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1-13 22:13:45
每經記者 夏冰 每經編輯 文多
上海資料圖。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
伴隨《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以下簡稱《綱要》)落地,滬蘇浙皖三省一市的深化合作發展按下了“加速鍵”。
1月10日,上海市政府公布了貫徹《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根據《方案》,上海將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兩個關鍵,聚焦七個重點領域協同推進、三個重點區域率先突破。這為加快上海與蘇浙皖對接,推動國家《綱要》中所明確的重大事項、重大項目落實落地規劃了路線圖。同時,《方案》還提出了2025年、2035年兩個階段的發展目標。
“《方案》著眼國家戰略定位,立足國家有需要、區域有需求、上海有優勢的重點領域,著力增強高端要素集聚和輻射能力,提升核心競爭力和綜合服務功能,推動長三角形成高質量發展的區域集群。”民創集團首席經濟學家周榮華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方案》有幾大特點,一是明確功能定位,發揮中心城市輻射地位,實現產業差異化分工;二是以科技創新為第一生產力,科創板賦能新經濟發展;三是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交通一體化推進區域融合;四是上海自貿區高標準擴容,引領長三角新一輪改革開放。
《方案》提出,到2025年,上海“五個中心”核心功能和服務輻射能級顯著增強,跨區域多領域深化合作達到較高水平,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體制機制全面建立,上海的龍頭帶動作用更好發揮,形成長三角高質量一體化發展格局。
到2035年,上海城市核心功能更加凸顯,現代化經濟體系率先建成,城鄉實現高質量融合發展,公共服務水平趨于均衡,生態環境質量顯著改善,基本建成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級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基本建成令人向往的創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態之城,引領長三角成為全國最具影響力和帶動力的強勁活躍增長極。
圍繞上述發展目標,上海共確立了七大重點聚焦領域,分別是:提升上海服務輻射能級、增強科技創新策源能力、完善基礎設施網絡布局、加強生態環境共保聯治、強化政策協同制度銜接、深化對內外開放聯動、建設統一開放市場體系。
同時,聚焦高水平建設示范區、高標準建設上海自貿試驗區新片區、高品質建設上海虹橋商務區,為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探索路徑、提供示范。
“長三角地區在我國經濟發展中的定位不僅有對外開放,同時還起到協調各區域發展的作用。”周榮華說道。
上海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中要發揮龍頭帶動作用。對此,上海提出,將持續深化“五個中心”核心功能建設,持續打響上海服務、上海制造、上海購物和上海文化等四大品牌,推進上海大都市圈協同發展和城郊融合型鄉村振興。
比如,在國際金融中心方面,上海將增強資源配置功能,積極探索合格境外投資者全面參與上海各類要素市場,大力吸引國際金融組織、國內外大型金融機構總部入駐,建設全球資產管理中心,加快打造全球性人民幣產品創新、交易、定價和清算中心。
在提升長三角區域制造業產業鏈水平方面,《方案》提出要圍繞長三角共同打造電子信息、生物醫藥、航空航天、高端裝備、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新材料等世界級制造業集群。
此前,《綱要》明確要求江蘇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產業創新中心和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基地”。
那么長三角區域內各地,如何明確功能定位從而實現產業差異化分工?
對此,周榮華認為,長江三角洲區域內,產業種類豐富多樣,但從結構上看卻差異不大,沒有充分實現差異化分工,各自的優勢有待進一步發揮。從各省市的優勢產業來看,上海作為核心城市,應充分發揮好在金融、服務和創新領域的優勢,引領整個三角洲區域發展;江蘇是制造業大省,但低技術制造業的占比還比較高,應加快制造業升級轉型;浙江應以發展數字經濟、互聯網經濟為核心,促進長三角地區經濟一體化進程;安徽作為長三角地區發展較為薄弱的地區,應加快自己發展的步伐,充分利用好科教資源,培養人才,提高創新能力。各區域應充分發揮自己的長處,彼此配合、協調發展,促進資源的合理配置。
除了在產業發展上提供了明確指南外,圍繞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方案》提出,上海將推動上海證券交易所加強服務基地建設,支持優質新型企業在科創板上市。支持依法合規發起設立主要投資于長三角的各類產業投資基金、股權投資基金。完善區域性股權市場。完善專項建設債券、綠色債券、自貿區債券、創新創業債券發行機制,推動區域專項債發行常態化制度化。
“長三角應該以科技創新為第一生產力,科創板賦能新經濟發展。”周榮華分析稱,長三角地區的高新企業數量在全國占比超26%,作為全國科創潛力最大的地區,應充分發揮科教資源優勢、加大研發力度。G60科創走廊連接了長三角區域的城市核心圈,包括:上海、嘉興、杭州、金華、蕪湖、合肥、蘇州等9座城市,是中國經濟活力最高的區域。
“上海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和科創中心,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對于鼓勵擁有核心技術的優質企業上市,以及推動科技創新企業的發展有著積極作用。”周榮華分析道。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