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1-09 22:55:25
每經評論員 杜恒峰
2019年12月19日,工信部通報了首批侵害用戶權益行為的App總計41款;不到20天后,2020年1月8日,工信部又通報了第二批侵害用戶權益行為的App,有15款產品登上了黑榜,這些被通報的APP當中,甚至不乏一些明星產品,如瑞幸咖啡、一點資訊、拉勾招聘等。
從侵權行為類型來看,這些APP或涉及違規收集、使用用戶個人信息,或涉及不合理索取用戶權限,或是在用戶賬號注銷上設置障礙等。對于未完成整改的APP,工信部還直接進行了下架處理。
類似問題,早已有之。我們認為,APP運營者和用戶之間這種沖突的產生,有其特定的土壤。
一是,移動互聯網進入下半場,增量市場所剩無幾,存量市場成了最重要的競技場,流量焦慮是互聯網行業共有的心病,從現有用戶當中挖掘更多有價值的數據,或者從其他掌握用戶數據的企業或機構購買用戶數據,成為企業心照不宣的選擇,用戶的數據在自身不知情的情況下成了企業的資產被隨意使用甚至被明碼標價買賣;二是,和餐飲、服裝等傳統行業不同,不論是平臺型互聯網企業還是垂直類平臺,現在的贏家只有寥寥數個,如今移動互聯網重要的領域幾乎都有占絕對優勢的企業存在,這些企業提供的服務等同于各自行業的數字基礎設施,單個用戶即便明知個人權利被侵犯,對此也毫無辦法。
無禁止,即可入,這是市場經濟共同遵行的底層規則。但是,用戶數據究竟是誰的資產,互聯網企業是否有權使用?何種情況下可以使用?能否永久使用?對各國監管者而言,這仍然是有待厘清的難題,而其核心難點在于如何找到企業發展、鼓勵創新和保護用戶正當權利之間的平衡點。
盡管困難重重,強力監管仍是治理市場不合理現象最直接有效的手段。最激進的歐盟,在2018年6月推出了《通用數據保護條例》(GDPR),明確了數據主體的絕對的主導權,這些權利包括同意權、訪問權、糾正權、被遺忘權等。中國的《網絡安全法》也在2017年6月1日正式生效,明確了履行個人信息保護的責任主體義務,系統性定義了個人信息保護的要求。如今工信部對15款APP作出處理,即是這一法律發揮效力的體現。
但是,面對數以百萬計的APP和它們強大的“適應”能力,監管力量仍顯不足,互聯網企業自身的自律,對于用戶數據使用的克制同樣重要,只有企業真正履行其對用戶負責的義務,才能真正保障用戶的權益。
自律和克制,也是互聯網企業獲得長期競爭優勢的關鍵?;ヂ摼W企業奉行“用戶思維”,用最有效率的方式解決了用戶的問題并由此獲得市場,但這種思維往往只停留于和用戶交互的環節,一旦到了數據這個用戶看不到的環節,一些互聯網企業就開始“靈活處置”用戶數據,連招呼都不給用戶打一聲,這顯然不是什么用戶思維。由于缺乏面對面的交互,對很多互聯網企業而言,用戶甚至已經不是用戶,只不過是各種存放于服務器、可以創造利潤的數據,當這樣的想法主導了企業的方向,損害用戶利益的情況必然會發生,而這樣的企業終歸會被用戶拋棄。只有真正善于克制不當欲望的互聯網企業,才談得上在“用戶思維”這一鐵律上“知行合一”,才能長久獲得用戶的信任。
1月9日,微信創始人張小龍在微信公開課上也反思道:“科技越發達,個人隱私會越少”,什么數據該用,什么數據不該用需要行業共同思考。5G已至,我們即將邁入萬物互聯時代,更多的個人數據將被企業掌握,如何正確使用這些數據,守住責任邊界,確實需要整個互聯網去思考、解決。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