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2-07 11:15:31
每經編輯 何小桃
在杭州,有人在醫館吧臺和感染者近距離駐留50秒被傳染;在寧波,有人在菜市場和感染者短暫(約15秒)的近距離共同駐留被傳染。
這樣的案例還有很多。
江蘇省衛健委2月6日通報了一則案例,一名女子在排隊買烤鴨時被感染。
根據通報,該女子62歲,現住南京市鼓樓區,有確診病例密切接觸史。1月22日,患者在烤鴨店排隊購買烤鴨時與一確診病例(已在浙江被確診)有過密切接觸史,1月29日出現發熱、干咳等癥狀,居家休息未外出。2月2日下午步行至醫院急診就診,后轉至發熱門診就診并隔離治療。2月3日用專用救護車轉送至南京市公共衛生醫療中心治療。2月5日確診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現在定點醫療機構隔離治療。目前癥狀較輕,病情平穩。
每經小編(微信號:nbdnews)注意到,在江蘇淮安市,曾在同一家浴室洗浴的多人被確診。
病例1:男,32歲,現住淮安清江浦區酈城國際小區,無湖北居住史和旅行史,是淮安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1月19日晚至1月20日凌晨在淮安區淺深浴室洗浴;1月25日出現頭痛、咳嗽、發熱等癥狀,服用感冒藥后好轉;因其岳父和妻子被確診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2月2日起被集中隔離觀察;2月3日轉至淮安市第四人民醫院;2月5日被確診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目前病情平穩。
病例2:男,35歲,現住淮安區河下街道河北村,無湖北居住史和旅行史。1月24日下午在淮安區淺深浴室洗浴;1月30日出現畏寒、發熱、干咳等癥狀,服藥后癥狀未緩解;2月2日至淮安市第四人民醫院,接受隔離觀察治療;2月5日被確診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目前病情平穩。
病例3:男,35歲,現住淮安生態文旅區徐楊小區二期,無湖北居住史和旅行史,與淮安確診病例有密切接觸。1月23日下午在淮安區淺深浴室洗浴;2月1日出現胸悶不適等癥狀;2月2日在開發區徐楊衛生院就診,肺部CT檢查顯示兩肺見散在斑片狀磨玻璃影,遂轉至淮安市第四人民醫院,接受隔離觀察治療;2月5日被確診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目前病情平穩。
圖文無關,圖片來源:都市快報
不管是市民還是醫療機構,都需要對疫情引起足夠重視,否則后果非常嚴重。
2月6日天津市通報了一起案例:天津市武清區確診1例患者,因發熱門診流程管理不嚴,最終導致醫院封控、管控隔離總計達973人。
2月1日上午10時,一患者因發熱、咳嗽一周,由北辰區乘坐網約車赴武清,10時32分到達武清區人民醫院發熱門診就診。
武清區通報顯示,患者就診過程中,接診醫生多次詢問流行病學史無異常,胸片檢查及血常規檢查均提示細菌性肺炎,經胸CT檢查后,綜合判定為普通發熱患者,在呼吸內科住院治療。
2月3日晚,武清區疾控中心對該患者進行了新冠病毒核酸檢測,4日凌晨3時20分結果顯示弱陽性,區疾控中心將標本送至市疾控中心復核,復核結果也顯示為弱陽性。2月4日,市疾控中心專家到區人民醫院,現場對患者的防控處置措施進行指導,下午再次采樣送至市疾控中心進行核酸檢測,結果為陰性。2月5日,市疾控中心再次取樣檢測,檢測結果為陽性后將該患者轉至海河醫院救治,成為第70例確診病例。
這樣的診治療程,表面看不出什么問題,實質上卻在操作過程中存在著問題。武清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吳麗祥坦承,該病例對發熱門診流程管理有3點警醒和教訓:
一是對發熱門診病人的鑒診要極為慎重,特別是需要收治到普通住院病房進一步治療的病人,必須通過專家組會診研判后,謹慎決策,這個病例沒有經過專家會診和病例討論;
二是這個田某的病例,住院以后實際上是跟他的哥哥收治在同一個病房,這樣就形成一個交叉感染風險,他的哥哥現在已經經過三次核酸檢驗,目前結果都顯示為陰性,他也作為田某的密切接觸者正在隔離治療。這種治療方式也暴露出醫院在診治過程中警惕性不強,操作也不規范;
三是發熱病人的鑒診,如需進行進一步檢查,比如CT、B超等方式,一定要與普通門診和病區隔離,堅決不能離開發熱門診的防護范圍。
2月4日凌晨,武清區防控指揮部接到患者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結果顯示弱陽性后,立即引起高度警覺。武清區防控指揮部立刻啟動應急處置措施:一是按照最高標準(確診病例標準),第一時間封鎖了患者所在病區及住院樓,早晨7時封控了區人民醫院。二是嚴格按照流調要求,對所有接觸人員進行隔離,其中23名醫護人員于2月4日晚11時,轉至天鵝湖隔離醫學觀察點觀察隔離。三是對醫院全面加強管控,各病區、各大樓全面做好防護,嚴格落實人員管理措施,防止出現交叉感染。
后經過對人員分類和深入排查,武清區人民醫院梳理需管控隔離人員973人,其中739人轉到集中隔離點進行觀察隔離,234名患者則實行住院隔離治療。
國家衛生健康委昨天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公共場所、交通工具以及不同風險人群的健康防護有關情況。
1.針對人員密集場所,有哪些具體防控措施?
