要探索新的解決方案。
奧斯汀市長史蒂夫·安德勒
早在2017年,就有聲音指出,“西南偏南”大會正在被大公司品牌推廣和政要們的聲音占滿,在搜索引擎谷歌上,大會討論度已經歷5年連續下滑。在增長的同時保持多樣性,是奧斯汀目前面臨的巨大挑戰。
對此,安德勒也毫不諱言。“隨著城市發展與成長,越來越多的人向價格上漲的城市遷移,但這同時使城市失去多樣性、性格和豐富性,成為沒有創造、只有消費的城市。”他說,“奧斯汀是一個充滿魔力的城市,每個人都有機會在我們的城市中生活,從賺錢最少的藝術家到高科技企業新貴,要使城市真正蓬勃發展,就必須擁有廣泛的‘頻譜’。”
協作將有利于尋求最優解。與成都攜手后,在文化愈加重要的今天,同樣位于“西南偏南”的兩座城市,仍將發揮更大能量。
“就像成都不是上海,奧斯汀也不是紐約。”安德勒話鋒一轉,“但與成都一樣,正處于快速增長的奧斯汀,代表著新的發展機遇,代表著未來。”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 視覺:帥靈茜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