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聚焦

每經網首頁 > 聚焦 > 正文

車企寒冬換帥,能否帶來新春?

36氪 2020-01-17 09:13:50

Upload_1579223629256.thumb_head

圖片來源:企業供圖

“旺季賣車,淡季整人。”如今車市寒冬,CEO這份被不少人看做是“人生巔峰”的工作,也越來越不好當。

戰績不佳,帥位難保。過去11年,福特中國換了8位CEO;戈恩被捕,又上演出逃大戲,而他先前執掌的雷諾公司,至今還沒定下CEO人選。除此之外,寶馬、大眾、奧迪、福特、菲亞特克萊斯勒、標致雪鐵龍等車企都有CEO突然被下課的經歷——這也是車企CEO的另一重要職責,為企業的丑聞或業績不佳及時買單。

作為企業的一把手,CEO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有時一次好的換帥,可以力挽狂瀾。喬布斯(Steve Jobs)重奪帥印,帶領蘋果公司獲得空前利潤,至今仍為全球市值最高的企業;穆拉利(Alan Mulally)將福特汽車從破產邊緣拉回,熬過了2009年美國汽車業的崩潰期;納德拉(Satya Nadella)在三年半的時間里讓微軟的市值飆升了2500億美元。

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將所投資公司的管理層品質視為最核心的變量,“凡是伯克希爾所收購的公司,都必須有值得他贊賞和信賴的管理員。”

不過,企業CEO及管理層的品質確實重要,但并不能改變一切,反而頻繁更換CEO,會讓企業付出更大的成本。

01 CEO下課,為錯誤買單

2019年以來,汽車界最大的八卦莫過于日產汽車換帥。

2018年11月,日產前CEO戈恩被捕,日產汽車利潤暴跌,全球裁員1.25萬人,截至目前,股價蒸發近一半。整個集團都籠罩在清洗與內斗的陰影中,即使新任CEO內田誠,這位在2018年幫助日產在中國區穩定銷量的功臣上任,也難阻頹勢。受到戈恩出逃黎巴嫩事件的影響,日產股票仍在持續下跌。

就像巴菲特曾說,一位因業績輝煌而聞名的經理人去執掌一家因業績不佳而聞名的公司時,不變的將是這家公司的名聲。要想扭轉局面,日產需要的是由上而下的徹底革新。

同在雷諾-日產-三菱聯盟中的雷諾汽車前CEO蒂埃里·博洛雷(Thierry Bollore)也飽受“連坐”之苦。博洛雷在戈恩時代曾擔任雷諾首席運營官(COO),當時他被視為戈恩的繼承人。在戈恩被捕入獄2個月后,博洛雷成為雷諾CEO,但雷諾董事長賽納德(Jean-Dominique Senard)從未對他真正放心。

“從運營角度來看,我并不清楚我的錯誤在哪。”雖然博洛雷不斷與雷諾董事會據理力爭,并因此向法國政府上訴(法國政府持有雷諾15%的股份),但仍在去年10月被迫離職。時至今日,雷諾董事長賽納德仍未選出令自己滿意的CEO。

頻繁的人事動蕩與“群龍無首”加重了雷諾的業績壓力。據雷諾此前發布的2019年第三季度財務數據顯示,其第三季度營收為112.96億歐元,同比下滑1.6%。中國市場也表現不佳,截至去年11月,東風雷諾累計銷量1.51萬輛,同比下滑68.79%。

02 換帥如換刀,還是換湯不換藥?

企業換帥一般有三種方向:內部提拔知根知底的靠譜員工、外聘擁有輝煌成績的職業經理人、返聘前任CEO。

2019年9月,李峰成為現代汽車與起亞汽車的合資公司東風悅達起亞聘任的首位中國籍CEO,他曾擔任5年北京現代汽車常務副總經理。同在9年,Faraday Future(FF)宣布任命原拜騰董事長畢??禐槠淙駽EO,創始人賈躍亭辭去原CEO職務。同年7月,海馬汽車創始人景柱宣布回歸*ST海馬,重任海馬集團董事長,表示將帶領海馬進行第四次創業。

雖然目前多數人對FF及海馬汽車的“換帥翻身”呈悲觀態度,但究竟效果如何,還需要時間的沉淀與驗證。一位資深汽車行業人士對未來汽車日報(ID:auto-time)表示,職業經理人對企業的規劃一般在2-3年,短期的效果并不明顯。

