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1-19 22:33:06
2019年前11月,四川新增減稅降費總額,達到619.4億元;全年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減免稅款63.3億元,同比翻了一倍多,增幅高達105.7%。
每經記者 黃名揚 每經編輯 劉艷美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黃名揚 攝
過去的2019年,減稅降費成了“關鍵詞”之一,四川稅務系統也將其視作“年度頭號工程”。
1月17日,四川全省稅務工作會議在成都召開。會上,四川曬出自己當年的減稅降費“成績單”。《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現場獲悉,2019年前11月,四川新增減稅降費總額,達到619.4億元;全年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減免稅款63.3億元,同比翻了一倍多,增幅高達105.7%。
剛剛開啟的2020年,是一個略顯特殊的年份。全國范圍來看,這既是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對于與民生息息相關的稅務工作而言,這一年也是實現“稅務現代化”的目標年。
在此情況下,在當天的“全省稅務工作會議”上,四川同樣亮出2020年“計劃表”,直指兩個字——“落實”。
無論是擴大減稅降費規模,還是關注民營經濟的發展,2019年從中央到地方的頻繁動作,實際上都是為了給企業減負,使其“輕裝前行”。
去年新年第一天,小微企業普惠性減稅和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就已正式實施。不久后,減稅降費力度進一步加大,國家更是直接定下“2萬億”大目標。這一數額,相當于全國GDP的2%,約等于2012年之后5年的累計減稅總額。
目標一出,僅僅十余天后,國家稅務總局等部門迅速行動:《關于深化增值稅改革有關政策的公告》出爐,“大目標”進一步細化成“細措施”。此后,政策落地步伐愈加緊湊。4月1日,深化增值稅改革落地;5月1日,開始實施降低社保費率;7月1日,清理和規范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
就在十多天前,全國稅務工作會議上給出的數據顯示,“2萬億”目標已順利完成。得益于此,減稅降費拉動全年GDP增長約0.8個百分點,“所有行業稅負均不同程度下降,有效激發了市場主體活力,增強了經濟發展信心”。
“指揮棒”的作用不可忽視,目標的實現同樣離不開各地“落實”。
以四川為例,當地為了讓減稅降費政策和措施“落地生根”,專門建立“省局統籌指導責任、市州局包干責任、縣區局主體責任”的減稅降費責任落實體系;不僅如此,還格外強調,要算準減稅降費賬、改革效應賬、收益明細賬“三本賬”。
在類似制度和措施創新之下,2019年前11月,四川全省新增減稅降費,達到619.4億元。其中主要包括:深化增值稅改革減稅268.3億元,惠及納稅人30.9萬戶;個人所得稅兩步稅改疊加減稅174.2億元,惠及納稅人超過1220萬人;小微企業普惠性減稅89.3億元,惠及納稅人254.5萬戶。
此外,當地全年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減免稅款63.3億元,同比翻了一倍多,增幅高達105.7%。
“刀刃向內”不斷改革,以使企業能夠“輕裝前行”,簡而言之正是一句話——優化營商環境。
近年來,從中央到各個城市,都在對標國際優化營商環境,以提高自身競爭力和吸引力。到目前,改革“成績”有目共睹。根據世界銀行發布的《2020年營商環境報告》,中國2019年的總體排名,比前一年上升15位,名列第31名。報告稱,由于大力推進改革進程,這也是中國連續第二年,躋身全球營商環境改善最大的經濟體排名前十。
作為營商環境的重要體現方面,稅務部門也在不斷深化“放管服”改革。第三方機構開展的納稅人滿意度調查結果顯示,2019年納稅人滿意度得分,較上年提高1.4分。
單純從直觀的“少跑路”層面看,僅四川一省在稅務方面,到目前為止就已取消70個證明事項,精簡報送資料超過30%,7成以上新辦納稅人可一次性、“套餐式”辦理多項業務。
不僅如此,壓縮企業開辦時間至3個工作日、注銷時間至10個工作日及以下、新辦企業初次申領發票1個工作日、出口退(免)稅時間平均4個工作日、148個事項實現“最多跑一次”,27個事項實現省內通辦……一個個看似“簡單”的數字背后,都是稅務部門從上至下,聚焦優化營商環境,“并不簡單”的向內改革。
除了“看得見”的優化,還有“看不見”的幫助。深化“銀稅互動”,助力小微企業緩解融資難問題,是不可忽視的一個方面。
此前,民營、小微和科技企業“融資難”、銀行尋找優質客戶“放貸也難”。“銀稅互動”無疑大大緩解了這個“雙向困難”。
2015年開始,國家稅務總局在全國探索推廣“銀稅互動”守信激勵措施。2018年末,成都市稅務局在此前幾年的“銀稅互動”產品再次升級,其中的一項重點內容,就是納稅人可以憑借納稅信用等級,免抵押物在銀行進行信用貸款。
而最新消息顯示,四川目前已開展新一年納稅信用年度評價,107萬戶納稅人參評;到1月17日,四川全省“銀稅互動”貸款余額,已達109.5億元、貸款戶數1.2萬戶,分別較年初增長39%和123%。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