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1-04 10:30:45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些股價大漲的農業公司中,涉及轉基因業務的卻屈指可數,大多數公司只是剛好蹭上了熱點。
每經記者 李詩琪 每經編輯 張海妮
2020年伊始,A股市場的農業種植板塊率先迎來“開門紅”,大北農(002385,SZ)、隆平高科(000998,SZ)、神農科技(300189,SZ)、荃銀高科(300087,SZ)等多只股票接連漲停,其背后原因指向了農業農村部一則有關轉基因植物品種的安全證書公示信息。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我國的轉基因抗蟲玉米和轉基因大豆系首次進入安全證書申請環節。但在本次名單中,僅有3個品種涉及玉米和大豆,其直接或間接關聯的上市公司則包括大北農、隆平高科及荃銀高科。
即便直接受益公司不多,但二級市場的熱度卻不止于此。在此背景下,多家上市公司急忙進行澄清。大北農在公告中表示,相關品種尚處于公示期間,可能存在異議。農發種業則回應記者稱,其公司并無相關轉基因植物業務。
而在業內人士看來,對于新批準種植的轉基因玉米和大豆,無論是種植區域、推廣方式還是市場接受程度均存在較大變數。
新的轉基因品種從安全證書獲批到商業落地,最終是交由央企來主導,還是通過市場化行為開展訂單式農業的精準投放,都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轉基因品種在市場的推廣速度。而上述的多重不確定性都是左右轉基因作物投放市場的重要影響因素。
1月3日,A股多只種植股漲停
不同于消費端對轉基因食品的謹慎態度,A股市場對轉基因概念情緒高漲。2019年12月30日,農業農村部科技教育司公告稱,擬批準頒發192個植物品種的轉基因安全證書。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了解到,上述名單中包括189個棉花品種、2個抗蟲玉米品種(DBN9936、雙抗12-5)和1個大豆品種(SHZD32-01)。而對于轉基因抗蟲玉米和轉基因大豆來說,其更是首次進入我國轉基因植物的安全證書申請環節。
在這批名單背后,還出現了三家上市公司的身影,DBN9936系大北農控股子公司北京大北農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北農生物)所研發;雙抗12-5系隆平高科參股公司杭州瑞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參與研發。此外,根據荃銀高科在互動易平臺的最新回應,“轉基因抗蟲玉米‘雙抗12-5’產業化研究項目”是由該公司所主導。
名單公示后,大北農連續三個交易日出現漲停板,截至1月3日收盤,公司股價報收于6.03元/股;2019年12月30日以來,隆平高科股價累計漲幅超30%,荃銀高科區間漲幅超26%。
大北農日K線圖
荃銀高科日K線圖
在這一事件的影響下,農業種植板塊出現大漲。Wind數據顯示,1月3日,種植業板塊(申萬)指數高達7.65%,除大北農、隆平高科和荃銀高科外,神農科技、新農開發、敦煌種業、登海種業、萬向德農等多股出現漲停。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些股價大漲的農業公司中,涉及轉基因業務的卻屈指可數,大多數公司只是剛好蹭上了熱點。
1月3日下午,農發種業董秘辦回應《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稱,已注意到公司股價波動情況,但在業務層面,其并不涉及轉基因項目。記者檢索神農科技、新農開發和萬向德農近年來的公告亦發現,三家公司雖主營種植業或其他農業化產業,但并未有明確的轉基因種植項目或科研成果產出。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借勢股價出現大漲,但號稱“5株玉米種 2株登海育”的登海種業(002041,SZ)并未能擠進本次轉基因新品種的安全證書申請環節。2018年,登海種業一度因違規種植轉基因玉米遭遇行政處罰。
新品種未來的商業化種植前景直接決定了相關公司的長期發展。
針對轉基因抗蟲玉米和大豆在我國推進的產業背景,中科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朱禎告訴記者,對轉基因大豆來說,國內雖然沒有放開商業種植,但國外的進口情況已經達到較高水平,因此本次公示便具有一定產業基礎。而對于轉基因抗蟲玉米來說,其生產和推廣能夠大幅度地降低農業的成本和增加產量,比常規種業具有競爭力。
國投安信研究院農產品團隊的楊蕊霞、李笑寒亦表示,過去5年,我國的玉米總播種面積和產量均呈逐年下降態勢。2019年國家對東北大豆的補貼明顯高于東北玉米,黑龍江省的新作玉米轉種大豆的播種面積在1000萬畝以上。此外,由于草地貪夜蛾在2019年近乎確定在我國定殖,今年的防控形勢依然嚴峻。綜上,新的轉基因農業品種公示或意味著國家對玉米和大豆同時增產訴求的一種新嘗試。
此外,轉基因新品種從安全證書公示環節,到獲批,再到落地的過程,亦存在著一定的不確定性。《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早在2009年,由我國自主研發的轉植酸酶基因玉米便獲得了農業農村部所頒發的農業轉基因生物生產應用安全證書,但其至今未被批準商業化種植,國內多個轉基因水稻品種也成功獲取了生產應用安全證書,但遲遲未能商業化落地。
國投安信研究院農產品團隊對此分析稱,對于轉基因品種,還是應當保持相對審慎和客觀的態度。轉基因農作物與傳統作物的有效隔離會牽扯到種植、物流、倉儲保管等多個環節。若未來政策進一步放開,最終會對國內大豆和玉米的種植,乃至下游消費結構產生新的影響。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