并且,臨危受命的CEO力挽狂瀾拯救公司的先例并不是沒有。

日產汽車前CEO戈恩曾任米其林南美洲地區COO,僅用了2年時間就讓公司在南美洲部門實現了扭虧為盈,5年后,35歲的戈恩就成為了米其林公司的CEO。1996年,41歲的戈恩成為了雷諾公司執行副總裁,并在成為CEO后,用3年時間讓承擔巨額虧損的雷諾實現了盈利。

1999年10月,剛任職日產COO的戈恩甚至立下軍令狀,如果無法在2000年實現盈利,在2002年底超過4.5%利潤率,并且降低目前債務的一半,戈恩承諾將會自動辭職。

在他大刀闊斧的改革下,日產從1999年虧損64億美元,到2000年實現了27億美元的盈利。2002年日產已經還清了債務,2003年利潤率達到了11.1%,遠超預期。戈恩本人也開始同時擔任雷諾及日產兩家公司的CEO。2016年,雷諾-日產-三菱聯盟成立,戈恩成為聯盟CEO,在戈恩執掌期間,2017年雷諾-日產-三菱聯盟實現了全球銷量第一。

飛機制造商波音公司前高管艾倫·穆拉利 (Alan Mulally)也曾救福特于水火之中。

2006年,瀕臨破產的福特汽車挖角時任波音高管穆拉利,出任福特汽車CEO。穆拉利大膽的將整個公司作為貸款抵押以籌集現金,拒絕政府提供現金救助的做法。讓福特挨過了美國汽車崩潰期,還重塑品牌形象,贏得了公眾口碑。

企業的重組與整體戰略制定往往有“延遲效應”。2019年車企的種種人事變動,究竟是換帥如換刀勢如破竹,還是換湯不換藥維持現狀,仍需要時間的沉淀與見證。

03 時勢造英雄

車市行情動蕩時候,車企人事變動往往越發頻繁。

2018年以來涉及較廣的人事變動,伴隨著的是中國車市28年以來銷量的首次下跌。而上一次頻繁的人事變動則出現在2011-2012年,那時中國車市放緩,不僅國內車自主車企和合資品牌人才流動頻繁,跨國車企在華也頻頻換帥,以期緊抓中國市場。

但國外多數研究人員認為,公司業績更多地是由整個行業的經濟大勢決定,不受CEO左右。大多數的環境影響因素不是CEO一人之力能夠掌控的,比如:原材料價格,美元匯率,利率與通貨膨脹率,科技創新潮流等。

如果讓擁有最佳歷史成績的CEO去接管業績最差的企業,這些公司盈利性增強的概率有多大呢?麻省理工大學史隆管理學院(Sloan School of Management)的經濟學家肖爾(Antoinette Schoar)在研究數百項管理層變動案例后發現,答案約為60%。這一數字說明,即便最好的CEO,也沒法保證最好的結果。

普林斯頓大學心理學家、200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卡納曼(Daniel Kahneman)更是認為,單憑個人的力量沒法扭轉局面:“我們相信,一個人具有什么樣的個性,就會產生什么樣的結果。但我們錯了,因為決定成敗的因素中,運氣比我們往往認為的多得多。”

比如,企業總是傾向于在業績壓力很大的情況下進行人事變動,從業績逐步提升的公司挖角高管擔任CEO。卡納曼認為這會帶來一種幻象,“公司更換了CEO,然后業績回歸正常,你就把這種改善歸功于新來的這個人。”但事實上,卡納曼認為公司業績往往都會遵循大趨勢上下波動,回歸正常與個人并沒直接關系。

“亂世出梟雄”,行業動蕩之時,往往也是個人最有機會成就自我的時候。但對于企業來說,更換CEO更應該想清楚目的與意圖。阿里巴巴創始人馬云在去年曾公開表示,前幾年很多中國企業犯了一些錯誤,就是做企業的人以為自己也會是一個好投資者,其實做企業跟做投資是兩回事情。“很多做投資的人也以為自己能當企業家,經常換CEO,這是愚蠢,其實這是兩種不同的技能。”

思略特高級合伙人佩歐拉·卡爾森(Per-Ola Karlsson)認為:“辭掉CEO可能是正確之舉,但成本甚高。”思略特咨詢公司對2500家大公司的調研報告顯示,從2012-2014年的數據可以看出,股東總回報中值在CEO被迫換掉的當年下降到-13%,在更換的次年恢復到-0.6%。而計劃內的CEO更換使公司當年股東回報中值降到-0.5%,次年降到-3.5%。

