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證券報 2020-01-02 13:27:10
2020年的首個交易日,A股三大股指漲勢如虹!
早盤,滬深兩市高開高走,深證成指、創業板指陸續突破前期高點,深證成指大漲1.91%,創業板指漲逾2%。上證綜指漲近40點,向3100點發起攻擊。
滬深兩市半日總成交額達4790億元,創業板指半日成交也達到了879億元。若以資金余額計,北向資金半天凈流入將近80億元。而過去數周兩市全天不過5000多億元的成交量。
傳媒板塊漲勢搶眼,打響新年行情第一槍,地產、水泥等周期股同樣漲幅居前。此外2019年火熱的科技行情也在2020年開年得到延續。
引爆市場做多情緒的利好消息眾多,其中最重磅的無疑是央行在2020年元旦送出的大紅包:
2020年元旦,中國人民銀行宣布,為支持實體經濟發展,降低社會融資實際成本,中國人民銀行決定于2020年1月6日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不含財務公司、金融租賃公司和汽車金融公司)。
對于本次降準,機構普遍較為理性,紛紛表示此次降準在預期之中。但是在降準消息的提振下,A股有望開啟“春躁”行情,部分周期行業有望持續受益。
A股市場素有“春躁”之說。中信證券統計發現,2000年以來,A股春季上漲頻率達70%,顯著高于其他時候。降準的落地,無疑為A股今年的“春躁”提供了有利的資金面條件。
今日A股市場果然如期大漲,深證成指、創業板指盤中陸續突破前期高點,上證綜指向3100點發起進攻。回顧歷史,新年首日的開門紅多數對后市具有一定的指引作用。
2009年至2019年,上證指數在11年間共取得6次開門紅,其中4次指數的強勢表現一直延續到1月末。
如2017年與2018年,上證指數新年首日漲幅均超過1%,而這兩年上證指數1月月線均收獲上漲,漲幅分別達到1.79%和5.25%。
如果將時間維度拉長,可以看到指數首日開門紅甚至對全年表現也有一定指引:
2009年上證指數新年首日大漲3.29%,全年漲幅高達79.98%;
2015年上證指數首日大漲3.58%,全年漲幅達到9.41%;
2017年上證指數首日上漲1.04%,全年漲幅為6.56%。
對于大盤早間如此給力的表現,有市場人士表示,2019年末市場就出現了較以往年底清淡行情大為不同的表現,2020年開門紅本質上是市場做多情緒的累積和延續,降準的利好刺激則成為點燃這一情緒的引線。
周四盤面上,過去的冷門行業延續了2019年末的強勢表現,傳媒板塊打響了新年行情的第一槍。此外,以地產、水泥等為代表的周期板塊同樣表現強勢。
截至午間收盤,傳媒板塊整體大漲3.73%,板塊內近十余只相關個股漲停,星期六、引力傳媒、華揚聯眾等多股漲停。從熱門概念來看,網紅經濟、電子競技漲幅近6%,網絡游戲漲幅近5%。
素來在A股市場默默無聞的傳媒板塊近期強勢崛起,而諸多券商早在2020年度策略中,也對傳媒板塊的表現寄予厚望。
東吳證券傳媒行業團隊在2020年年度策略中表示,展望2020年,傳媒行業基本面筑底反轉,5G引領歷史性機會,強烈建議加大傳媒行業配置力度,全面超配傳媒板塊,并重點推薦具有行業定價能力的細分賽道優質公司。
但站在當前時點,傳媒板塊歷史估值已回到2013年爆發前水平,行業整體基本面筑底反轉,經過2013年至2019年此輪大周期,傳媒板塊業已誕生了一大批具有行業定價能力的優質公司。
隨著5G應用落地,5G引領歷史性機會,或將成為此輪傳媒板塊行情爆發時的核心驅動力。
踩著5G的時代主題,通信、半導體等科技板塊在2020年首個交易日同樣表現高歌猛進。主營半導體、電子元件的長信科技、通富微電等多股漲停;概念板塊方面,消費電子個股海能實業、漫步者等再度漲停。
2020年注定是科技大年,幾乎所有券商首席在2020年度策略展望中都提及了科技板塊(TMT、5G)的投資機會,此外,消費、醫藥、券商、新能源車等板塊也被多次提及。
天風證券徐彪策略團隊表示,科技板塊的超額收益將是后續的主戰場,其來源是背后產業周期的支撐。徐彪認為,科技產業周期有望爆發,影響股價的核心因素是業績趨勢而非短期估值貴賤。2020年的牛市旗手將從“外資前50”切換至“科技龍頭50”。
興業證券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師張憶東認為,核心資產仍是2020年行情主線,但科技股和價值股將會成為主角,其中上半年科技,下半年價值。立足中國經濟轉型新動力,看好科技賦能的機會,具體包括5G帶動的“To C”和“To B”全產業鏈發展、汽車新能源、化工、電力設備、機械等科技創新能力強的龍頭。
關于消費股,張憶東判斷,2020年消費股可能會有一點褪色,對于消費股更加強調性價比,強調盈利的彈性,傾向于有科技含量的醫藥以及相對便宜的可選消費股。
(本文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為投資依據,據此入市,風險自擔)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