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證報 2020-01-04 14:02:52
支付行業暗戰洶涌,兵馬未至而風聲先行。
日前,有媒體報道,中國銀聯與騰訊旗下財付通公司近日已就條碼支付互聯互通達成合作,雙方正共同研究條碼支付互聯互通技術方案。
對此,數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銀聯和財付通達成掃碼互認的主體是“云閃付APP”和“微信支付”,該合作傾向于兩者間的商業合作,與央行主導的條碼支付編碼規則統一“不完全是一回事”。
事實上,比起昨日關于銀聯云閃付正和騰訊財付通達成合作的消息更早發生的,是國內首筆條碼支付互聯互通業務四天前已經在寧波落地。
上證報記者獲悉,2019年12月30日,在人民銀行科技司的牽頭下,國內首筆條碼支付互聯互通業務在試點城市寧波“跑通”。網聯拔得轉接清算頭籌,交易雙方為賬戶方“平安付”和收單方“樂刷”。
截至記者發稿,銀聯、支付寶方面沒有回復相關情況進展。
圖片來源:攝圖網
真正的條碼支付互聯互通是什么樣的?不同手機APP和商戶條碼可以跨機構互掃。
“跨機構”決定了它要有銀行、支付機構、銀聯、網聯多方參與,還要有一套通行的編碼規則和技術標準。這個標準可以是人民銀行直接制定,也可以由銀聯和(或)網聯主導。
從商戶的角度來說,以后商戶可以只向一家支付機構申請收款碼了,這個收款碼可以接受任一APP掃碼付款。
搞清楚這一切,我們再回頭看銀聯和財付通的合作。財付通方面向記者確認,將來用戶可通過云閃付APP掃描微信“商戶碼”,或向微信商戶出示云閃付APP等應用中的“付款碼”完成付款,商戶無須進行系統改造。
“就目前有限的信息來說,銀聯在這個合作里是一個很模糊的身份。云閃付是一個收單載體,而銀聯是一個清算機構,這就會讓市場認為,是財付通馬上要跟清算機構達成掃碼互認了。但其實這個合作就是兩個收單業務之間的合作,就像云閃付早就和好多銀行APP互掃一樣。真正的互聯互通一定是銀聯以清算機構加入進來,而且銀行作為賬戶方也要加入進來。”一名接近監管的人士如此告訴記者。
另外一名大中型支付機構人士也向記者表達了類似觀點,“據我所知,他們的這個互通其實是兩方的面對面掃碼,無因轉賬(即沒有交易背景的轉賬業務)。而真正的四方(清算機構、賬戶方、收單方、商戶)互通是基于線下商戶場景的掃碼消費。”
國內真正的首筆掃碼互通,實際上低調地發生在四天前。
上證報記者獲悉,去年12月30號,在人民銀行科技司主導下,首筆互聯互通業務在寧波跑通。網聯負責轉接清算,賬戶方平安付的客戶端直接掃收單方樂刷的碼,雙方不直連。
眾所周知的是,央行《金融科技(FinTech)發展規劃(2019―2021年)》明確提出:“推動條碼支付互聯互通,研究制定條碼支付互聯互通技術標準,統一條碼支付編碼規則、構建條碼支付互聯互通技術體系,打通條碼支付服務壁壘,實現不同APP和商戶條碼標識互認互掃。”但其實,央行還設定了三個條碼支付互聯互通試點城市:寧波、杭州和成都。業界人士告訴記者,其中寧波為主,杭州和成都為輔。
“在央行的強有力推進下,今年條碼支付互聯互通肯定會有很大的進展。其實技術上我們完全沒問題,如果真的要連,一個月系統就能調試并對接好。”前述大中型支付機構人士告訴記者。
但該支付機構人士補充道,“關鍵是支付寶和微信能不能積極參與進來,它們才是最重要的。不排除即使它們愿意接,也會設置一些限額等的條件。”
另一名華北支付機構高管的說法,與之相類似。“應該有一些人還是希望本代本(本行直接清結算)交易。今年如果完全互聯互通,受影響最大的肯定是微信和支付寶。以前商戶要是不用聚合碼,就只能在微信和支付寶中二選一,因為二者不打通。互聯互通以后,我去申請拉卡拉、連連支付的收款碼也可以。當然,這也擠壓了‘二清’的空間,長期來看是大好事。”他說。
另一名華南支付機構人士從支付場景角度,對此表示歡迎:“我們有幾百萬商戶,我們對加入互聯互通動力很足。因為以往我們客戶的‘金融錢包’里的錢沒法在廣泛的使用場景內消費,但互聯互通以后就毫無阻礙,這肯定能提升我們‘錢包’的活躍度。”
易觀支付行業分析師王蓬博認為,條碼支付互聯互通對行業的最大影響,在于流量邏輯改變,“碼牌”變成一項共有基礎設施后,商業邏輯就發生了變化。“微信通過線下大量鋪設‘碼牌’集聚的優勢會在短時間內被趕超,平臺型機構如果往線下做支付,會節省前期鋪設基礎設施的大量資金和人力成本,也為各家收單機構獨立發展C端賬戶體系提供可能。”
種種跡象表明,今年條碼支付互聯互通有望進入快車道。而賬戶優勢巨大、受影響也較大的微信、支付寶,市場必將對其舉動予以高度關注。
諸多受訪人士認為,條碼支付達成互聯互通,技術實現上并沒有難度,比如市場上可見的諸如“收錢吧”等聚合支付類產品,就是某種程度的互聯互通,但問題在于沒有統一標準,各自為陣,不僅用戶、商家使用不便利,而且容易滋生“二清”等違規問題。
事實上,條碼支付互聯互通,除了巨頭之間的博弈外,一個容易被忽略的關鍵點還在于采用哪種技術標準編碼。
據記者了解,條碼支付互聯互通有兩種技術實現途徑,一種是支付標記化技術,通過標記(Token)代替銀行卡號進行交易驗證,這種將依托銀聯發行的Bin號,可以簡單理解為銀聯碼標準。
早在2016年,銀聯就發布了二維碼支付標準,其特點之一就是相同場景下技術模式統一,可以互聯互通。“銀聯二維碼支付標準的發布,是銀聯作為銀行卡轉接清算組織,為市場需求方提出‘互聯互通’技術解決方案的重要舉措,也是銀聯聯合成員機構推廣與應用二維碼支付的第一步。”銀聯當時表示。這一方案得到了多個銀行的支持。
另一種就是基于賬戶的網聯碼制。在銀聯發布二維碼支付標準之前,網聯已經在制定二維碼標準。2019年4月,網聯首席技術專家強群力透露,網聯精心打造了條碼支付的互聯互通方案,最大限度兼容市場碼制。這一信息,正與前述國內首筆條碼支付互聯互通業務在試點城市寧波落地相吻合。
因此,無論是云閃付APP和微信支付之間達成掃碼互認,還是網聯跑通首筆條碼支付互聯互通,背后閃現的都是兩家清算機構——銀聯和網聯之間關于標準的“暗戰”。從監管部門規劃網聯那一刻起,兩者之間的競爭“硝煙”就揮之不去。有支付業人士表示,關于二維碼標準,或許是兩家清算機構第一次正面戰爭。也有行業人士認為,糾結于線上還是線下意義不大,關鍵是能形成一個更開放、健康的市場環境。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