事實上,更換CEO只是企業變革的開始,頻繁更換CEO,則意味著公司在戰略上的搖擺,而在行業下行時候想“翻身”革新,更需要多一點耐心和堅持。

責編 裴健如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圖片來源:企業供圖 “旺季賣車,淡季整人。”如今車市寒冬,CEO這份被不少人看做是“人生巔峰”的工作,也越來越不好當。 戰績不佳,帥位難保。過去11年,福特中國換了8位CEO;戈恩被捕,又上演出逃大戲,而他先前執掌的雷諾公司,至今還沒定下CEO人選。除此之外,寶馬、大眾、奧迪、福特、菲亞特克萊斯勒、標致雪鐵龍等車企都有CEO突然被下課的經歷——這也是車企CEO的另一重要職責,為企業的丑聞或業績不佳及時買單。 作為企業的一把手,CEO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有時一次好的換帥,可以力挽狂瀾。喬布斯(SteveJobs)重奪帥印,帶領蘋果公司獲得空前利潤,至今仍為全球市值最高的企業;穆拉利(AlanMulally)將福特汽車從破產邊緣拉回,熬過了2009年美國汽車業的崩潰期;納德拉(SatyaNadella)在三年半的時間里讓微軟的市值飆升了2500億美元。 股神巴菲特(WarrenBuffett)將所投資公司的管理層品質視為最核心的變量,“凡是伯克希爾所收購的公司,都必須有值得他贊賞和信賴的管理員?!?不過,企業CEO及管理層的品質確實重要,但并不能改變一切,反而頻繁更換CEO,會讓企業付出更大的成本。 01CEO下課,為錯誤買單 2019年以來,汽車界最大的八卦莫過于日產汽車換帥。 2018年11月,日產前CEO戈恩被捕,日產汽車利潤暴跌,全球裁員1.25萬人,截至目前,股價蒸發近一半。整個集團都籠罩在清洗與內斗的陰影中,即使新任CEO內田誠,這位在2018年幫助日產在中國區穩定銷量的功臣上任,也難阻頹勢。受到戈恩出逃黎巴嫩事件的影響,日產股票仍在持續下跌。 就像巴菲特曾說,一位因業績輝煌而聞名的經理人去執掌一家因業績不佳而聞名的公司時,不變的將是這家公司的名聲。要想扭轉局面,日產需要的是由上而下的徹底革新。 同在雷諾-日產-三菱聯盟中的雷諾汽車前CEO蒂埃里·博洛雷(ThierryBollore)也飽受“連坐”之苦。博洛雷在戈恩時代曾擔任雷諾首席運營官(COO),當時他被視為戈恩的繼承人。在戈恩被捕入獄2個月后,博洛雷成為雷諾CEO,但雷諾董事長賽納德(Jean-DominiqueSenard)從未對他真正放心。 “從運營角度來看,我并不清楚我的錯誤在哪。”雖然博洛雷不斷與雷諾董事會據理力爭,并因此向法國政府上訴(法國政府持有雷諾15%的股份),但仍在去年10月被迫離職。時至今日,雷諾董事長賽納德仍未選出令自己滿意的CEO。 頻繁的人事動蕩與“群龍無首”加重了雷諾的業績壓力。據雷諾此前發布的2019年第三季度財務數據顯示,其第三季度營收為112.96億歐元,同比下滑1.6%。中國市場也表現不佳,截至去年11月,東風雷諾累計銷量1.51萬輛,同比下滑68.79%。 02換帥如換刀,還是換湯不換藥? 企業換帥一般有三種方向:內部提拔知根知底的靠譜員工、外聘擁有輝煌成績的職業經理人、返聘前任CEO。 2019年9月,李峰成為現代汽車與起亞汽車的合資公司東風悅達起亞聘任的首位中國籍CEO,他曾擔任5年北京現代汽車常務副總經理。同在9年,FaradayFuture(FF)宣布任命原拜騰董事長畢福康為其全球CEO,創始人賈躍亭辭去原CEO職務。同年7月,海馬汽車創始人景柱宣布回歸*ST海馬,重任海馬集團董事長,表示將帶領海馬進行第四次創業。 雖然目前多數人對FF及海馬汽車的“換帥翻身”呈悲觀態度,但究竟效果如何,還需要時間的沉淀與驗證。一位資深汽車行業人士對未來汽車日報(ID:auto-time)表示,職業經理人對企業的規劃一般在2-3年,短期的效果并不明顯。 并且,臨危受命的CEO力挽狂瀾拯救公司的先例并不是沒有。 日產汽車前CEO戈恩曾任米其林南美洲地區COO,僅用了2年時間就讓公司在南美洲部門實現了扭虧為盈,5年后,35歲的戈恩就成為了米其林公司的CEO。