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2-03 23:10:37
弘信電子董秘宋欽接受《每日經濟新聞》采訪時表示,公司目前主營業務的增長主要來自于FPC,其中有80%~90%的業務與手機相關。
每經記者 孫嘉夏 每經實習記者 趙李南 每經編輯 盧九安
圖片來源:攝圖網
近日,弘信電子(300657,SZ)發布2019年年度業績預告(以下簡稱“業績預告”),預計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65億~2.01億,同比增長40%~70%。
弘信電子在業績預告中稱,預計非經常性損益對公司凈利潤的影響約為7270萬元。《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該項目占弘信電子預計凈利潤的36%~44%。對此,弘信電子解釋稱主要系收到政府補助資金影響。
弘信電子主要業務及產品為FPC(柔性電路板)、背光板與軟硬結合板產品,據其2019年半年報顯示,FPC業務占其主營業務比重為59%,該業務的毛利率為17.44%。
在業績預告中,弘信電子稱:“伴隨著行業需求進一步向高端FPC供應商集中,公司作為內資最重要的柔性線路板頭部供應商之一,得到了諸多頭部客戶的持續青睞。”
根據其業績預告簡單計算可得,2019年弘信電子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為9242萬~12780萬,同比2018年的6049萬增長53%~111%,增速有所降低。
弘信電子分析業績變動原因時稱:“2019年內,公司為順應市場快速增長,進行了大量產能建設,包括廈門技改擴產產能、湖北荊門一期產能、江西鷹潭軟硬結合板產能都在年內順利推進,固定資產投資的大量增加對公司短期業績造成了一定的壓力,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公司的業績增長速度,但為公司長期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弘信電子董秘宋欽接受《每日經濟新聞》采訪時表示,目前主營業務的增長主要來自于FPC,其中有80%~90%的業務與手機相關。
2019年手機行業“遇冷”,根據中商情報網的報告顯示,2019年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為3.69億臺,同比減少約2700萬臺。
據弘信電子2018年年報披露,其正積極與華為、vivo、小米等各大手機終端廠商接洽直供業務。據弘信電子的業績預告顯示,其已陸續取得國內主流的手機廠商直接供應資格。
國盛證券在其研究報告中認為:“在新5G時代以及折疊屏手機量產后,可預期的未來智能手機換機潮也將接踵而至,帶動智能手機出貨量,對FPC的用量將再添一把火。”
宋欽表示,弘信電子主營國內業務,龍頭優勢較為明顯,增長主要來自于份額的提升。弘信電子目前新增的業務有手機直供,配套除原來顯示屏之外的配件,目前車載系統中電路板也較多,亦正在此板塊爭取。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2019年弘信電子的非經常性損益分別為5713萬元、5744萬元和7270萬元。其中,2017年其非經常性損益占凈利潤高達79%。
據弘信電子2018年年報顯示,非經常性損益主要來自于政府補助。弘信電子的2019年三季報顯示,其前三季度已獲得總約8783萬元的政府補助。
1月5日,弘信電子發布《關于獲得政府補助的公告》。弘信電子稱:“2019年10月1日至本公告披露日收到各項政府補助資金約人民幣2878萬元”,這期間的政府補助總計涉及了62個項目。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去年以來,弘信電子遭股東及高管減持。Choice數據顯示,自2019年1月至今,主要股東及高管累計減持了2140萬股。
2019年12月17日,弘信電子董事長李強遭深交所通報批評。弘信電子披露,2017年6月29日,李強通過定向計劃與銀河證券開展場外期權交易,具體包括購買以弘信電子為標的證券的歐式看漲期權及出售以弘信電子為標的證券的歐式看跌期權,上述交易合約名義本金均為2200萬元,且上述交易發生在弘信電子籌劃重大資產重組事項的敏感期內。
雖業績強勁增長,但新年的第一個交易日受大盤影響,弘信電子跌停。宋欽也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坦言,受此次疫情影響,弘信電子在產量和訂單方面會受到一定的影響,這是作為共性不可回避的問題。
(實習生李子健對此文亦有貢獻)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