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頭條

每經網首頁 > 頭條 > 正文

近五成老年商品竟被80后、90后買走!銀發人群網購現狀曝光:最愛買衣服,喜歡線上服務

每日經濟新聞 2020-01-08 17:05:59

近日,一份報告揭露了銀發人群的網購現狀——服裝成為他們在線上平臺搜索最高品類;2019年老年適用的家具、家居日用、廚具、家紡等品類,線上成交額增長超過了10倍。

每經記者 姚亞楠    每經編輯 肖芮冬    

繼“粉絲經濟”、“單身經濟”后,“銀發經濟”正在成為當下最硬核消費新勢力之一。數量龐大、有錢又有閑,中老年群體背后所蘊含的消費潛力十分巨大,開始被越來越多的商家盯上。而隨著移動互聯網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中老年人也開始“觸網”。究竟哪個領域、什么樣的產品最契合這一群體的需求?什么方式、何種渠道是打開這片商業藍海的最佳路徑?

近日,京東大數據研究院發布了《2019中老年線上消費趨勢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數據顯示,在互聯網向中高齡人群持續滲透的大背景下,線上中老年消費市場面臨發展重大機遇;近三年來,老年適用商品數量保持增長,但品類卻分布不均衡;目前銀發人群尚屬不成熟的電商消費者,主要消費以功能型為主。

每天上網近4小時,超六成老年人躋身網購大軍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末,我國65周歲及以上人口16658萬、占總人口的11.9%,60周歲及以上人口為24949萬人、占總人口的17.9%,這一數量首次超過了0~15歲的人口。

與此同時,互聯網正持續向中高齡人群滲透,越來越多的中老年人開始“觸網”。

CNNIC發布的第44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6月,50歲及以上網民群體占比由2018年底的12.5%提升至13.6%。

由QuestMobile發布的《銀發人群洞察報告》數據顯示,超過50歲的銀發人群移動互聯網月人均使用時長,從2017年12月的98小時增長到2018年12月的118小時,同比增長20.7%。這意味著,他們每天花在互聯網上的時間達到近4個小時。

此外,數據還顯示,上道靠子女、會買靠朋友,超六成銀發老人躋身網購大軍,他們在電商上的使用時長大增27.4%,1000元以上的高消費能力銀發人群比重也有所提升。

適老商品年均39%增長,品類卻分布不均

銀發經濟涉及食品、醫療、家居、文化娛樂等多個方面,而線上市場同時也是一個產業聚合的平臺,通過線上搜索,品牌、商品數量等數據可以一窺老年產業端的發展情況。

京東數據顯示,近三年,線上平臺搜索最高的中老年商品是服裝。其中,保暖、護膝、運動等功能型服裝屬于中老年的剛需。而與年輕人一樣,他們也追求服裝風格與時尚品味帶來的幸福感,毛呢外套、夾克等也進入了TOP100搜索詞,同時“服裝新品”的搜索次數上升。

此外,奶粉、蛋白粉、鈣片是搜索量靠前的營養品;老年機、助聽器、代步車、紙尿褲是搜索量靠前的生活用品。

記者注意到,中老年選購商品也有品牌意識,但是與年輕人相比,老年適用的品牌非常有限。

數據來源:《2019中老年線上消費趨勢報告》,下同

 

商品名稱中帶有“老年”字樣的,也可以理解為老年適用的商品。京東數據顯示,總體來看,近三年老年適用的商品數量以年均39%的增速增長。2019年市場上的老年適用商品數比2017年增長78%,品牌數增長近一倍。

不過與此同時,與線上全部商品的品類分布數量相對比,老年用品的品類分布不均衡現象卻更為嚴重:服裝鞋帽類商品的豐富度是最高的,其他老年生活需求較高的品類,如家居日用、食品飲料、個人護理等商品還比較少。

此外,商品繁榮是衡量產業發展的一個重要指標。對比來看,老年產業商品數的增速約為整體增速的一半。品類傾斜比較明顯——具體來看,老年產業在酒類、數碼、珠寶首飾、食品飲料等品類的商品數量增速高于行業整體,但在服飾、運動、家具、家電等領域,老年適用商品的增速較弱。

線上消費看重功能實用,也追求精神愉悅

從具體的消費數據來看,中老年群體線上消費的單價低于整體水平,消費決策中促銷敏感度低于整體,評價敏感度低于整體,尚不屬于成熟的電商消費者。其消費主要為功能型消費,即符合“我需要的”“有用的”“價格實惠”等幾種屬性。

從不同的分類來看,2019年老年適用的家具、家居日用、廚具、家紡等品類,線上成交額增長超過了10倍。營養健康類商品增速也較為明顯,近三年來,線上營養保健類消費整體增長了2.2倍,保健品、傳統滋補品增長都超過了3倍。2019 年改善睡眠、改善貧血等功能型保健品線上成交額增長最高。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線上服務是銀發人群消費的一大亮點。數據顯示,中老年群體消費最高的服務類商品是清洗/保養服務、安裝/調試服務、檢測/維修服務以及健康服務。線上服務解決了銀發人群的生活不便、擔心線下服務品質等問題,同時價格透明、線上提問、評價等信息給予了較強保障,未來這一領域的增長值得期待。

一面追求商品的性價比,看重實惠實用;而另一面,銀發人群對精神愉悅的追求也沒有落下。數據顯示,在適老商品中,2019年運動戶外商品消費增長了8.4倍,旅游出行增長了3.4倍。兼具社交需求與精神文化需求,旅游出行未來消費潛力巨大。此外,圖書、文娛、寵物等消費占比較高,也表現較強的精神需求特征。

“孝心經濟”走俏,80后、90后買走近一半老年商品

銀發經濟不僅事關中老年群體,有一個有趣的現象是,京東全站不同年齡段的用戶購買老年商品的銷量占比數據顯示,老年適用的商品中48%的消費者是80后、90后,占比接近五成。

而如果把時間維度拉長到2017~2019近三年,有兩個群體的老年消費占比在明顯增長。一是25歲以下,接近95后年齡段的用戶;一個是46~55歲的中年消費者。

對此,京東大數據研究院首席數據官劉暉解釋稱,前者是線上消費增長的主要動力,他們生活可支配花銷充裕,對老年人生活非常關心;后者基本進入明確老齡化階段,經濟能力較高,也逐步接受了線上消費方式,所以也會增加購買量。對于創業者而言,平臺的商品要盡可能的傳遞健康、時尚、潮流的感覺以俘獲上述用戶青睞。

與此相對應,26~35歲和56歲以上的人購買老年商品占比則顯示下降趨勢。

報告對此解釋稱,前者是自己有了小孩,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下一代,而不是放在贍養父母上面。后者在原因在于,老年人在很多商品的消費上是通用以上的消費,少有機會去購買專門的老年商品。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京東 老年人 80后 90后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