1996年,41歲的戈恩成為了雷諾公司執行副總裁,并在成為CEO后,用3年時間讓承擔巨額虧損的雷諾實現了盈利。 1999年10月,剛任職日產COO的戈恩甚至立下軍令狀,如果無法在2000年實現盈利,在2002年底超過4.5%利潤率,并且降低目前債務的一半,戈恩承諾將會自動辭職。 在他大刀闊斧的改革下,日產從1999年虧損64億美元,到2000年實現了27億美元的盈利。2002年日產已經還清了債務,2003年利潤率達到了11.1%,遠超預期。戈恩本人也開始同時擔任雷諾及日產兩家公司的CEO。2016年,雷諾-日產-三菱聯盟成立,戈恩成為聯盟CEO,在戈恩執掌期間,2017年雷諾-日產-三菱聯盟實現了全球銷量第一。 飛機制造商波音公司前高管艾倫·穆拉利(AlanMulally)也曾救福特于水火之中。 2006年,瀕臨破產的福特汽車挖角時任波音高管穆拉利,出任福特汽車CEO。穆拉利大膽的將整個公司作為貸款抵押以籌集現金,拒絕政府提供現金救助的做法。讓福特挨過了美國汽車崩潰期,還重塑品牌形象,贏得了公眾口碑。 企業的重組與整體戰略制定往往有“延遲效應”。2019年車企的種種人事變動,究竟是換帥如換刀勢如破竹,還是換湯不換藥維持現狀,仍需要時間的沉淀與見證。 03時勢造英雄 車市行情動蕩時候,車企人事變動往往越發頻繁。 2018年以來涉及較廣的人事變動,伴隨著的是中國車市28年以來銷量的首次下跌。而上一次頻繁的人事變動則出現在2011-2012年,那時中國車市放緩,不僅國內車自主車企和合資品牌人才流動頻繁,跨國車企在華也頻頻換帥,以期緊抓中國市場。 但國外多數研究人員認為,公司業績更多地是由整個行業的經濟大勢決定,不受CEO左右。大多數的環境影響因素不是CEO一人之力能夠掌控的,比如:原材料價格,美元匯率,利率與通貨膨脹率,科技創新潮流等。 如果讓擁有最佳歷史成績的CEO去接管業績最差的企業,這些公司盈利性增強的概率有多大呢?麻省理工大學史隆管理學院(SloanSchoolofManagement)的經濟學家肖爾(AntoinetteSchoar)在研究數百項管理層變動案例后發現,答案約為60%。這一數字說明,即便最好的CEO,也沒法保證最好的結果。 普林斯頓大學心理學家、200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卡納曼(DanielKahneman)更是認為,單憑個人的力量沒法扭轉局面:“我們相信,一個人具有什么樣的個性,就會產生什么樣的結果。但我們錯了,因為決定成敗的因素中,運氣比我們往往認為的多得多?!?比如,企業總是傾向于在業績壓力很大的情況下進行人事變動,從業績逐步提升的公司挖角高管擔任CEO??{曼認為這會帶來一種幻象,“公司更換了CEO,然后業績回歸正常,你就把這種改善歸功于新來的這個人。”但事實上,卡納曼認為公司業績往往都會遵循大趨勢上下波動,回歸正常與個人并沒直接關系。 “亂世出梟雄”,行業動蕩之時,往往也是個人最有機會成就自我的時候。但對于企業來說,更換CEO更應該想清楚目的與意圖。阿里巴巴創始人馬云在去年曾公開表示,前幾年很多中國企業犯了一些錯誤,就是做企業的人以為自己也會是一個好投資者,其實做企業跟做投資是兩回事情。“很多做投資的人也以為自己能當企業家,經常換CEO,這是愚蠢,其實這是兩種不同的技能?!?思略特高級合伙人佩歐拉·卡爾森(Per-OlaKarlsson)認為:“辭掉CEO可能是正確之舉,但成本甚高?!彼悸蕴刈稍児緦?500家大公司的調研報告顯示,從2012-2014年的數據可以看出,股東總回報中值在CEO被迫換掉的當年下降到-13%,在更換的次年恢復到-0.6%。而計劃內的CEO更換使公司當年股東回報中值降到-0.5%,次年降到-3.5%。 事實上,更換CEO只是企業變革的開始,頻繁更換CEO,則意味著公司在戰略上的搖擺,而在行業下行時候想“翻身”革新,更需要多一點耐心和堅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