國家衛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長 王斌:汽車、火車、飛機、輪船等公共交通工具要加強消毒頻次,加強通風。乘客乘坐時,要盡可能隔位而坐或分散而坐。公交盡可能采用自然通風,出租車載客之前做好消毒。
賓館、商場、超市、辦公樓等公共場所和工作場所,要做好室內的清潔和消毒,加強通風換氣和垃圾處理。工作人員要做好個人防護,不要帶病上崗。
在辦公樓等公共場所,要加強對來訪人員的管理,做好體溫等健康監測。
去公共場所的人員,盡量減少接觸公共物品,盡可能和別人保持一定距離。
資料圖(圖片來源:攝圖網)
2.個人乘坐交通工具,如何做好防護?
中國疾控中心消毒首席專家、環境所消毒中心主任 張流波 :在擁擠的交通工具上,至少要戴外科口罩以上級別的口罩,隨時進行手衛生,還要注意與陌生人保持距離。
出租車、網約車這一類交通工具的風險,比火車、飛機要低一些。建議乘客在乘坐以前開門通風,用消毒紙巾對坐的位置、手碰的位置做消毒,要求司機和乘客都戴好口罩。旅程結束下車后,做手衛生。
3.在外不方便洗手,消毒濕巾、噴霧等能否起到消毒效果?
中國疾控中心消毒首席專家、環境所消毒中心主任 張流波 :出門在外沒有流水洗手,要用手消毒劑,把手掌、手背、指縫、手指、手指尖、大拇指等部位都擦試到。如果對酒精過敏,可以用無醇的手消毒劑。
4.針對電梯按紐、門把手等高風險區域,如何做好防護?
中國疾控中心消毒首席專家、環境所消毒中心主任 張流波:電梯按紐、門把手風險較高,并不是因為病毒在上面存活時間長,而是因為這些地方屬于高頻接觸區域,相互接觸交叉感染的風險大。應對策略包括:增加消毒頻次;使用面巾紙、消毒紙巾等隔開,手不直接觸碰;觸碰以后,及時洗手、消毒。
5.出現疫情后,能否使用中央空調?
中國疾控中心消毒首席專家、環境所消毒中心主任 張流波:有疫情出現,應該停止使用中央空調系統,還要對整個環境進行綜合消毒處理,在消毒處理合格以后,再看中央空調是不是可以打開。
6.哪些行業感染風險更高?如何防護?
中國疾控中心傳染病處研究員 馮錄召:環衛工人、公交車司乘人員、出租車司機,還有地鐵、機場、海關的安檢、檢疫人員,安保人員、媒體記者、快遞人員等,日常接觸人員較多,感染風險較普通人群更高。
這些人群要準備好口罩等防護用品和消毒用品,做好日常清潔和消毒。口罩在弄濕、弄臟導致防護性能下降時,要及時更換,用洗手液流水洗手,每天至少兩次測量體溫。一般情況下,不必穿戴防護服或者防護面罩等防護用品。
如果出現了一些可疑癥狀,比如發熱、咳嗽、呼吸困難、腹瀉嘔吐、肌肉酸疼等,應該立即停止工作,不能帶病上崗,及時就醫。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央廣網天津、央視新聞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