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熱點公司

每經網首頁 > 熱點公司 > 正文

產業互聯網時代 微信的B面與C面

每日經濟新聞 2020-01-09 23:03:37

雖然騰訊手握微信和QQ兩大社交工具,但是騰訊顯然把產業互聯網的重心放在了微信身上。作為騰訊連接B端和C端的工具,無論是小程序、還是微信支付,都是生長在微信之上。

每經記者 宗旭     每經編輯 張海妮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資料圖)

1月9日的廣州,氣溫高達24度,溫暖得讓人懷疑是否正身處南半球。雖然2020年的微信公開課Pro少了張小龍(微信事業群總裁)不經意間流露出的冷幽默,但是對于關注微信的人來說,這仍然不失為一場互聯網盛會。 

本次公開課以“未完成Always beta”為主題。在去年的公開課上,張小龍用長達4小時的演講去講微信的產品邏輯,故意缺席的張小龍表示,今年要將主場讓給微信中的業務團隊。盡管如此,少了張小龍的微信公開課總歸有些平淡。 

不過“缺席”的張小龍還是通過視頻的方式透露了微信在社交上的諸多動作,比如好友人數上限突破5000人、即將上線短內容、春節微信紅包會有創新。以往在各地的公開課中,微信更多的是強調小程序、企業微信在產業互聯網中的應用。 

但是隨著越來越多的人通過微信與企業發生連接,以及微信支付能力的開放及小程序、小游戲能力的不斷完善,如今很難再去定義微信到底是面向C端用戶(消費者用戶),還是B端用戶(企業用戶)。

生長在微信之上的B端工具型產品 

在聊到微信的變化時,《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更愿意從去年的微信公開課Pro開始講起。 

在2019年的微信公開課Pro上,張小龍演講時長達四個小時,其闡釋了好的產品的設計應該是怎樣的,并且對小程序、小游戲、公眾號、社交,信息流、AI、支付等一一作了解讀。 

“人就是服務,而且是認證的服務。”張小龍透露,企業微信的后續變化將基于新理念:讓每一個企業員工都成為企業服務的窗口。在接下來的一年里,企業微信和微信之間的互通能力不斷升級,客戶聯系、客戶群、客戶朋友圈與微信互通能力相繼內測。

在企業微信和微信之間能力的互通不斷升級之后,微信對于企業微信的重要性也愈發顯露。由此,在外界看來,企業微信和釘釘走上了兩條不同的道路:一個注重企業與消費者之間的商業交易;一個注重企業與企業之間的商業交易。 

由于中國的SaaS產業還處在發展之中,很難預見兩條道路未來會發生什么樣的變化,但至少,企業微信依靠微信走出了一條不同的路。同樣,擴大到騰訊的產業互聯網策略時,騰訊也正依靠在C端長期以來積累的經驗,建立產業互聯網時期的商業壁壘。 

選擇轉戰產業互聯網以后,騰訊將自己定位成連接器。馬化騰認為,用好了產業互聯網,才能讓騰訊更好地服務To B和To G(政府)的客戶,這種能力也恰恰是通訊在未來競爭中的法寶和利器。但無論是To B還是To G,最終做的還是To C的生意。 

雖然騰訊手握微信和QQ兩大社交工具,但是騰訊顯然把產業互聯網的重心放在了微信身上。作為騰訊連接B端和C端的工具,無論是小程序、還是微信支付,都是生長在微信之上。 

騰訊2019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微信及WeChat的合并月活躍賬戶數達到11.51億。有如此龐大的用戶基數、如此高的用戶活躍度,作為騰訊連接B端和C端的工具,小程序、微信支付等工具也得到快速發展。 

據微信方面透露,2019年,小游戲商業規模較2018年增長超35%;2019年,使用微信支付、刷臉支付在門店方面的交易占比最高達到30%,人工成本因此可降低30%;2019年,小程序日活躍用戶超過3億,累計創造8000多億元交易額,同比增長160%。

摸索新的社交方式 

隨著功能愈加豐富,以及騰訊給其的定位,微信橫跨B、C兩端,國內外很少有APP能夠達到這樣的地步。不過盡管小程序、微信支付等工具如今都被視為微信的一部分,但是回到微信作為一款社交工具本身,微信曾經嘗試過變化,很多人也期待微信有更新的變化。 

在2019年的微信公開課上,微信正式推出了視頻動態:用戶可以通過短視頻記錄日常生活。這是微信在朋友圈、附近的人等社交功能推出以后嘗試的新的社交方式。 

張小龍如此表示,視頻對于微信來說只是一個載體,微信希望通過視頻做社交,使其成為朋友圈之外的另外一種社交模式。但是經過一年的時間,視頻動態如今的表現不知是否能讓張小龍滿意。 

在社交方面騰訊今年也開始了新的嘗試,比如將提高好友5000人的上限。張小龍在演講中提到,現在微信用戶中有近一百萬人的微信好友人數接近5000人,“擴大5000好友這個限定非常容易,但是對于它帶來的影響,說實話,誠惶誠恐,我們會反復思考。” 

或許這是外界覺得微信動作緩慢的原因,不過微信也在嘗試新的方式,比如短內容。 

張小龍表示:“公眾平臺的形式本應包含文字、圖片和視頻等多種形式,但后來做成了文章為主的載體。相對公眾號而言,我們缺少了一個人人可以創作的載體,因為不能要求每個人都能天天寫文章。這使得騰訊在短內容上有缺失。” 

至于短內容究竟會以什么形式出現,目前并未有更多消息傳出。“微信的短內容一直是我們發力的方向,順利的話可能近期也會和大家見面。”張小龍說道。他還預告了微信在今年春節紅包上的創新——“可能也會吸引用戶來發揮創造力”。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微信 騰訊 短內容 視頻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